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六章 多边形的面积(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教案 3 次下载
-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七章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教案 3 次下载
-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三章 小数除法(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教案 3 次下载
-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四章 可能性(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教案 2 次下载
-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五章 简易方程(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教案 2 次下载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二章 位置(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展开【知识点归纳】
1、数对:一般由两个数组成。 作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横轴)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竖轴)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图形平移变化规律:
(1)图形向左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平移的格数;图形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加上平移的格数。
(2) 图形向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平移的格数;图形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例题精讲】
【例1】如图,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是A、B、C、D,如果A点的位置是(1,1),B点的位置是(5,1),C点的位置是(5,5),那么D点的位置是( )
A.(5,1)B.(1,5)C.(5,0)D.(0,5)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A点的位置是(1,1),可得点A在第1列第1行,C点的位置是(5,5),可得点C在第5列第5行,所以点D在第1列第5行,那么D点的位置是(1,5),据此得解.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
D点的位置是(1,5).
故选:B.
【点评】在网格中,点与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点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根据数对可以确定点的位置.记住: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例2】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刘华坐在第3列第6行,用 (3,6) 表示.
【分析】由“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根据刘华所在列与行,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来.
【解答】解: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刘华坐在第3列第6行,用(3,6)表示.
故答案为:(3,6).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数对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例3】数对(a,b),a表示列数,b表示排数.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数对(a,b),a表示列数,b表示行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例4】如图,
(1)先写出A,C点的位置.
(2)再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100 cm2.
【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做题即可.
(2)根据图示可知,图上每格代表5厘米,三角形的底AC的距离为4格,所以是:5×4=20(厘米);B到AC的距离,即三角形的高为:3﹣1=2(格),5×2=10(厘米).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S=ah,把数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1)用数对表示A、C的位置为:
A(1,1)
C(5,1)
(2)AC的长为:
5×(5﹣1)
=5×4
=20(厘米)
B到AC的距离为:
5×(3﹣1)
=5×2
=10(厘米)
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20×10÷2=100(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100cm2.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数对确定位置,注意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行.
【例5】想一想,画一画.
(1)梯形各顶点在方格图中的位置分别是(1,1)、(0,5)、(6,5)、(4,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梯形.
(2)在方格纸中画一个与这个梯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分析】(1)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确定各点位置,完成作图.
(2)根据图示可知,梯形为上底5,下底3,高4,利用梯形面积公式:S=(a+b)h÷2,计算其面积;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找到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完成作图.
【解答】解:(1)如图:
(2)(5+3)×4÷2
=8×4÷2
=16
作底4,高4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面积相等.(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如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对确定位置,关键注意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如果将三角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则顶点A的位置应表示为( )
A.(3,6)B.(4,6)C.(4,4)D.(5,4)
2.上下楼时哪个小朋友走对了?( )
A.小强靠左边走B.小红在中间走
C.小刚靠右边走
3.甲城在乙城南偏西25°方向上,则乙城在甲城的( )方向上
A.北偏东25°B.南偏东25°C.北偏西25°D.西偏北25
4.夜晚,人离路灯走近越近,人的影子( )
A.不变B.越短C.越长
5.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
A.东B.南C.西D.北
6.在同一平面内,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5),点B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9,7),如果点C与点A在同一列,点C与点B在同一行,那么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8,9)B.(5,9)C.(5,7)D.(8,7)
7.淘气坐在教室的第4行第5列,用(5,4)表示.笑笑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2列,应当表示为( )
A.(3,2)B.(3,5)C.(2,3)D.(2,5)
8.体育课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3),那么下面谁离小明最远( )
A.小红(2,3)B.小丽(4,3)C.小强(5,3 )D.小玲(3,4)
9.在一个平面图上,点A的位置是(6,4),点B的位置是(5,4),那么A、B两点( )
A.在同一行
B.在同一行,也在同一列
C.在同一列
D.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
10.广场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无答案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图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你能用数对表示出A、B、C、D这四个点的位置吗?
