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策略—估算 p43页例4
教学目标
1.能用多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多位数加减法的算理。
2.在解决生活中买东西的问题中,体会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便,同时明确估算与精算的区别。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策略。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主题图
提出问题:A:从图中你都知道 什么信息?
解决第一问
提出问题:收银员应该收多少钱?
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那些信息?
提出要求:你会做吗?请你独立完成
3)暴露资源:
558+225+166=949(元)
5 5 8
2 2 5
+ 1 6 6
9 4 9
4)组织研讨
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5)要求收银员收到的钱数需要我们进行精算。
2.出示问题2。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1)提出问题: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2)提出要求:你能解决吗?先自己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3)暴露资源
预设1:精算 预设2:估算
4)组织研讨:
你明白他们的想法吗?
针对估算:提问:谁能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这种方法可以用吗?为什么?
(把558看成了560,把225看成了230,把166看成270)
那能不能把225看成220呢?为什么?
小结:为了保证爸爸带的钱一定够,我们尽量要把钱带的多一些比较好,这时我们把它们的价格都往高估了一些。
师:我们在进行估算的时候有些时候还是要动脑筋考虑到底应该怎样估才能更加符合我们生活中的需要,像这样准备钱的问题,我们都采取大估的方法来解决的。
5.提升认识:比较两种方法。
提问:
(1)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别解决了哪两个问题呢?
(2)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你选择了什么方法呢?
(3)看来有些时候,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法。那你觉得在什么时候选择精算什么时候选择估算呢?
6.练习判断。
(1)如果在计算钱的时候想知道爸爸准备得钱够不够的时候。
(2)想知道买这些东西需要找多少钱的时候。
课堂练习。
1.自己动手完成这道题。
2.想一想怎样算比较容易。
3.应该大估还是小估。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检测
P45页9题
板
书
设
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估算
答:收银员应该收949元。爸爸应准备960元
课后小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体会估算优点,整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 直接揭示课题,巩固拓展,当堂检测,小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体会估算优点,整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