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世界七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欧洲
【答案】B
【解析】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没有常住居民外,其余六个大洲都有居民,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故选B。
2.分析表格数据,关于甲国与乙国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国死亡率高,比乙国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
B.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但人口数量一定比乙国少
C.乙国可能是一个欧洲的国家,人口比甲国稠密
D.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短缺,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答案】B
【解析】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2.4%,乙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所以甲国1是发展中国家,乙国是发达国家,甲国比乙国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故A正确;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说明人口增长快,但人口数量不一定比乙国少,故B不正确;乙国可能是一个欧洲的国家,人口比甲国稠密,C正确;乙国人口增长缓慢,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短缺,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B。
【点睛】该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含义,分析解答即可。
3.下面漫画所反映的问题目前在哪个国家最突出( )
A.印度B.中国C.德国D.埃及
【答案】C
【解析】读漫画可知,图中反应的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是由于人口增长的过慢造成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在四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德国。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理解分析即可。
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4.造成世界人口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C.世界性生态环境的改善D.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耕地开垦过快,粮食供应改善B.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答案】4.B5.B
【解析】4.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故选B。
5.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B。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7.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比例大致是( )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B.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C.八分陆地二分海洋D.八分海洋二分陆地
【答案】6.B7.B
【解析】6.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位于亚洲北部,纬度高气温低,人口很稀疏;②是位于亚洲南部,气候适宜,耕地面积广,人口稠密;③是位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潮湿,人口稀少;④是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带,人口也稀少,故选B.
7.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被海洋覆盖,占全球面积的71% ,而剩下29%为陆地,所以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海陆的有关知识.
8.人体肤色的深浅主要受( )的影响
A.饮食习惯B.体育运动C.太阳辐射D.降水强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人的肤色有深有浅,深和浅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皮肤里的黑色素较多,而相反,阳光辐射不强的地方,黑色素就浅,皮肤就更白,所以一般纬度低的热带地区的人皮肤更黑,而高纬度的人皮肤较白,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肤色的决定因素。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京、莫斯科人口密度都大于100人/千米²
B.亚欧大陆东侧人口较为稠密
C.非洲人口密度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
D.回归线附近人口密度大陆西岸大于东岸
10.关于甲、乙两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稀疏,呈带状分布
B.乙地人口稠密,分布均匀
C.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D.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11.图中①地的人种为( )
A.黄色人种B.混血人种C.白色人种D.黑色人种
12.图中②半岛上的居民通用的语言是( )
A.英语B.阿拉伯语C.汉语D.俄语
13.小明去年在③大洲旅游,在旅游途中看到很多人脖子上带着十字架的饰品,他们信奉的宗教是( )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
【答案】9.B10.D11.A12.B13.A
【解析】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 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9.由图可知,莫斯科的人口密度在10--100人平方千米之间,北京的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亚欧大陆东侧的人口较为稠密;非洲人口密度是沿海大于内陆地区;回归线附近人口密度是大陆东岸大于西岸,故选B。
10.甲是位于恒河两岸,人口稠密,呈带状分布;乙地人口稀疏、很不均匀;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地是恒河平原,乙地是青藏高原,故选D。
11.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图中①地在北冰洋沿岸,为黄色人种,故选A。
12.图中②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为阿拉伯人,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故选B。
13.③大洲为欧洲,主要信仰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十字架是他们信奉的物品,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人种,宗教语言,综合性强。
观察宗教建筑图,完成下面小题。
14.A图所示建筑是哪一宗教的活动场所( )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犹太教
15.关于B图所示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信徒最多B.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C.经典为《古兰经》D.是世界的第三大宗教
【答案】14.A15.A
【解析】1.根据图中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可知,A图是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清真寺;B图是基督教的活动场所教堂;C图是佛教的活动场所佛塔,题中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A正确,故选A。
2.根据B图的建筑风格可知,B图是教堂,教堂是基督教的活动场所,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A正确;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B错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有《圣经》、《基督教的本质》、《基督教会史》等,《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C错误;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世界第三大宗教是佛教,D错误。故选A。
【点睛】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三大宗教的建筑景观、形成地区、分布地区、宗教信仰、宗教经典等方面各有不同,学习时应注意区分和掌握。
16.“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建有较完备排水系统”,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 )
A.北非地区B.极地地区
C.东南亚地区D.西亚地区
【答案】C
【解析】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很大,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气温高的东南亚地区,墙体薄、门窗大是为了更好散热,完备的排水系统是因为这样的地方降水多,北非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旱,当地的民居是土房,门窗都小;极地地区终年寒冷,住的是冰屋,西亚地区与北非地区一样,门窗都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东南亚民居的有关知识.