A( , )
B( , )
C( , )
D( , )
12.在升国旗时,刘明站在第8列,第5行,可表示为(8,5),王军站在第6列,第9行,应表示 ,那么(2,7)应表示 .
13.如图,我们给中国象棋棋盘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根据象棋中“马”走“日”的规定,若“马”的位置在图中的点P.
(1)写出下一步“马”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 .
(2)顺次连接(1)中的所有点,得到的图形是 图形(填“中心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
(3)指出(1)中关于点P成中心对称的点 .
14.汽车在景点的 偏 °方向 千米处.
15.一共有 辆车.1号车前面是 号车,4号车后面是 号车.
16.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可以用数对( )表示;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可以用数对( )表示.
17.图中一共有 个水果.从左边数起,第二个水果的左边有 个水果,右边有 个水果.
18.国旗沿旗杆上升是 ,风车不停地运动是 .
A.轴对称 B.旋转 C.平移.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数对(2,4)和数对(4,2)表示同一位置 .(判断对错)
20.小李在班级的座位用数对来表示(3,4),表示他在第3列,第4行. .(判断对错)
21.一个数对的列数没变,行数增加“3”个单位,说明位置向上平移了三个单位. .(判断对错)
22.小红向左转可以回家. (判断对错)
23.在平面上,用一个数就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3小题)
24.龙一鸣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这面墙的四个角的瓷砖位置分别是(1,1),(1,10),(20,1)(20,10).
这面墙上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5.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过B城到达C城,
(1)A城位于(1,3)的位置,B城、C城分别位于什么位置?
(2)如果汽车每小时行驶35km,从A城到达C城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26.一艘渔船在海上遭遇了特大风浪,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下面是距离渔船最近的几艘船所在位置的平面图.
(1)分别用数对写出图中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
(2)海神一号的速度是30海里/时,海神二号的速度是34海里/时,海上搜救船的速度是45海里/时.如果三艘船同时出发,那么哪艘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
五.操作题(共3小题)
27.(1)在图中用数对表示正方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2)先画出正方形向下平移5格的图形,再画出将平移后的正方形向左平移3格的图形,并分别在图中用数对表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28.如图是某时刻卫星云图的示意图,图中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以台风中心为观测点,岛屿A在北偏西30°方向20千米处,岛屿B在北偏东60°方向30千米处,岛屿C在南偏西60°方向50千米处.在图中标出岛屿B和C的位置.
29.小东爸爸在阳台上朝下看(如图).
(1)这时阳台上的爸爸能看到小东吗?
(2)小东大约走到什么位置,爸爸才能看到他?在图上标出来.
六.解答题(共4小题)
30.如图是凤凰村的平面示意图.
(1)文化中心在风凰村的 角,柳编工艺厂在凤凰村的 角.
(2)文化中心在老年公寓的 方向,在住宅区的 面.
(3)柳编工艺厂在凤凰山公园的 方向,凤凰山公园在柳编工艺厂的 方向.
31.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小动物;从右边数,是第 只,是第 只.
(2)把左边的4只小动物圈起来.
32.新华书店在学校西面的三百米处,游泳馆在学校东面的一百八十米处.按要求标出新华书店与游泳馆的大致位置.
33.(1)点M的位置可用数对 表示,点N的位置可用数对 表示,点P的位置可用数对 表示.
(2)从方格图上标出点L(3,5)并把M、N、P,L四个点用线依次连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绕P点顺时针旋转90°.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根据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ABC的各顶点分别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再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三角形平移后点A的位置.
【解答】解:如图:
如果将三角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则顶点A的位置应表示为(4,6).
故选:B.
【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点前、后移动列不变,行数减、加移动的格数;左、右移动行不变,列数减加移动的格数.
2.【分析】根据走路常识,走路要靠右边走,所以只有选项C的小刚是靠右边走的,所以选项C正确.
【解答】解:因为C走路要靠右边走,所以只有小刚是靠右边走的,所以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年级认识物体的左右位置,本题是常识知识.
