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优秀精练
展开一、选择题
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
【答案】C
【详解】
善于观察的牛顿从别人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联想到地球与苹果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计算,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故选C。
2.在购买西瓜时,我们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D.得出结论
【答案】C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提出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详解】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一环节,类似科学探索中的收集事实证据,从而作出决定,得出结论。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加尔卡修湖,有人拍到了一只非常罕见的粉红宽吻海豚。据悉,这是到目前为止人类首次发现的粉红色海豚。鲸类和海豚保护组织的高级生物学家里吉娜·斯尔维亚称,尽管它看起来是粉红色的,但这可能是海豚的一种白化变异,目前还不清楚它所遗传的是何种白化病。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作出结论
【答案】B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详解】
“这可能是海豚的一种白化变异”仅仅局限于猜想与假设,并没有去做实验或做结论等,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作用,并抓住“可能”这个词语。
4.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原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D.制订计划
【答案】B
【分析】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七个步骤。
【详解】
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原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 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而作出的初步判定,所以这是猜想与假设。
故选B。
【点睛】
探究实验在初中物理是最常见的实验,要明确探究实验的七个步骤,并根据探究步骤进行实验,探究不一定是七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5.下列活动属于科学活动的是
A.两个同学下围棋
B.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
C.发射“神七”宇宙飞船
D.鸟儿迁徙
【答案】C
【详解】
AB.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AB都属于技术活动,选项不符合题意;
C.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选项符合题意;
D.鸟儿的迁徙是适应大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6.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答案】C
【分析】
A.根据三聚氰胺有毒来分析;
B.根据假币的危害来分析;
C.根据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地沟油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来分析。
【详解】
A.三聚氰胺是一种有害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A不合题意;
B.使用假币会扰乱金融市场,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B不合题意;
C.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故C符合题意;
D.地沟油中含有有害物质,食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7.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错误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答案】C
【详解】
A.科学研究要从小处入手,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平时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书本知识我们要抱着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但不是盲目地崇拜,要敢于质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验证其科学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是科学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科学继承、灵活运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8.下列现象和发明创造不相关的是
A.火山爆发——人造卫星
B.水沸腾顶起壶盖——蒸汽机
C.吊灯的摆动——摆钟
D.苹果落地——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A
【详解】
A.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制造卫星无关,故A正确;
B.水沸腾时会将壶盖顶起,瓦特通过观察这一现象,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故B错误;
C.吊灯的摆动——摆钟,伽利略利用吊灯的摆动发明摆钟,故C错误;
D.苹果落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根据苹果落地的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错误。
9.小宇很喜欢《科学》这门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他应当
A.仔细观察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D.以上都是
【答案】D
【详解】
要学好这门课程,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的规律,科学研究要从小处入手,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平时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故要学好这门课程,他应当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故D正确,ABC片面错误。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
B.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借助各种仪器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
【答案】B
【详解】
A.科学规律往往蕴藏在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所以一个科学研究的成功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们的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对事物作出正确可靠的判断,需要进行科学实验,故B符合题意;
C.科学探究离不开基本的实验设备和测量仪器,借助合适的仪器可扩大的观察范围,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得到定量的数据,需要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大量的测量,故D不符合题意。
11.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右图是本次会议的一张宣传图片,结合材料,你觉得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会给人类带来幸福
B.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
C.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D.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
【答案】A
【分析】
根据科学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了许多负面影响,如: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塑料制品的使用等。结合题意。故选A。
12.进人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
A.实验仪器B.实验观察和记录
C.实验目的D.实验操作步骤
【答案】C
【分析】
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进实验室做实验前,首先应明确的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检查实验仪器,然后才开始 实验观察和记录。故选C。
13.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
B.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
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
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
【答案】C
【详解】
A.绿色植物可以用土壤浸出液进行无土培养,故A正确。
B.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筷子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看起来向上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
C.澄清的水是无色的,故C错误;
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溶解而看不到,故D正确。
1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可能是浓盐酸是猜想假设,故A错误;B、本题没涉及收集证据,故B错误;C、浓盐酸易挥发,打开瓶塞观察可以验证,所以此步是设计实验,故C正确;D、本题还没有验证结果,故D错误;故选C.
