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 拙中见巧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 拙中见巧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
目 标
| 1 认识颜体楷书在用笔上有拙中见巧的特征。 2 理解拙中见巧在书定中的实际运用。 3 了解手卷这一书法形式。 | ||||||||
重 点 | 《 颜勤礼碑 》用笔以拙为主,以巧为辅,拙中见巧。 巧的用笔比较轻捷,明快,拙的用笔比较迟滞沉稳。 | 难 点 | 巧的笔画要含蓄,不可轻浮;拙的笔画也要避免过分呆滞。
| ||||||
教 法 | 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游戏,讨论交流学习 | 学 法 | 小组合作收集信息 | ||||||
活动准备 | 笔,墨,纸 砚 电子白板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激趣导入
二,看课件,
三,看书,了解月自门的书写特点,了解手卷
四 师范书
五学生动练习
六、归纳总结 七、留置作业 | 1、老师带来个六个,分别是颜体字,和瘦金体写成的,月自门,大家看看,这两款字有什么不同?笔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各叙书己见,师顺势导出课,笔画沉稳粗壮,就是拙,轻快的就是巧,书写课题:14拙中见巧
了解本课流程 了解颜真卿。(加生平)
1 在 看看想想中了解月自门, “月”,比较稳静,静中有动,动静相生 “自”用笔以曲为主,方劲,有出锋,给人以“绵里裹铁”的感觉,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门”字是巧拙对比很强的一个,小横笔画短小轻快,两个竖向笔画则稳实厚重。 2 分析月自门的结 字特点(互动游戏,举手对应拙与巧) 3 了解手卷 了解米芾的苕溪诗卷,了解 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38歲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苕溪诗》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 《苕溪诗》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风貌,与《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书法,分书内,书外。就是除了书写,还得了解书写的内容。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 书归正传,还得研究,月 自 门 剖析,月自门的书写特点
师范书,边写边讲解, 月是一个独体字,注意巧拙不同笔画的不同形态,学生容易将竖撇写成斜撇,这是书写要点,两个短横,收笔是左上挑收笔,而不是右下收笔。 自,注意横折折笔处圆润,苍劲。 门要方整而鲜活,处理得当,短横轻快,竖向笔画迟重稳实。
学生开始书写,师巡视指导,音乐悠扬,翰墨飘香
小组展评,师总结,书法非一日之功,得多年累积,文化浸染方成大家,路漫漫啊,同学有兴趣,就每日书写几篇,修身养性,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书写河五篇 |
学生收集相关材料,畅所欲言
介绍颜真卿
剖析月自门的书写特点
学生听典故,明白一个道 理,书法,有书内书外之分,看书法,不能看热闹,也不照猫画虎,机械的写,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认真听记
反复书写,找感觉
比赛中见证成效
| |||||||
板书设计 |
| ||||||||
2020-2021学年第8课 口字旁 见字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8课 口字旁 见字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观察与分析,总结回顾,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拙中见巧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拙中见巧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范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第9课 平正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第9课 平正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书法魅力,激发兴趣,感受平正的构字特点,分析四个字的主笔,练习书写“直”和“軍”,练习书写“夫”和“玄”,感受平正的特点,学以致用,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