3.【分析】根据题意,甲城在乙城南偏西25°方向上,是以乙城为观察点,若以甲城为观察点,则乙城在甲城的北偏东25°方向上,进而选出答案.
【解答】解:甲城在乙城南偏西25°方向上,是以乙城为观察点,
若以甲城为观察点,则乙城在甲城的北偏东25°方向上,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观察点.
4.【分析】运用图形进行协助解答,路灯下的人影,距路灯近,影子短,距路灯远,影子长.
【解答】解:画图如下:
路灯下的人影,距路灯近,影子短.
故选:B.
【点评】本题借助图形较容易理解,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能力.
5.【分析】黄昏时,太阳在西方,当面对太阳时,就是面对西方,你的后面是东方,右边是北方,左边是南方,前面是西方其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东方.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借助太阳辨认方向:早晨太阳在东方,面向太阳,面东背西,左北右南;傍晚,太阳在西方,面向太阳,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6.【分析】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可知,C点在第8列,第7行,所以其位置为:(8,7).据此解答.
【解答】解:A(8,5)在第8列,
B(9,7)在第7行
所以C的位置在第8列第7行,用数对表示为(8,7).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7.【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
【解答】解:淘气坐在教室的第4行第5列,用(5,4)表示.笑笑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2列,应当表示为(2,3);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达的意义.
8.【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分别描出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玲的位置,然后即可看出谁离小明最远.
【解答】解:如图
体育课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3),小强离小明最远.
故选:C.
【点评】不作图,直接根据用数对表示的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玲的位置可知,小红、小明、小丽、小强在同一行,小红、小丽与小明都相差1列,小强与小明相差2列,小明与小明在同一列,相差1行,由此可知,小强离小明最远.
9.【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点A在第6列,第4行,点B在第5列,第4行,即点A与点B在同一行(都是第4行).
【解答】解:点A的位置是(6,4),在第6列,第4行,
点B的位置是(5,4),在第5列,第4行
即点A与点B在同一行(都是第4行).
故选:A.
【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10.【分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将ABC中的物体位置正确的读出来,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A:学校在广场的东偏北30°方向上,
B:学校在广场的北偏东30°方向上,
C:学校在广场的北偏西30°方向上,
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排除法是解决选择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根据题意,由数对(10,6)和(16,6)可知长方形的长是16﹣10=6;由数对(10,6)和(10,8)可知长方形的宽是8﹣6=2;由此可得A点位置与(10,8)的行数相同是8,列数少6,即10﹣6=4,也就是(4,8);B点位置和A点的列数相同是4,行数少2,即8﹣2=6,也就是(4,6);C点和(10,6)的列数相同是10,行数少2,即6﹣2=4,也就是(10,4);D点和(16,6)的列数相同是16,行数少2,即6﹣2=4,也就是(16,4),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
A(4,8)
B(4,6)
C(10,4)
D(16,4)
故答案为:4,8;4,6;10,4;16,4.
【点评】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12.【分析】由“刘明站在第8列,第5行,可表示为(8,5)”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出王军站的位置;数对(2,7)所表示的位置.
【解答】解:在升国旗时,刘明站在第8列,第5行,可表示为(8,5),王军站在第6列,第9行,应表示(6,9),那么(2,7)应表示第2列,第7行.
故答案为:(6,9);第2列,第7行.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13.【分析】(1)马走日,就是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走到与P相邻正方形的对角位置,
(2)连线可以看出是轴对称图形.
【解答】解:(1)根据分析可得,下一步“马”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0,0),(0,2),(1,3),(3,3),(4,2),(4,0);
(2)连线可以看出得的图形为轴对称;
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可得,(1)中关于点P成中心对称的点为:(0,0)点和(4,2)点;(0,2)点和(4,0)点.
故答案为:(0,0),(0,2),(1,3),(3,3),(4,2),(4,0);轴对称;(0,0)点和(4,2)点;(0,2)点和(4,0)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和坐标确定位置等知识点,不是很难,做题要细心.
