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单元 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单元 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关于“白色污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白色污染是指工厂排放的白色烟尘 B. 将废弃塑料填埋或倾倒在海洋中以减少白色污染
C. 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的 D. 塑料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所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关于垃圾的分类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废旧电池不可填埋燃烧,要单独处理
B. 填埋垃圾不需要处理,只要深埋即可
C. 包装纸、塑料、玻璃、织物等垃圾是可回收物
D. 剩饭菜和瓜果壳等生物性垃圾适于生化处理或堆肥
3.以下物质的排放不污染空气的是( )
A. 燃煤烟气 B. 餐厨油烟 C. 汽车尾气 D. 锅炉水蒸汽
4.以下物质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 燃煤产生的SO2 B. 室内的建筑材料 C. 室外污染物 D. 水果散发的香味
5.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根本原理是实现2NO〔g〕+2CO〔g〕 ⇌ N2〔g〕+2CO2〔g〕的反响。关于该反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该反响到达平衡时v〔NO〕正=v〔CO〕逆
B. 只要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及载体,就可完全去除NO和CO
C. 假设该反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到达平衡时c〔NO〕=c〔CO〕
D. 使用性能好的催化剂可使反响的平衡常数增大
6.以下关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B. 甲醇超标的酒不能饮用
C. 甲醛是某些劣质装饰板材释放的常见污染物之一 D. 氟氯烃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
7.习近平总书记说: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 回收废旧金属节约资源 B. 回收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
C. 回收地沟油用于提取食用油 D. 回收废医用塑料用于制造餐具
8.2021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环保部公布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开展〞.以下做法与该主题相违背的是〔 〕
A. 推广和鼓励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C. 利用廉价煤炭,大力开展火力发电 D. 对燃煤进行脱硫,减少空气的污染
9.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 SO2 B. NO2 C. CO2 D. 可吸入颗粒物
10.以下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悬浮颗粒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氮
11.世界气候大会与2021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21至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以下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N2 B. H2 C. CO2 D. O2
12.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关系密切,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开展水平的标志
B. 减少燃煤的使用可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C.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D. 35%-60%甲醛溶液俗称为福尔马林,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效果,可用来浸泡海产品来起到保鲜效果
13.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以下不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 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 大力开展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C. 推广“绿色自由〞方案,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D.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其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开展的需要
14.以下金属中,其离子溶于水中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A. 铅 B. 铬 C. 钠 D. 汞
15.以下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 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 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动物大量死亡
C. 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 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16.近期,据报道某石化厂区里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引发火灾,幸无人员伤亡.以下有关此次事故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 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减压蒸馏装置主要是生产轻质油
B. 本次大火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可能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应该环保监测
C. 事故处理中的消防水全部排入应急池中,防止了对周边海域的污染
D. 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常用聚乙烯的产量来衡量
17.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锌 B. 汞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二、综合题
18.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有毒物质的污染等,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请答复: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
A.SO2
B.CO2
C.CH4
〔2〕近几年来,我国屡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许多城市发布PM2.5重度污染警报.以下行为能缓解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的是 ;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大面积开发土建工程
〔3〕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以下有关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
A.废旧塑料露天燃烧
B.利用厨房垃圾生产沼气
C.废旧电池随便填埋.
19.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重要物质根底,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答复以下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以下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选项是 .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本钱低,用煤作燃料合算
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________.
20.某生活污水有一股臭味,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和碳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去渣、除臭处理后用作清洗厕所的用水,问:
〔1〕采用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________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答对一种即可〕________
〔3〕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
〔4〕样检验〔1〕和〔2〕处理后的水中是否存在氯离子?________.
21.“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谋求社会的和谐开展.请根据这一主题,选择以下序号进行填空: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硫 D.氟氯烃
〔1〕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________污染;
〔2〕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3〕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________;
〔4〕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A、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废弃塑料填埋或倾倒在海洋中,塑料难降解,不会减少白色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造成的,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塑料不容易被微生物分解,能造成环境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答案】 B
【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假设直接填埋,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所以要先单独处理,然后填埋,A不符合题意;
B.填埋垃圾需要分门别类的无害化处理后,再深埋,B符合题意;
C.包装纸、塑料、玻璃、织物等垃圾都是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是可回收利用的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剩饭菜和瓜果壳等生物性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经过生化处理或堆肥处理后就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肥料使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A.燃煤烟气中含有大量SO2 , S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故燃煤烟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A不符合题意;
B.餐厨油烟中含大量有害气体,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C不符合题意;
D.锅炉水蒸气的成分为H2O,H2O不是空气污染物,故排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A. 燃煤产生的SO2可以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B. 室内的建筑材料会释放出甲醛或苯有害气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C. 室外污染物可能进入室内,形成室内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D. 水果散发的香味通常是酯类化合物,对人体无害,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根据正逆速率比等于系数比,反响一定平衡,故A符合题意;
B.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到达平衡时c〔NO〕、c〔CO〕不一定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使用性能好的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6.【答案】 A
【解析】A、铅是重金属,对人体有害,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是为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A符合题意;
B、甲醇饮用后少量使人眼睛失明,大量使人死亡,所以甲醇超标的酒不能饮用,B不符合题意;
C、装饰材料中含有大量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能污染环境,C不符合题意;
D、氟氯烃或氮氧化物可导致臭氧空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 A
【解析】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能节约金属资源,还能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选项A符合题意;
B、回收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医疗塑料等各种废塑料制成的产品往往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通过餐具迁移进入体内,会增加重金属中毒的风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解析】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改善环境质量,故B正确;
C.用廉价煤炭,大力开展火力发电,可导致C、S等氧化物的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故C错误;
D.对燃煤进行脱硫,可减少酸雨,故D正确.
