![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导学案(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1361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自学目标,自学填空,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本课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自学目标】
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结果;熟记三国形成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知道三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2. 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 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背景: 末期,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双方: 和袁绍。
时间: 年。
战况: 以少胜多,击败袁绍。
【自学填空】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背景: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并试图统一全国。
双方:曹操和 联军。
战况: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 的办法大败曹军。
三国鼎立
背景
(1) 后,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 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和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 、 、湖北、湖南。
形成
(1)220年, 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3)222年, 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三国的统治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国造船业发达,卫温曾到达夷洲。
(3)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三国鼎立
【合作探究】
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
3.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4.魏、蜀、吴三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各是什么?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东汉末年社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黑暗B.军阀混战
C.农民起义D.国家统一
2.下列战役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是( )
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3.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 )
A.统一全国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
4.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5.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个国家之中历时最久的,它的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
A.曹丕B.刘备
C.曹操D.孙权
6.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 )
A.台湾B.海南岛
C.舟山群岛D.西沙群岛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材料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节选自杨慎《廿一史弹词》
材料三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诗词中提到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2)后人评述《三国演义》时曾引用材料二词,“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3)材料三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本课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园地,硕果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自主建构,直击中考,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