14.【分析】根据方向坐标系图,从图上看出汽车在景点北偏西40°方向上,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5个10千米,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10=50(千米),
答:汽车在景点的北偏西40°方向50千米处.
故答案为:北,西,40°,50.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由于方向和距离图上已经标出,直接说出物体的位置即可.
15.【分析】看图数一数一共有4辆车.根据车头开的方向,发现车头的前面是前,车尾的后面是后,所以1号车前面是3号车,4号车后面是2号车.
【解答】解:一共有4辆车.1号车前面是3号车,4号车后面是2号车.
故答案为:4,3,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年级认识物体的位置,是认识前后的知识,关键是看准车头的方向,再根据车头的前面和车尾的后面解答.
16.【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王明在第3列,第2行,小磊在王明的正前方,与王明同列,行数减1,即小磊在第3列,第1行,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出小磊的位置;同桌小敏坐在王明的左边,与王明同行,列数减1,即小敏在第2列,第2行,据此即可用数对表示出小敏的位置.
【解答】解: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可以用数对(3,1)表示;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可以用数对(2,2)表示.
故答案为:(3,1);(2,2).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小磊、小敏所在的列与行.
17.【分析】看图从左向右数出水果的个数,然后从左边数找到第二个水果是桃子,根据我们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然后数出这个桃子左右边的水果个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图中一共有10个水果.从左边数起,第二个水果的左边有1个水果,右边有8个水果.
故答案为:10,1,8.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会数数,能分清左或右的方位.
18.【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
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
然后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国旗沿笔直旗杆上升是自下而上沿旗杆运动的是平移,
风车不停地运动是风车围绕轴心一圈一圈的转动的运动是旋转.
故答案为:C,B.
【点评】此题是对平移与旋转理解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数对(2,4)表示的点在第2列,第4行,而数对(4,2)表的点在第4列,第2行,两点所表示的位置不同.
【解答】解:数对(2,4)和数对(4,2)表示同一位置是错误的.
因为数对(2,4)表示的点在第2列,第4行,而数对(4,2)表的点在第4列,第2行,两点所表示的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
【点评】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在同一个题中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0.【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小李在班级的座位用数对来表示(3,4),表示他在第3列,第4行.
【解答】解:小李在班级的座位用数对来表示(3,4),表示他在第3列,第4行.
故答案为:√.
【点评】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1.【分析】当一个点的位置向上平移3个单位时,表示这个点的位置的数对列数不变,行数都加3,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一个数对的列数没变,行数增加“3”个单位,说明位置向上平移了三个单位,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以及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综合应用.
22.【分析】根据人的左右手的位置,我们知道,右手那边是右边,左手那边是左边,观察小红的左右手可知,小红要想回家应该向她右手那边转,所以小红向右转可以回家,不是向左转可以回家.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解答】解:观察小红的左右手可知,小红要想回家应该向她右手那边转,所以小红向右转可以回家,不是向左转可以回家.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认识左右的方向,关键是知道右手那边是右边,左手那边是左边.
23.【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必须有2个数,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在确定位置时,一个数就可以确定一个位置.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位置,必须是两个数字.
四.应用题(共3小题)
24.【分析】这面墙的四个角的瓷砖位置分别是(1,1),(1,10),(20,1)(20,10),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有数对(20,10)可知这个点是在第20列第10行,那么瓷砖共有20列10行,一共有10个20,即20×10.
【解答】解:有数对(20,10)可知这个点是在第20列第10行,那么瓷砖共有20列10行;
20×10=200(块)
答:这面墙上一共贴了200块瓷砖.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这面墙一共有多少列多少行,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5.【分析】(1)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列后行,分别用数对确定B城、C城的位置即可.
(2)根据图示,先计算A城到B城、B城到C城的实际距离:100×2=200(千米),100×5=500(千米).利用公式:时间=路程÷速度,求A城到C城所需时间:(200+500)÷35=20(小时).
