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学习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倾听。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学会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及结果分析。
【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复习导入)
师:播放视频
或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从作业本出发判断学生设计实验落实情况。然后引入你们的实验结果怎么样了?种子发芽了吗?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整理实验信息
师:同学们,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绿豆发芽所需条件分别做了不同的研究。下面我们依据上节课所分的“水组”、“土壤组”、“阳光组”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请看实验记录表格:(屏幕出示):
生:汇报实验结果(单个代表各因素小组汇报)教师与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与纠正。
学生在陈述实验结果土壤组居然出现土壤中的种子发芽了,然而种在纸上的居然没有发芽,于是要汇集大家一起讨论原因,寻找解决方案,面对知识冲突时,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集中,感觉就像在开一次辩论会似的。也多亏了这一反常的结果使得课堂有“生气”!
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拿着学生做的实验组,发现里面居然只有一粒种子,问学生这样可以吗?有很多学生会反驳并且解释。实验者也对此作了解释说因为看着她没有发芽,便把它种在泥土里了。我评价道:“哦,原来***是为了节约种子,做的不错,但是我觉得我们还可以继续做下去,找找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我摸了摸纸巾发现比较干,你看你觉得有可能是什么原因种子没有发芽呢?学生也会想到可能水分不够。由此再引入水分的充足与少,空气的充足与少,阳光的有无,温度的高低。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
序号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得出的结论
1实验组
对照组
2实验组
对照组
3实验组
对照组
4实验组
对照组
5实验组
对照组
注意汇报时要响亮清楚,其余学生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够找到错误与不足。
事例,有个班级没有研究温度,我便说那让老师说一说,你们认真找找老师说的哪里不妥。有位男孩子很明显而且大胆的说出了在研究温度的时候,相同的条件不可能有阳光。我表扬他听的很认真也很仔细。作为小学老师要学会针对性及时适度的表扬。
(1)汇报数据
(2)分析数据
师:收集了实验数据,我们就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其他同学注意这些同学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生:我得出了绿豆发芽需要水。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这些同学实验组的绿豆都发芽了,而对照组的绿豆一粒也没有发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绿豆发芽需要水。
(先让没有参与次实验的同学根据实验同学的数据做出实验解释,培养倾听能力。)
师:你是实验的同学,你认同他的说法吗?
生:认同。
师:同学们,认同吗?
生:认同。
师:是的,说的有理有据。绿豆发芽需要水。(板书:绿豆发芽需要水)
师:是否需要土壤呢?进入下一组汇报。
(同样有关绿豆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是否需要阳光、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都经历学生个体汇报,教师数据记录,再到集体分析实验结果,最后教师板书结论的过程。)
(3)小结归纳
(教师根据板书归纳:)绿豆发芽需要水、适宜温度和空气,土壤和阳光是不必须条件。
(三)种植绿豆芽注意:让学生区分种子发芽与生长的不同。强调语言的精确性。
师:同学们,我们手上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呢?
生:种起来。(老师我知道,把它种到泥土里等待它生长)
师:好,我们就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或纸杯里,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猜测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生:(预设:水、空气、阳光、养料)
师:有经历有兴趣的同学,老师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4、蚯蚓的选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4、蚯蚓的选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提出问题,猜测蚯蚓喜欢的生存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