17.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推广抗震建筑是因为其位于地震带上
B.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是因为多山地
C.居住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因为气候湿热,多河、湖
D.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游牧生活,是因为这里炎热干旱
【答案】B
【解析】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日本推广抗震建筑是因为其位于地震带上;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是因为多降水;居住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因为气候湿热,多河、湖;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游牧生活,是因为这里炎热干旱,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亚洲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有关知识,从四个地区不同的人文和自然特征来说明亚洲自然环境差异很大。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关于图示两村之间规划公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牛家村到张家村是先上坡后下坡
B.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
C.从牛家村到张家村一直上坡
D.规划公路长约40千米
19.图中四个村庄,最有可能形成城镇的是
A.张家村B.牛家村C.刘家村D.王家村
【答案】18.A19.D
【解析】18.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牛家村到张家村中间间隔了一个鞍部,因此从牛家村到张家村是先上坡后下坡,据指向标可知,其走向大约为从西北向东南,据比例尺可知,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为2厘米,则规划公路长约4千米,故本题选A。
19.城镇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王家村从地形图上来看,等高线稀疏,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同时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源丰富,水运便利,因此最有可能形成城镇,故本题选D。
民居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下图所示民居是东南亚特色民居“高脚屋”。完成下面小题。
20.它反映当地气候特点( )
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
C.温和湿润D.低温少雨
21.“高脚屋”较弱的防护功能是( )
A.防洪涝B.防台风
C.防虫害D.防炎热
【答案】20.A21.B
【解析】20.由材料可知,该民居是东南亚特色民居高脚屋,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它反映当地气候高温多雨的特点,高脚屋便于通风透气,既凉爽又干燥;高脚屋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快速倾泻,不会被雨水淹没,同时还可以防野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高脚屋的特点是不怕水,且通风防潮,不仅可使人免受潮气侵袭,有利于健康,而且能避免蛇、蚂蟥甚至野兽的危害,因此高脚屋主要的防护功能是防洪涝,防湿热,防虫害等,防台风的能力较弱,B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高脚屋是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地区一种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一般的高脚屋不是多层楼房,只是分上、下两层。最初,高脚屋用竹子盖建,后来逐渐发展为以木材为主。屋的上层住人,下层无墙,只有数根木桩,用于放置家具和其他物品。高脚屋的优点是便于通风透气,既凉爽又干燥;高脚屋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快速倾泻,不会被雨水淹没,同时还可以防野兽。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福建土楼依山就势,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2.福建土楼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
23.下列有关福建土楼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土楼作为我国传统聚落,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B.土楼外侧门小、窗户高说明比较注重防御功能
C.土楼的建筑形态主要体现了当地炎热干旱的气候特点
D.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应该加强保护、修缮,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答案】22.B23.C
【解析】22.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沿海平原面积最狭小的省区,地形多丘陵、山地,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地势险峻,地形类型为山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下列有关福建土楼不正确的描述是:土楼的建筑形态主要体现了当地炎热干旱的气候特点,福建降水丰富,不干旱,C叙述不正确。ABD叙述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福建土楼的有关知识。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有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24.我国蒙古族群众喜欢居住蒙古包,其原因是()
A.经济不发达,无能力建造青砖瓦房B.易于拆装,便于游牧
C.占地少,利于保护草原D.结构严实,可有效抵御风沙
【答案】B
【解析】【解析】我国蒙古族群众喜欢居住蒙古包,其原因是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这种民居易于拆装、便于游牧,故选B。
25.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要尖一些,这是因为( )
A.气温高B.风沙大C.降水多D.昼夜温差大
【答案】C
【解析】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各地区的民居也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各有千秋,如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要尖一些,是因为江南地区降水更多,尖顶有利于排水,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下表,完成各题。(14分)
(1)请完成右图中的人口柱状图
(2)从人口柱状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3)地球陆地总面积1.49亿平方千米,1999年的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________人/平方千米。
(4)畅所欲言:你认为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将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
(5)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你能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句话的含义吗?