【解答】解:(1)B城的位置为:(1,1)
C城的位置为:(6,1)
答:B城位于(1,1),C城位于(6,1).
(2)100×(2+5)÷35
=100×7÷35
=700÷35
=20(小时)
答:从A城到达C城一共需要20小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注意数对的写法: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26.【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分别表示出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
(2)已知海神一号距渔船90海里,海神二号距渔船102海里,海上搜救船距渔船90海里,海神一号的速度是30海里/时,海神二号的速度是34海里/时,海上搜救船的速度是45海里/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分别求出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到达渔船所用的时间,通过比较即可确定么哪艘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
【解答】解:(1)别用数对写出图中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
海神一号(7,3)、海神二号(1,4)、海上搜救船(5,5)、渔船(4,2).
(2)90÷30=3(小时)
102÷34=3(小时)
90÷45=2(小时)
答:海上搜救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数对与位置及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五.操作题(共3小题)
27.【分析】(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有逗号分开,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图形平移的方法,分别将点A、B、C、D向下平移5格,然后再向左平移3格,顺次连接起来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再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即可标出平移后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的位置.
【解答】解:(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A(4,7),B(7,7),C(7,10),D(4,10);再在图上标出如下图:
(2)分别将点A、B、C、D向下平移5格,四个对应点的位置分别是:A′(4,2)、B′(7,2)、C′(7,5)、D′(4,5)、,顺次连接起来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A′B′C′D′;再向左平移3格,四个对应点分别是:A″(1,2)、B″(4,2)、C″(4,5)、D″(1,5),顺次连接起来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A″B″C″D″;
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评】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逗号分开.由此结合图形平移的方法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28.【分析】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借助方位图找出北偏东60°方向上30千米处的B点和南偏西60°方向50千米处的C点,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根据题目条件可知岛屿B和C的位置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位置与方向,分清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9.【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此时爸爸是看不到小东的.
(2)根据光的直射作图,求出爸爸能看到小东时,小东的位置即可.
【解答】解:(1)如图位置,爸爸看不到小东.
(2)当小东走到如图所示位置时,爸爸可以看到他.
【点评】本题注意考查位置,关键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及光的直射原理做题.
六.解答题(共4小题)
30.【分析】借助下面的方位图,分清问的是谁在谁的什么方向上,此题便可轻松解决了.
【解答】解:(1)文化中心在风凰村的西北角,柳编工艺厂在凤凰村的西南角.
(2)文化中心在老年公寓的西北方向,在住宅区的西面.
(3)柳编工艺厂在凤凰山公园的西南方向,凤凰山公园在柳编工艺厂的东北方向.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借助方位图是解决此类题目的有效方法.
31.【分析】(1)通过观察,并通过数数可知:一共有8只小动物;从右边数,是第5只,是第3只.
(2)从左边数第4只是,据此把左边的4只小动物圈起来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共有8只小动物;从右边数,是第5只,是第3只.
(2)作图如下:
故答案为:8、5、3.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数形结合的规律,明白“几”个和第“几”的意义.
32.【分析】四百米的线段长度已知,平均分成4段,每段100米,再根据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的意义,以及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3.【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分别表示出点M、点N及点P的位置.
(2)同理,即可在图中求出点L(3,5)并把M、N、P,L四个点用线依次连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旋转的特征,平行四边形MNPL绕点P顺时针旋转90°,点P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解答】解:(1)点M的位置可用数对(1,4)表示,点N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点P的位置可用数对(3,2)表示.
(2)从方格图上标出点L(3,5)并把M、N、P,L四个点用线依次连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绕P点顺时针旋转90°(平行四边形M′N′P′L′).
故答案为:(1,4);(1,1);(3,2).
【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有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整个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 位置教学设计,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列和行,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一章 小数乘法(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一章 小数乘法(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例题精讲,同步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五章 简易方程(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五章 简易方程(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例题精讲,同步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