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 高中 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09654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1 |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元素 2.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在① 单质 中的存在形态。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2)化合态:某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成② 化合物 时的存在状态。
知识归纳元素与物质、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2 | 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分类 (1)③ 交叉分类 法: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图 所示:
(2)④ 树状分类 法:在应用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以后,对分出的各个类别 的物质再进一步细化分类,使分出的不同层次的物质类别排列起来构成的形状像 树一样,如图所示:
2.物质的性质 (1)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以Fe为例)
(2)非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以Cl2为例)
(3)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4)酸的化学通性(以H2SO4为例)
(5)碱的化学通性[以Ca(OH)2为例]
方法技巧在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先分析该物质的类别,再预测这类物质可能具有的 性质,然后判断出这种陌生物质也可能具有相似的性质,最后通过实验探究验证。
(6)盐的化学通性(以Na2CO3为例)
1.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2.Fe(OH)3胶体的制备向20 mL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1~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的Fe(OH)3胶体,立即停止加热,反应原理为⑤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方法——渗析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渗析的方法 分离胶体与溶液。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的分离净化:如图,将所得液体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渗析袋 中,置于流动(或频繁更换)的蒸馏水里一段时间即可。
归纳提升1.胶体微粒可以透过滤纸而浊液中的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 体与浊液分离。2.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小的空隙。溶液中的微粒如小分子、离子(直径小于1 nm) 能够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这样胶体中的小分子等杂质就能与胶 体分离开,达到提纯胶体的目的。
1.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 √ )2.某容器中装有的气体只含C、O两种元素,该气体一定是纯净物 ( ✕ )提示:该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3.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导致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胶体 ( √ )4.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提示: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5.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 )提示:如Mn 是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6.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提示: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性氧化物。7.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 )提示: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8.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 ✕ )提示: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1 | 元素的存在形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 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 “稻草变黄金”。
问题1.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吗?提示: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2.制造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该反 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哪些?提示: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l4+4Na C+4Na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涉及的元素有C、Cl、Na。3.制造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哪些属于单质、哪些属于化合物?在这些物质中元素的 存在形态是什么?提示:制造过程中涉及的物质有CCl4、Na、C、NaCl,其中单质有Na、C,元素以游 离态形式存在,化合物有CCl4、NaCl,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在单质中的存在形态。有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两种。(2)化合态:某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形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C.每种元素在自然界都能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能显正价,非金属元素只能显负价解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物 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元素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式,活泼金属元素如Na、活泼非金属元素如Cl等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故C不正确;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能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既能显正价也能显负价, 如NH4NO3中,氮元素既显正价又显负价,故D不正确。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这些单质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
2 | 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的性质
妈妈教小名蒸馒头:先用酵头发面,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再加纯碱调节酸性,然后 将面团揉切后上锅蒸即可。小名查阅资料得知,酵头可使面团在微生物作用下产 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但同时也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小名在实际操作时,发现面团发得不好,面团内的气孔少,略有酸味。妈妈指导小名 将Na2CO3改用NaHCO3,继续揉面,上锅蒸后果然蒸出了松软的馒头。
问题1.碳酸钠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写出两种即可)?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列举两例与碳酸 钠属于同种类别的物质。提示:碳酸钠属于钠盐、碳酸盐;NaCl、Na2SO4也属于钠盐,K2CO3、BaCO3也属于 碳酸盐。2.解释小名用NaHCO3蒸出了松软的馒头的原因。提示:NaHCO3和面团中的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反应时可产生CO2且NaHCO3在受热 分解时也会产生CO2,因此在蒸馒头时使用NaHCO3,不仅可以调节酸性还可以使馒头变得松软。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Ca(OH)2 CaCO3↓+H2O。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硫酸、纯碱、氯化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碱性氧化物B.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C.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D.H2O、C2H5OH、S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解析 纯碱(Na2CO3)是盐,不是碱,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用丁达尔效应可 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正确;生石灰与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 化,C错误;C2H5OH中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如Na2CO3属于钠盐、 碳酸盐、含氧酸盐、正盐等;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在酷热的夏季,清晨是最凉爽的。起床后,到茂密的树林中去散散步,呼吸新鲜的空 气。太阳慢慢升起来,当阳光从树叶间透过,在地上留下点点斑迹,一道道光柱从树 叶间直射下来,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当我们受伤流血时首先要做的是止血,而止血的方法有很多种,伤口较小时,我们可 以利用压迫法,用手指压住出血处,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凝结,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往往需要送往医院,让医生帮我们止血,医生止血时,常在伤 口上涂抹止血剂,使血液迅速凝结。
问题1.光柱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提示: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 效应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形成的。2.血液属于分散系中的哪种?止血剂为什么能止血?提示:人体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因此血液是一种胶体。止血剂是一种特殊的电解质溶液,当胶体接触电解质时,电解质中 的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会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的分散质微粒聚集成 较大的微粒,最终产生聚沉,从而止血。
胶体的特征与性质当固体颗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时,固体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就会形成胶体。当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会对光产生散射,散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 睛,我们可看到一道光柱。在化学中,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 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特征与主要性质:
胶体的应用(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土壤里许多物质如黏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的形式存 在。(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3)日常生活:制豆腐(胶体的聚沉)、豆浆、牛奶、明矾净水等,都跟胶体的性质有 关。(4)自然现象: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中泥沙所 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厂利用电泳选矿,利用电泳除去矿物粉尘 等。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纳米之间)的磁性固 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 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渗析法提纯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解析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故A错误;该分散系属 于胶体,胶体可以通过渗析法提纯,故B正确;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可见光 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胶体较稳定,故D正确。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211元素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ppt、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wmv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学业基础,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里,分散成粒子,分散其他物质,~100nm,固溶胶,液溶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示范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O1,~100nm,光亮的“通路”,分散质微粒,比表面积,带电微粒,NO2,学习任务1学习任务2,N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