考点:科学探究
15.近段时间,核桃味瓜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怀疑商家在该瓜子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某些不利人体健康的物质。为解开人们的疑虑,记者携带该瓜子到市质检中心对此进行了专门检测。就检测这一过程来说,是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
A.合作与交流B.建立猜测与假设
C.提出问题D.获取事实与证据
【答案】D
【分析】
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分析。
【详解】
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核桃味瓜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怀疑商家在该瓜子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某些不利人体健康的物质。为解开人们的疑虑,记者携带该瓜子到市质检中心对此进行了专门检测。就检测这一过程来说,是属于科学探究的获取事实与证据的环节,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二、探究题
16.水火箭可以模拟火箭发射原理,如图所示。水火箭的发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提出如下假设并进行实验:
①与打气筒的型号有关;
②与瓶内水的多少有关;
③与瓶的容积有关。
实验器材如下表所示。
(1)该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验证假设①,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
甲方案
选用饮料瓶B,加0.5升水,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分别用打气筒D、E、F发射,比较三次瓶上升的高度。
乙方案
选用饮料瓶A、B、C,各装入1/3容积的水,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分别用打气筒D、E、F发射,比较三个瓶上升的高度。
(2)除了上述实验研究的三个因素,你认为影响水火箭发射高度的因素还有哪些?请你列举一个:___________。
【答案】甲 打气的多少(或瓶的自身重力、瓶的形状、打气的快慢等)
【详解】
(1)[1]甲方案:加0.5升水,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分别用打气筒D. E. F发射,控制了②③相同,改变了①,得出水火箭发射高度与打气筒的型号的关系,合理; 而乙方案没有采取控制变量法,得出的结论不准确;
(2)[2]水火箭发射高度还与打气的多少(或瓶的自身重力、瓶的形状、打气的快慢等)有关。
17.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
(2)建立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4)主要实验步骤:在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填“杯中所剩水量”或“布块所含水量”),并将现象记入下表。
(5)实验结论:_______。
(6)炎热的夏天,若人体皮肤被汗浸渍,则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来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填“涤纶”“麻”或“棉”)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答案】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杯中所剩水量 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棉
【详解】
(1)[1]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的抹布擦桌面的效果,所以可提出与抹布有关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4)[2]只有三杯水等量时,才能通过杯内水的剩余量来探究抹布的吸水能力;
(5)[3]分析记录的数据表格可以观察到: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
(6)[4]因为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较多,可采用棉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以利于吸汗。
18.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你仿照例子针对下列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鱼缸中的金鱼在水里上下游动。
问题:金鱼为什么能在水里上浮和下沉?
(1)天下雨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一群大雁往南飞。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3)种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吸收热量会熔化。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为什么会下雨? 秋天,大雁为什么往南飞? 种子在什么环境中容易发芽? 冰在什么情况下会熔化?
【详解】
(1)[1]天下雨是自然现象,下雨和空气的湿度,温度有关系,可以就此提问,如:天为什么会下雨?
(2)[2]大雁南飞,是鸟类的迁移行为,这和气候有关系,可以就此提问,如:大雁为什么向南飞?
(3)[3]种子萌发是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的,可以提问,如: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发芽率高?
(4)[4]冰熔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可以提问,如:冰在什么情况下熔化?
19.如图所示,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猜测一下,如果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操作一下,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1)你的猜测:________。
(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
(3)你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张纸分开或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两张纸相互靠近 为什么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而不分开?
【解析】
【详解】
(1)[1]当向中间向下吹气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两张纸分开或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2)[2]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所以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将看到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此现象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3)[3]存在的疑问是:为什么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而不分开?
