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开展的智慧结晶,以下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裂矿石 B. 粉碎矿石 C. 淘洗矿粉 D. 取泥制坯
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3.汽车平安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m/s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4.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干净的果汁 C. 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
5.以下与试管相关的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塞紧橡胶塞 B. 倾倒液体
C. 加热固体 D. 振荡试管
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 观察三种气体的颜色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7.以下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事实
解释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运动
B
蔗糖溶于水后看不见其存在
分子很小
C
氖原子和氩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分子间隔大小发生改变
A. A B. B C. C D. D
8.以下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 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0.以下各组是有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1.以下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外表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3〕夏天盛冰块的杯子外壁有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12.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常见仪器,答复以下问题:
〔1〕用A取液体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________mL。
〔2〕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
〔3〕加热已量取好的50mL液体,除了D、F,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
13.根据所学知识答复:
〔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2〕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氧气分子间有________。
〔3〕H2O2和H2O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不同。
〔4〕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提示:可参考试卷最前面的相对原子质量)
14.根据以下探究答复:
〔1〕A实验可得出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2〕B实验将____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证明有水生成;
〔3〕C实验为了证实人体接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请你推测1瓶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15.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以下列图:
〔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到室温后,翻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小于实际值,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4〕将红磷换成木炭粉,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理由是________,但如果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另种物质,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你推测该物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16.同学们为研究分子运动,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1:从微观角度解释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2:实验现象是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
17.有些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有些物质只有在氧气中能燃烧,请答复以下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时甲中细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3〕乙中反响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4〕乙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5〕这两个反响的共同点之一是________。
2和水泥块的催化效果,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 , 溶液中,分别参加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在(相同体积)O2 , 所需的时间。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响物
5%的H2O2溶液
的H2O2溶液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1〕实验2中双氧水的浓度应为________。
〔2〕【结论】
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参加________(填“MnO2"或“水泥块〞)反响速率更快。
〔3〕【反思】
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参加MnO2或水泥块后反响明显加快,假设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响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响前后的________是否改变。
19.“工业制氧〞生产流程如下:
〔1〕该生产过程的原理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不同。
〔2〕该生产过程最终得到的“氧气〞并不是纯洁物,还含有________(写一种物质即可)
〔3〕最终得到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纯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20.以以下列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2〕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而不是A,理由是________。
〔3〕用D法收集氧气的适宜时机是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放出时:用C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
〔5〕加热一定量的氨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收集一瓶氧气后停止加热,剩余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
一、选择题
1.【解析】【解答】A.烧裂矿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粉碎矿石只是改变的矿石的形状,不会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洗矿石只是除去矿石中的杂质,不会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取泥制坯只是改变了泥的形状,不会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解析】【解答】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奉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应选项错误.
B、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应选项错误.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应选项正确.
D、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应选项错误.
应选C
【分析】根据对空气组成研究史的了解、根据各位科学家的突出奉献判断,选择最早提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即可.了解空气的发现史,可以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3.【解析】【解答】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4.【解析】【解答】A.洁净的空气中也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干净的果汁中含有水和维生素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和水的成分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洁物,符合题意;
D.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5.【解析】【解答】A.将橡胶塞塞进试管时,不能使劲摁进试管,这样会损坏试管,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可能会腐蚀桌面,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符合题意;
D.清洗试管时,上下振荡,会使液体溅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将橡胶塞塞进试管时,一手拿试管,一手拿橡胶塞,将橡胶塞旋进试管口;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D、清洗试管时,向试管内装入少量水,然后左右振荡后倒出。
6.【解析】【解答】A.只有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两种气体都不会使带火星的木条有任何变化,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虽有二氧化碳但是含量太少也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也不能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C.三种气体均为无色的气体,观察颜色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三种气体的集气瓶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可以区分三种气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燃着的木条在伸入空气中无明显变化;伸入氧气中燃烧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熄灭。
7.【解析】【解答】A.酒香不怕巷子深,很远就能闻到酒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B.蔗糖溶于水后看不见其存在,说明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蔗糖分子穿插到水分子之间了,不符合题意;
C.氖原子和氩原子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
D.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水银,又叫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原子间隔大小发生改变。
8.【解析】【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不符合题意;
D.化学中的烟和雾是有区别的,红磷燃烧是生成的是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9.【解析】【解答】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是它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各种电光源,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而不是按质量计算;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造多种用途分电光源。
10.【解析】【解答】A.两种原子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到达了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