【答案】(1)略
(2)逐渐加快
(3)约40
(4)不能 因为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许多地方目前还不适宜人类居住。
(5)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快。人们为了满足住房、食物等需求,就容易滥伐森林、滥垦草地等,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紧张与浪费;同时也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交通拥挤、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说,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绘出横坐标轴,标上年份,绘出纵坐标轴,将表中各年的人口数用点标注出来,画成柱状,依次完成人口柱状图。
(2)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如图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1999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6000000000÷149000000≈40人/平方千米。
(4)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将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因为人口的分布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不适合人口居住。
(5)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点睛】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7.读“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物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图A是 教(宗教)的建筑物。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 .(2)图B是 教(宗教)的建筑物。
(3)图C是 教(宗教)的建筑物。
【答案】(1)伊斯兰 穆斯林
(2)基督
(3)佛
【解析】(1)图A是伊斯兰教的建筑清真寺,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2)图B是基督教的建筑教堂。
(3)图C是佛教的建筑佛塔。
28.读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高脚屋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
(1)甲图中①—⑧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 和北冰洋,形成 状水系。由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2)乙图中 A 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运河,作为大洲分界线的运河还有著名的 运河。B 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 (人种)的故乡。
(3)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与亚洲相比,非洲缺少温带、寒带气候的原因是 。
(4)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请从以下两种民居中任选一种,分析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答案】(1)印度洋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2)苏伊士 巴拿马 黑种人
(3)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非洲纬度位置低,只有热带、亚热带气候
(4)茅草屋: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总体气候炎热干燥,植被以草原为主,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且茅草屋有利于通风散热。高脚屋:东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潮湿多蚊虫,竹子是当地常见植被,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高脚屋有利于通风防潮散热。(气候类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
【解析】(1)甲图中①—⑧河流为亚洲的河流,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2)乙图中A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作为大洲分界线的运河还有著名的巴拿马运河.B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3)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与亚洲相比,非洲缺少温带、寒带气候的原因是非洲纬度位置低。只有热带、亚热带气候.(4)一个地方的建筑特点受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茅草屋: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总体气候炎热干燥,植被以草原为主,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且茅草屋有利于通风散热。高脚屋:东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潮湿多蚊虫,竹子是当地常见植被,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高脚屋有利于通风防潮散热。(气候类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
2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较寒冷的气候(我国东北)民居墙体厚实,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较小,设有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炎热多雨的气候(东南亚)中,聚落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上层住人,上层风大凉爽,避免潮湿且屋顶坡度较大;干燥少雨气候房子具有墙厚,窗小、墙厚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热量,小窗可以减少沙漠吹来的热风;日本农村地区房屋多为轻质材料,森林覆盖率较高。
材料二 古建筑、古村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在我们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试推断俄罗斯的房屋建筑特征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你能推断我国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小吗?________(大/小)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3)日本农村主要以木质房屋为主,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能说明一下原因吗?(至少两点)
(4)在我们国家某处山区发现了一处古建筑群落,假如你作为当地的政府官员,应该怎么去做。
【答案】(1)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还有双层玻璃等(任写两点即可)
(2)大 降水多,有利于雨水下泻
(3)日本森力资源丰富;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
(4)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禁止修建高大的建筑物,控制工业污染对古建筑的破坏(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保护古建筑群,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析】(1)结合材料一可知,俄罗斯位置偏高,冬季气温低,所以俄罗斯的房屋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还有双层玻璃等,这样都可以有利于保温。
(2)结合材料一可知,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降水多,所以屋顶坡度较大,这样有利于雨水下泻。
(3)日本农村主要以木质房屋为主,原因是首先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且木质房屋可以减少地震与台风带来的损失。
(4)在我们国家某处山区发现了一处古建筑群落,我们应该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禁止修建高大的建筑物,控制工业污染对古建筑的破坏。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人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拔尖培优卷(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拔尖培优卷(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七上地理期末测试拔尖培优卷人教版学生版doc、七上地理期末测试拔尖培优卷人教版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拔尖培优卷学生版doc、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拔尖培优卷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能力巩固卷学生版doc、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能力巩固卷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