应选C.
9.【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为有害气体,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A不选; B.氮氧化物为有害气体,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B不选;
C.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C选;
D.悬浮颗粒危害人体的呼吸道,属于有害物质,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物质,故D不选.
应选C.
10.【答案】A
【解析】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空气质量报告中主要报告对人体有害的一些污染性成分的含量,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都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为,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 应选A.
11.【答案】C
【解析】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故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应选C.
12.【答案】D
【解析】A.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开展水平的标志,故A正确; B.减少燃煤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
C.废弃塑料能造成白色污染,购物时不用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故C正确;
D.甲醛有毒,用甲醛保鲜海产品会危害人类健康,故D错误.
应选D.
13.【答案】 D
【解析】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故A正确;
B.新能源是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B正确;
C.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
D.煤和石油为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采,不能尽量提高其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开展的需求,要及时寻找替代品,尽量提高其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开展的需要,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温室效应,故D错误.
应选D.
14.【答案】C
【解析】重金属离子有毒,能造成污染,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有:铜离子、银离子、铬离子、汞离子、铅离子、钡离子等它们均能造成水体污染,Na+对人体无害,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应选C.
15.【答案】C
【解析】A.因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的氧化物,会引起光化学污染事件,导致咳嗽和气喘者增多,故A正确; B.因含磷洗衣粉能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栖生物大量死亡,故B正确;
C.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CO2 , 引起全球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与人口增多无关,故C错误;
D.因氟氯烃能破坏臭氧层,会引起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直接辐射人类,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故D正确;
应选:C.
16.【答案】 D
【解析】A.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减压蒸馏目的主要是生产轻质油,故A正确;
B.石化工厂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硫和氮元素,燃烧可能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应该环保监测,故B正确;
C.石化厂区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事故处理中的消防水能够引起水污染、土壤污染,应全部排入应急池中,故C正确;
D.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常用乙烯的产量来衡量,故D错误;
应选:D.
17.【答案】 B
【解析】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废旧电池对土壤、水等环境造成污染,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大力开展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电池,对于废旧电池,那么应当及时回收,集中进行平安处理,
应选B.
二、综合题
18.【答案】 〔1〕A
〔2〕A,B
〔3〕B
【解析】(1)酸雨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排放引起,应选:A;
(2.)A.燃放烟花爆竹由于火药爆炸产生大量的烟尘,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减少烟尘的排放,可缓解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故A正确; 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使空气中的粉尘吸水后变大而降到地面,可缓解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故B正确; C.大面积开发土建工程会引起扬尘,会加重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故C错误;应选:AB;
(3.)A.废旧塑料露天燃烧,能够引起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选; B.利用厨房垃圾生产沼气,废物利用,既保护环境有节约能源,处理方法得当,故B选; C.废旧电池随便填埋,能够引起土壤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选;应选:B.
19.【答案】 〔1〕A,C,D
〔2〕增大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解析】〔1〕煤可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且燃烧效率较低,可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如用煤直接做燃料,可导致环境污染,造成较大浪费,ACD正确,
故答案为:ACD;〔2〕物质气态时燃烧时更充分,故煤油燃料雾化器能将煤油由液态雾化为气态,燃烧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20.【答案】 〔1〕沉降、过滤
〔2〕活性、木炭、吸附剂
〔3〕节约用水
〔4〕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假设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白色沉淀不消失,那么证明含Cl﹣
【解析】〔1〕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可以选择沉降、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沉降、过滤;〔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以参加活性炭等吸附剂吸收水中异味;故答案为:活性、木炭、吸附剂;〔3〕生活污水含有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活环境,浪费水资源,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节约用水;〔4〕检验氯离子方法: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假设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白色沉淀不消失,那么证明含Cl﹣;故答案为: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假设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白色沉淀不消失,那么证明含Cl﹣ .
21.【答案】 〔1〕C
〔2〕A
〔3〕D
〔4〕B
【解析】〔1〕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故答案为:C;〔2〕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是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A;〔3〕氟氯烃与臭氧空洞有关,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故答案为:D;〔4〕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有关,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故答案为: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达标测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专题2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一 综合复习与测试(2)(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综合复习与测试2解析版docx、综合复习与测试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