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031L O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难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 40 Fe-56 Cu-64 Zn-65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石墨用于导电 B. 活性炭用于净水 C.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 氢气用作燃料
【答案】 D
【解析】A、石墨用于导电,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 D
【解析】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符合题意 。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探究分子间有间隔
区分硬水和软水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 C
【解析】A、图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4.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
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
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 B
【解析】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无法除去溶于水的可溶性杂质,说法不符合题意;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说法符合题意;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说法符合题意;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不支持燃烧,也可使火焰熄灭,说法符合题意;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氧气不具可燃性,不可以做燃料,说法不符合题意;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5.南川中学第9届体育节暨64届田径运动会于11月2日隆重举行.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了大量白烟,该白烟主要是( )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五氧化二磷 D. 四氧化三铁
【答案】 C
【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为无色气体;水蒸气为雾,非烟;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所以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五氧化二磷。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物理变化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D
【解析】A.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等,故错误,符合题意。
7.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已知:
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②常温常压时,1L水可溶解0.031L O2、0.57L 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
B. 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 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
D. 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 , 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小于2:1
【答案】 D
【解析】A. 水在通电时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发生了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于NaOH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如果在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的溶解度相等,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该是2∶1,但实验结果是: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因此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 , 就会减少O2的生成,从而右侧试管内气体分子个数减少,且常温常压时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因此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故错误,合题意;
8.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 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 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 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 d点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答案】 C
【解析】A.高锰酸钾的质量从多到少,a点是高猛酸钾的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
B.b点后高锰酸钾的质量继续分解,则b点表示的是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c点表示的是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C符合题意
D. d点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故D不符合题意
9.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 1∶5
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 2∶5 D.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答案】 C
【解析】A. 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物质丁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它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无关物质,故A错误;
B. 设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都是m,那么甲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8%-12%)m=36%m;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0%m-(1-48%-32%-10%)m=60%m,那么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36%m:60%m=3:5,故B错误;
C. 设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都是m,那么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m-(1-12%-70%-10%)=24%m;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0%m-(1-48%-32%-10%)m=60%m,那么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之比为:24%m:60%m=2:5,故C正确;
D. 甲和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肯定为化合反应,故D错误。
10.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 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C. 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答案】 B
【解析】A、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C、地塞米松(C22H29FO5)中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9):19:(16×5)=264:29:19:8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33:10,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11.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质量完全相同 D.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答案】 A
【解析】A.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符合题意;
B.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C.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尽管电子的质量很小,但它们的质量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12.只含一种物质的物质一定是(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因此由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可知,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3.用如图装置,制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资料:①HCOOH(甲酸)=H2O+CO↑②CuO+CO Δ__ Cu+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②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 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固体变红 D. 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大气
【答案】 B
【解析】A、反应①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B、反应②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均为-2价,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氧化铜变为铜,故a处黑色固体变红,符合题意。
D、气球的作用是尾气处理,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大气,符合题意。
14.小强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若实验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原因中不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是( )
A. 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 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C. 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 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答案】 D
【解析】根据反应装置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元素的质量为装置II的质量变化。氢元素的质量是装置Ⅲ的质量变化减去装置II的质量变化。A、如果I和II之间少干燥,那么就会有部分启普发生器中的水分进入干燥U形管,那么测得的H2O会变大,玻璃管中测得的O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用H2O的质量减去O的质量是H的质量, H的质量变大,实验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不符合题意;
B、Ⅲ后缺少干燥装置,就会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被碱石灰吸收,使得水的质量偏大,玻璃管中测得的O元素的质量不会改变, H元素的质量变大,实验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不符合题意;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玻璃管的前后质量差减小,也就是测得的O的质量较实际要小,实验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不符合题意;
D、实验时利用质量差算出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CuO有没有完全反应无关,符合题意。
15.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入氢气的导管末端应位于试管Ⅲ处
B. 该装置也可以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C.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D. 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答案】 D
【解析】A. 通入氢气的导管末端应位于试管底部,以便排出试管中的空气,故A不符合题意
B. 该装置不能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故B不符合题意
C.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主要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可以通过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故D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共2题;共14分)
16.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___
(3)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
(5)碳酸________
(6)氢氧化钙________
(7)硝酸钡________