20.如图所示放大镜的正确使用:
(1)方法一:让放大镜_________观察的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放大镜尽量_________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_______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答案】靠近 远离 远离
【详解】
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物体要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且物体离焦点越近所成的虚像就越大(1)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将凸透镜做放大镜时,物体要在凸透镜二:放大镜尽量远离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远离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三、填空题
21.下列试剂中: ① 氧化铜粉末、 ② 石灰石块、 ③ 锌粒、 ④ 试剂瓶中的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 ,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 ,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 。
【答案】① ; ② ③ ; ④
【分析】
根据常用仪器的作用,药匙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镊子用来取用固体药品;滴管可用来吸取液体药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如氧化铜粉末)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或金属颗粒(如块状石灰石、锌粒等)可用镊子夹取;可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的液体。
故答案为① ; ② ③ ; ④。
22.使用酒精灯,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应超过其容积的______,最少不低于其容积的 1 / 3 。熄灭酒精灯用_____。不得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______,洒在台面上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______去扑盖。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物体放在_____处温度升高最快。
【答案】2 / 3 灯帽盖灭 酒精 湿抹布 外焰
【详解】
①一般要求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超过其容积的 2 / 3 ,故填2 / 3;
②为了安全使用酒精灯,实验室规定: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而不允许用嘴吹灭,故填灯帽盖灭;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故填酒精;
④不慎碰倒酒精灯而使酒精洒在实验台上并起火,此时不要慌乱,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填湿抹布;
⑤酒精灯的火焰有外焰、内焰、焰心之分,其中外焰处的温度最高,故填外焰。
23.使用酒精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当使用易引发安全事故。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酒精灯要用 ,酒精灯不用时要用 盖灭。
(2)酒精灯中酒精洒在桌面上引起失火时,用 扑盖。
(3)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 和 三层,其中 部分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加热时,物体放在 处,温度升高得最快。
【答案】(1)火柴;灯帽(2)湿抹布
(3)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
【详解】
(1)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酒精灯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以防酒精挥发。
(2)酒精灯中酒精洒在桌面上引起失火时,用湿抹布扑盖,以隔绝空气。
(3)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加热时,物体放在外焰处,温度升高得最快。
24.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为了更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人们不断地发展显微技术。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推进到更微观的层次……
(1)显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下列属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好处____。
(2)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B、C、D 见解析
【详解】
第一空.A.塑料的发明,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该选项说法错误;
B.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便信息处理,说法正确;
C.手机的发明,使人们方便交流,说法正确;
D.高铁的应用,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说法正确;
第二空.根据以上信息可得: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科学发展需要不断质疑;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并且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好处和便利。
25.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4种票面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下表的数据,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由上述数据可知_________面额纸币上的细菌较多;
(2)请你对上述结论作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0元(2)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越多
【分析】
本题是一道关于统计的题目,应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及频率的概念;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纸币使用频率越高,接触的人越多,则细菌数越多。
【详解】
(1)根据表中每张不同面额的纸币上的细菌数量,10元面额的纸币上的细菌数量是4833个,最多,且其上面每平方米的细菌数是27个每平方厘米,也最多。因此10元面额纸币上的细菌较多。
(2)纸币上的细菌主要是在流通过程中吸附在表面的,所以说10元的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使用频率较大。因此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越多。
饮料瓶(容积)
打气筒(型号)
A
B
C
D
E
F
0.6升
1.25升
2.5升
小号
中号
大号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A.塑料的发明使环境污染加剧
B.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便信息处理
C.手机的发明,使人们方便交流
D.高铁的应用,缩短了人们时空距离
面额
细菌总数(个/30张)
每张细菌数(个/张)
每平方厘米细菌数(个/cm2)
5元
98800
3293
16
10元
145500
4833
27
50元
25700
857
4
100元
12250
408
2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走近科学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够在南极生存的生物必须,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科学研究对象是,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