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以下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 〕
A. 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 B. 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
C. 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偏大 D. 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通的一种运动,如以下图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枯叶飘落 B. 骏马奔驰
C. 行星转动 D. 鲜花怒放
3.如以下图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以下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
B.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
C.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
D.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
4.教师播放一首乐曲,让同学判断它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主要是依据〔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5.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A. 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 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 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6.以下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 把一块 -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 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以下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熔化一局部 B. 全部熔化 C. 一点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 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 m,那么蜻蜓在水中的像距离水面〔 〕
A. 2 m B. 0.6 m C. 1.2 m D. 2.6 m
9.一只小猫在平面玻璃幕墙前走来走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身影〞始终和小猫一样大
B. 小猫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 “身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小猫在玻璃幕墙上所成的缩小的虚像
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猫到幕墙的距离
10.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 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 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 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二、填空题
11.
〔1〕如以下图,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如以下图,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12.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 cm,L2=18.83 cm,L3=19.82 cm,L4=18.81 cm,L5=18.80 cm,L6=18.820 cm,那么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cm,其中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cm,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cm。
13.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那么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________m;假设小芳向镜面前进1m,那么她成像的大小 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4.如以下图,“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15.温度计的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性质制成,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 ℃,乙图示数是 ________℃.
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
?梦溪笔谈?中写道: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效果好,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就能及早听到远方的马蹄声。
三、实验题
18.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答复以下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搅拌器和________;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________;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填序号〕;
〔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min。
19.如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2〕在玻璃板前面放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再次放置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那么A与B的间距为________cm。
四、计算题
20.某物理小组研究“驾车使用 对交通平安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响时间;在反响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响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1〕在一次实验中,某志愿者正常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该志愿者的反响时间是0.5 s,汽车行驶距离为35 m,那么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多少距离才开始减速?
〔2〕为了比照研究再次实验,这一次该志愿者边打 边驾驶同一辆汽车,仍以72 km/h的速度在实验场内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43 m,这次志愿者的反响时间是多少?〔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
五、简答题
〔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请你分析人工降雨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过程?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解答】A.刻度尺没有沿被测的长度放置,操作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测量读数时,视线和刻度线垂直,操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测量长度时,估计值无法准确读取,存在误差,C符合题意;
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造成测量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不准确的操作会造成错误。
2.【解析】【解答】机械运动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所以行星转动、骏马奔腾、枯叶飘落都是机械运动,而鲜花怒放没有位置的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
【分析】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的改变,鲜花开放没有位置改变。
3.【解析】【解答】根据实际声音,蚊子的声音更细,音调高,但音量小,那么响度小,牛的音调消沉,但响度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音调表示声音的上下,反响为声音的粗细不同,响度是声音的大小,指音量。
4.【解析】【解答】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故是通过音色来区分的,那么C符合题意;
应选C。
【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5.【解析】【解答】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假设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注不变化,仍为38℃;假设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那么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那么仍然是原先的读数〔能上不能下〕.
6.【解析】【解答】A、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A可能发生;B、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是可能发生的,B可能发生;C、冰的熔点是零摄氏度,一小块-10℃的冰块放在0℃的房间中,发生热传递,到最后冰的温度仍然会低于0摄氏度,所以不会熔化,C不可能发生;D、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都是可能的,因为沸点受气压的影响,D可能发生;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7.【解析】【解答】解:冰是晶体,假设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到达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那么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应选C.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
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
8.【解析】【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假设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6m,那么B正确;
应选B。
【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9.【解析】【解答】A.“身影〞是小猫在玻璃幕墙成的像,根据物像等大,“身影〞始终和小猫一样大,那么A正确;
B.物和像到玻璃幕墙等距,小猫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靠近幕墙,故那么B错误;
C.因为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小猫在玻璃幕墙上的“身影〞是成的等大的虚像,那么C错误;
D.根据物像到玻璃幕墙等距,“身影〞到幕墙的距离等于小猫到幕墙的距离,那么D错误;
故答案为: A。
【分析】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小猫在玻璃幕墙上成的像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到玻璃幕墙等距、连线与玻璃幕墙垂直、是虚像。
10.【解析】【解答】解:光反射规律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光路是可逆的,
故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并且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因为漫反射射出的光线会向四面八方反射,
会使平行光线不平行了,
应选C
【分析】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来判断正确与否,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外表都会发生发射,
并且弄清光的反射规律,漫反射是指会将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二、填空题
11.【解析】【解答】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1)物体左侧与0.0cm对齐,右侧3.5cm对齐,加上估读位,那么物体的长度为3.50cm(2)物体左侧与0.0cm对齐,右侧2.0cm对齐,加上估读位,那么物体的长度为2.00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2.【解析】【解答】从六个测量结果看,L3=19.82 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应该舍去;L6=18.820 cm的分度值是0.1mm,测量结果不合理;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 。
【分析】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清楚是否有错误数据,然后再利用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13.【解析】【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那么人像离镜子也是2m远,像与人相距2m+2m=4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靠近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4;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
14.【解析】【解答】用大小不等的力去敲击同一个编钟,即编钟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其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它所发出的响度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5.【解析】【解答】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以下图的温度计的一大格表示5℃,里面分为10小格,故其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分别为﹣22℃和38℃.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22;38.
【分析】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读数时,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16.【解析】【解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都小。
【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通常取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
17.【解析】【解答】声音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马蹄声。
【分析】声速的规律是: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同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
三、实验题
18.【解析】【解答】(1)从图像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拟均匀,并且变化比拟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海波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即使海波晶体各处的温度一致;(4)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应选B;(5)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一个吸热且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所以这种物质是晶体;萘在第25min到第3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的时间:35min−25min=10min。
【分析】(1)从图像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拟均匀,并且变化比拟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根据温度计使用的本卷须知: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要掌握在加热物体时,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4)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5)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那么没有;表现在图像上是晶体熔化图像有一个吸热温度不变的水平段,而非晶体那么没有;晶体熔化图像的水平段的起点对应的是熔化过程的开始时刻,水平段的最后一点对应的时间那么为熔化过程结束的最后时刻。
19.【解析】【解答】〔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即会出现两个像,而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假设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那么在白屏上是不能呈现蜡烛的像;〔4〕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根据题意知道,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所以此时蜡烛A距离玻璃板8cm,蜡烛B距离玻璃板也是8cm,即A与B的间距为16cm。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选用薄玻璃板可以防止玻璃的厚度对测量值的影响,用另一只蜡烛与像重合,探究像和物体大小的关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四、计算题
20.【解析】【分析】(1)据题目中的反响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响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响时间。
五、简答题
21.【解析】【解答】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干冰被投射入高空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高空中的水蒸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为小水珠,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空气熔化为小水珠,最后小水珠聚集变大落到地面上形成雨。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相关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4页。
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