(8)氯化铵________
【答案】 (1)2CO2 (2)2Fe2+ (3)2SO42﹣ (4)Mg+2O (5)H2CO3 (6)Ca(OH)2(7)Ba(NO3)2
(8)NH4Cl
【解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 Mg+2O ;
(5)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
(6)氢氧化钙是由显+2价的钙元素和显﹣1价的氢氧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a(OH)2;
(7)硝酸钡是由显+2价的钡元素和显﹣1价的硝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Ba(NO3)2;
(8)氯化铵是由显+1价的铵根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H4Cl。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氖气④氮气⑤木炭⑥细铁丝。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
(2)可作为冬天取暖燃料的是________ ;
(3)通电时能作为有色光的是________ ;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 ;
(5)炼钢、气焊、航天、医疗等行业均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 ;
(6)不能在空中燃烧,但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是________ ;
【答案】 (1)④ (2)⑤ (3)③ (4)② (5)① (6)⑥
【解析】【解答】(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故答案为:④;(2)木炭可以燃烧,可以作燃料,
故答案为:⑤;(3)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颜色的光,可以作电光源,
故答案为:③;(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②(5)炼钢、气焊、航天、医疗等行业均需要用到的是氧气,
故答案为:①;(6)不能在空中燃烧,但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是铁,
故答案为:⑥;
三、推断题(共1题;共7分)
18.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为绿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C为无色液体,D为无色气体,是动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物质是E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3)写出反应②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③,其名称为________。
【答案】 (1)氧化铜;O2 (2)分解 (3)水 →通电 氢气+氧气(符号表达式也可);电;化学
(4)光合作用
【解析】D为无色气体,是动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D为二氧化碳;
C和D的反应产生葡萄糖和E,C是常温下一种最常见的液体,可以通电分解,可知该反应为自然界中光合作用,C是水,E是氧气;
A为绿色固体,加热产生分解产生水、二氧化碳和黑色物质,可知A为碱式碳酸铜, B是氧化铜;
代入框图,推断合理;由上分析可知: (1) B是氧化铜, E氧气; (2)反应①是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生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定义;(3)反应②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表达式为:水 →通电 氢气+氧气;
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等作用下产生葡萄糖和氧气,是自然界的光合作用。
四、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X表示的是________,Y表示的是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填符号,下同)和________。
(3)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表示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④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答案】 (1)离子;分子 (2)Na+;Cl- (3)①②
【解析】(1)由图可知,原子得失的电子变成离子,因此X表示的是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Y表示的是分子,故本小题分别填:离子;分子;(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Na+ ;Cl-;(3)CO2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化学式的表示意义有四种,宏观方面有: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方面有: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①②的说法正确,③选项说法不正确,应该改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④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改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五、计算题(共1题;共5分)
20.尿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 , 试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试验。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纯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________克氯化铵与30克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答案】 (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2×2):(14×2)=3:4:1:7
(3)纯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260×100%≈46.7%
(4)设需要氯化铵的质量为x,则 30g×14×260×100%=x·1414+4×1+35.5×100% x=53.5g。
六、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4分)
2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
(1)如图A所示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实验示意图,该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请简述理由: 。
(2)B图所示实验,木炭在图①中燃烧与木炭在图②燃烧剧烈程度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根据上述木炭燃烧的实验,你能归纳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3)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4)D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________;此实验说明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 。
【答案】 (1)不能;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2)不同;验证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
(3)Fe2O3+3CO高温__2Fe+3CO2;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其污染空气
(4)变红;都含有H+
【解析】【解答】(1)该实验对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控制不正确,既然是对比实验,应该使两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再向其中1个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就能够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故填:不能;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这也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实验③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验证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故填:不同;验证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3)硬质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和通入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高温__2Fe+3CO2 。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要进行尾气处理,尾部的酒精灯可点燃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无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故填: Fe2O3+3CO高温__2Fe+3CO2 ;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其污染空气。(4)紫色石蕊遇酸变红,因此会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成红色,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阳离子都是H+ , 阴离子一个是Cl- , 一个是SO42- , 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它们都有相同的阳离子即H+ , 因此化学性质也相似。故填:变红;都含有H+。
22.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常规测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的方法。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 ,属于__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②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③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条)。
(2)【实验改进】小华同学经过思考,没有使用止水夹,设计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时白磷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________(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⑤根据a、b、 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c=60mL,a=10mL,b=19mL,得出结论,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3)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 ”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主要是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4)【实验拓展】小军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避免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带来的误差 B.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答案】 (1)P+O2P2O5;化合 ;止水夹未夹紧或燃烧匙伸入过慢;不支持燃烧
(2)提供热量,引燃白磷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18%
(3)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AC
(4)AB
【解析】【解答】(1)红磷燃烧是红磷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实验完毕后,若进入水大于五分之一,可能是燃烧匙伸入时过慢或止水夹未夹紧;使用过量红磷只消耗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2)该实验中是利用玻璃的热量引燃白磷,当热玻璃棒接触白磷时,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热,使得装置内气体膨胀,水会被压入烧杯中,待反应结束后冷却,因白磷消消耗了氧气使气体体积减小,烧杯中水又被大气压压入到集气瓶中,所以集气瓶内水面先下降后上升;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60mL-10mL=50mL,氧气体积即进入水的体积为19mL-10mL=9mL,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9mL50mL×100%=18%。
(3)集气瓶中的水除了降温,使冷却速度加快的作用之外,还起了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的作用;装置气密性不好和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都会使得结果偏小,而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则会使得反应时气体外逸,结果偏大,用红磷代替白磷,不影响实验结果。
(4)改进装置后,因装置始终密闭可以减小误差,且防止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减小污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上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78,6g=32,4 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沪教版上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023个分子,5mlSO2中含有氧元素16克,3%,2 0,8g=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