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同步练习-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132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分层作业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同步练习-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132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分层作业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同步练习-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1132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练习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读图,图中椭圆代表分布于不同国家的零件生产厂家。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啤酒酿造工业 B.服装制造工业
C.飞机制造工业 D.钢铁冶炼工业
2.该工厂的零部件生产出现了全球化趋势。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增加产品的国际化程度,从而更好地被世界各国人选购
B.充分发挥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带动相关各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全球经济水平的提高
D.跨国公司为显示其实力,从而提高某品牌知名度
1.C 2.B [第1题,该图显示的这种工业生产所用的零部件需要在许多不同国家进口,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零部件需求量大的工业,结合所给选项可知其最可能是飞机制造业。第2题,该工厂的零部件生产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至2002年,东亚和东南亚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其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读图,回答3~4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呈现出( )
A.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B.全球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D.全球制造业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4.东亚、东南亚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的主要产业最有可能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信息产业 D.石油工业
3.B 4.A [第3题,图示表示的是制造业产值比重分布的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呈现出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比重下降,不能表示产值持续下降,A项错误;全球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B项正确,D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上升,C项错误。第4题,东亚、东南亚地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的主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所给选项,其最有可能是纺织工业。]
读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5~6题。
5.箭头Ⅰ表示的有( )
①资金 ②信息 ③劳动力 ④自然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如果该图表示我国近十年来东、西部间的产业流动,则( )
A.箭头Ⅱ不可能表示高技术产业
B.区域甲有廉价资源和低成本的优势
C.区域甲将先进入高科技产业阶段
D.区域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迅猛发展
5.B 6.B [第5题,图甲中城市数量少,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能源、廉价劳动力优势,东部地区则向西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等。第6题,题干中的“近十年来”是关键词,这期间,我国的产业转移包括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和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根据两个区域的区域空间结构可以看出,区域甲的发展要落后于区域乙;台湾向大陆转移的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和部分高技术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经济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据此完成7~8题。
7.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
A.北京城市智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8.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7.C 8.C [第7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会使得北京以重点发展城市智能为主,而不会将全部工业迁至河北,A项错误;在协调发展中,京津冀的经济差距会缩小,B项错误;天津以海空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C项正确;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减少,D项错误。第8题,区域协同发展,会使得河北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而环境污染不一定加重,城市的等级不会大幅提升,河北人口向京津迁移的趋势会缓解。]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读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图,完成9~10题。
9.相对来看,四川省在经济带中的发展优势较弱,主要原因在于( )
A.对外联系不便 B.科技水平低
C.生态保护要求高 D.劳动力廉价
10.目前,湖北省接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应采用的合理措施有( )
①吸引长江三角洲劳动力迁入 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A 10.D [第9题,读图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对外交通不便,货物运输成本高,发展优势较弱,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第10题,长江中上游地区接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1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二 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联系图
材料三 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人,外来人口约200万人,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某世界著名电脑公司的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有中关村,南有东莞”之说。
(1)东莞电子信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与东莞相比,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3)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国际跨国公司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解析] 跨国公司未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商品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各地寻求最佳区位,在发展中国家建加工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北京与东莞相比,高校、科研院所多,科技力量强。
[答案] (1)生产基地。
(2)高端产品研发或新产品开发研究。
(3)东莞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土地价格较低;临近香港、台湾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主张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2016年10月,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此后该企业又于2017年,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等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其中主要产品是在俄罗斯工厂生产后,运到德国进行批量组装辅件、包边等。据此完成12~13题。
12.(易错题)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
A.可减少贸易障碍 B.利用当地的科技力量
C.利用当地的资金投入 D.可减少运输成本
13.(易错题)F企业在德国建厂,其主要产品在俄罗斯生产,主要考虑俄罗斯( )
A.市场需求量大 B.矿产丰富
C.环境优良 D.劳动力更充足
12.A 13.B [不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目的和不熟悉德国、俄罗斯国情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由材料可知,由中国F企业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说明中国F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避开保护主义。第13题,玻璃制品对于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B项正确。而该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德国,俄罗斯市场小,A项错误;玻璃制品对于环境要求不高,C项错误;俄罗斯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缺乏,D项错误。]
下图为美国制造的某型号飞机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此图反映了( )
A.南南合作 B.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C.南北对话 D.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15.图中所列国家共同的特点是( )
A.均为发达国家 B.均为欧洲和北美洲国家
C.多为人口大国 D.多为科技较发达的国家
14.D 15.D [第14题,该飞机的零件供应地除美国外,还有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日本、韩国、巴西等国。这反映了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第15题,飞机制造属于高科技工业,图中所列国家为美国该型号飞机提供零件,说明这些国家多为科技较发达的国家。]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下图为京津冀范围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18年京津冀部分经济对比表。
| 地区生产总值 | 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 | 三次产业结构 比重/% |
北京 | 30 320亿元 | 14万元 | 0.4∶18.6∶81.0 |
天津 | 18 810亿元 | 12万元 | 0.9∶40.5∶58.6 |
河北 | 36 010亿元 | 4.8万元 | 9.3∶44.5∶46.2 |
(1)运用材料,比较河北省和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差异。
(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是“限制开发”的结果,请从区域环境角度分析“限制开发”的原因。
(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和京津应分别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据表格数据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第(2)题,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西部和北部,多山区,是河流的上游,冬季风的上风向;大规模工业开发,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几十年间一直“限制开发”工业。第(3)题,河北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京津地区应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
[答案] (1)北京:人均GDP高,经济水平高;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重极低。
河北:人均GDP较低,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西部和北部,多山区,是河流的上游和冬季风的上风向,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几十年来一直“限制开发”工业。
(3)河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承接京津的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
京津: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南水北调”东线能实现自流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