B.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相同,但一种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一种是金属原子,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C.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不符合题意;
D.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到达了相对稳定结构,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解答】〔1〕小白鼠能在装有空气中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可以供给呼吸的氧气,故填:氧气;
〔2〕长期敞口存放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外表有一层白膜,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响,故填:二氧化碳;
〔3〕夏天盛冰块的杯子外壁有水珠,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冷凝成小水珠,故填:水蒸气。
【分析】〔1〕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
〔3〕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会凝结成小水珠。
12.【解析】【解答】〔1〕实验室取用液体时,假设没有说明用量,应取1~2mL,故填:1~2;
〔2〕仪器B的名称是量筒,故填:量筒;
〔3〕加热已量取好的50mL液体,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故填:酒精灯、石棉网。
【分析】〔1〕实验室取用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加热50mL液体,需要酒精灯、烧杯、石棉网、带铁圈的铁架台。
13.【解析】【解答】〔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填:水分子;
〔2〕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由于氧分子之间有间隔,故填:间隔;
〔3〕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填:分子构成;
〔4〕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个数越少,三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钠、镁、铝,故填:钠、镁、铝。
【分析】〔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气体能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有间隔;
〔3〕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两种分子的构成不同,导致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14.【解析】【解答】〔1〕A实验中,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位先炭化,说明外焰的温度最高,故填:外焰;
〔2〕B实验中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证明有水生成,故填:干冷;
〔3〕C实验是证实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实验中1瓶中石灰水的作用是用来作比照,故填:作比照。
【分析】〔1〕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外焰的温度最高;
〔2〕由于温度高,生成的水是水蒸气,遇到干冷的烧杯会凝结成小水珠。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就可以证明有水生成;
〔3〕两个锥形瓶中都盛有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假设呼出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那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15.【解析】【解答】〔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红磷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 , 故填:产生大量白烟;P+O2P2O5;
〔2〕待燃烧停止后,冷却至室温翻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瓶中水位上升约1/5,故填: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瓶中水位上升约1/5;
〔3〕测出氧气的含量小于实际值,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漏气〔或红磷缺乏或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止水夹〕,故填:装置漏气〔或红磷缺乏或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止水夹〕;
〔4〕该实验不能将红磷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形成装置内外压强差;但如果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响。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形成装置内外压强差;能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响。
【分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由于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瓶中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冷却至室温后翻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倒吸入集气瓶,瓶中水位上升约1/5;
〔3〕该实验结果小于1/5的原因有:①红磷缺乏②装置漏气③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止水夹;
〔4〕该实验假设把红磷换成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装置内外压强差,烧杯内的水不会倒吸入集气瓶,导致实验失败;但如果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能与二氧化碳反响的物质,就能形成压强差,也能使该实验成功。
16.【解析】【解答】〔1〕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速度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原因是B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了,该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析】〔1〕实验1中热水中的品红扩散的速度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2观察到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了,说明B烧杯中氨分子运动到了A烧杯中。
17.【解析】【解答】〔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最明显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实验时甲中细铁丝没有燃烧,可能集气瓶中的氧气不纯,也可能细铁丝没有打磨等,故填:集气瓶中氧气不纯〔或细铁丝没有打磨〕〔合理即可〕;
〔3〕乙中发生的反响是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响的符号表达式为S+O2SO2 , 故填:S+O2SO2;
〔4〕乙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假设事先没有打磨细铁丝,可能导致细铁丝不能燃烧;假设集气瓶中的氧气不纯,细铁丝也不能燃烧;
〔4〕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18.【解析】【解答】〔1〕实验用的是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2中双氧水的浓度为5%,故填:5%;
〔2〕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数据可知,参加二氧化锰时耗时较短,所以催化效果较好的是二氧化锰,故填:MnO2;
〔3〕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要验证二氧化锰和水泥块是该反响的催化剂,除了题中的实验外,还要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响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故填:质量和化学性质。
【分析】〔1〕实验2中双氧水的浓度和实验1是一样的,也为5%;
〔2〕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更快;
〔3〕根据催化剂的定义,除了验证二氧化锰和水泥块能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响速率,还要验证化学反响前后二氧化锰和水泥块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19.【解析】【解答】〔1〕工业采用别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填:沸点;
〔2〕工业制取的氧气并不是纯洁物,气体中还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故填:二氧化碳〔或稀有气体或水蒸气等〕〔合理即可〕;
〔3〕工业制取的氧气虽然不纯,但是它与纯氧气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都具有助燃性,故填:相同。
【分析】〔1〕工业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2〕工业制取的氧气不是纯洁物,它只是除去了空气中的氮气,没有除去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成分;
〔3〕无论是工业制取的氧气还是纯氧气,主要成分都是氧气,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20.【解析】【解答】〔1〕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反响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填:KMnO4K2MnO4+MnO2+O2;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响物是液体和固体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而不是A,故填:反响物是液体和固体且不需要加热;
〔3〕D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C装置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以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填:连续均匀;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4〕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假设实验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有可能是实验时忘记在试管口塞棉花,故填:没有在试管口塞棉花;
〔5〕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响的催化剂,反响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此实验收集一瓶氧气后停止加热,剩余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二氧化锰和氯化钾,故填: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分析】〔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反响物的状态和反响条件。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响物的状态时液体和固体,反响条件是常温,要选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能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此时产生的气泡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要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再出时开始收集,此时产生的是反响生成的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4〕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假设实验过程中没有在试管口塞棉花,高锰酸钾粉末可能进入水中,使水变红;
〔5〕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该反响的催化剂,反响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氯化钾是该反响的生成物之一,所以收集一瓶氧气后,剩余固体中一定有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吉林省白城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吉林省白城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安徽省滁州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滁州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