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课后练习题
展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1 ml 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l/L
B.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是1 L
C.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l/L
D.1 ml BaCl2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 ml/L
【答案】:C
【解析】:此题是概念性选择题,应逐个分析每个选项。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和溶质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关系可知A、B、D均错误。
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eq \\al(2-,4)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溶液中,如果Na+和SOeq \\al(2-,4)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时,0.35 m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l·L-1
【答案】:D
【解析】:A中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故溶液中Na+和SOeq \\al(2-,4)总物质的量不一定等于0.9 ml;B中,虽然强调了氨水的体积为1 L,而不是溶剂为1 L,但是没有指明22.4 L的氨气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l,制成1 L溶液时,浓度也不一定是1 ml·L-1;C中,当Na+与SOeq \\al(2-,4)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根据化学式中K+与SOeq \\al(2-,4)、Na+与Cl-的比例关系,可知c(K+)∶c(Cl-)=2∶1;D中,对于10℃时0.35 m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必析出KCl晶体,温度恢复到10℃时,仍为饱和溶液,故浓度不变。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1 ml氦气中有NA个氦原子
B.11.2 L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
C.2 L 0.3 ml·L-1 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8NA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熟悉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其中物质的量是核心,是“中转站”。只有通过已知条件找出物质的量,才能确定各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
A项,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1 ml氦气中含NA个氦原子;B项,11.2 L N2若在标准状况下,则n=0.5 ml,氮原子数为NA,若条件是非标准状况,则物质的量可能不是0.5 ml,氮原子数就不是NA;C项,n(Na+)=0.3 ml·L-1×2 L×2=1.2 ml,Na+数为1.2NA;D项,n=eq \f(18 g,18 g·ml-1)=1 ml,电子数为10NA。
4.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答案】:D
【解析】:首先应以500 mL来计算胆矾或硫酸铜的质量,计算得出需要12.5 g胆矾或8.0 g硫酸铜,因此A、B项错误;由于是要配制500 mL溶液,故C加水500 mL应是错误的。
5.将5 ml·L-1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eq \\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eq \f(5a,b) ml·L-1 B.eq \f(10a,b) ml·L-1
C.eq \f(b,5a) ml·L-1 D.eq \f(a,b) ml·L-1
【答案】:B
【解析】:c(NOeq \\al(-,3))=eq \f(5 ml·L-1×2×a×10-3 L,b×10-3 L)=eq \f(10a,b) ml·L-1。
6.要配制浓度约为2 ml·L-1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到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l·L-1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答案】:AD
【解析】:配制约为2 ml·L-1的NaOH 溶液,即对浓度的准确度要求较低,故可不在容量瓶内配制。量筒和容量瓶都是不耐热的液体体积测量仪器,不能直接用来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所以B、C两项是错误的。
7.用10 mL 0.1 ml·L-1 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答案】:C
【解析】:从题干知反应实质为Ba2+和SOeq \\al(2-,4)结合成BaSO4沉淀,得
出Fe2(SO4)3―→3SOeq \\al(2-,4)―→3BaCl2、ZnSO4―→SOeq \\al(2-,4)―→
BaCl2、K2SO4―→SO―→BaCl2,即可推断:
n[Fe2(SO4)3]∶n(ZnSO4)∶n(K2SO4)=1∶3∶3所以
c[(Fe2(SO4)3)]∶c(K2SO4)∶c(ZnSO4)=1∶3∶3。
8.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A.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0.3 m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 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下,含0.1 ml MgCl2的溶液中含Mg2+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及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常温常压下,11.2 L CH4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l,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NA,A不正确;1 ml SO2含有2NA个氧原子,0.3 ml SO2中含有0.6NA个氧原子,B不正确;1 ml铝与足量酸反应失去了3 ml 电子,故eq \f(2.7 g,27 g·ml-1)=0.1 ml,铝与足量的酸反应失电子数为0.3NA,C正确;由MgCl2===Mg2++2Cl-知含0.1 ml MgCl2的溶液中含Mg2+数目为0.1NA,D不正确。
9.将100 mL 0.30 ml·L-1的Na2SO4溶液和50 mL 0.20 ml·L-1的Al2(SO4)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SOeq \\al(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 ml·L-1 B.0.25 ml·L-1
C.0.40 ml·L-1 D.0.50 ml·L-1
【答案】:C
【解析】:混合前后溶液中SOeq \\al(2-,4)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
c(SOeq \\al(2-,4))=eq \f(100 mL×0.3 ml·L-1+50 mL×0.20 ml·L-1×3,100 mL+50 mL)
=0.40 ml·L-1
10.实验中需用2.0 m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 )
A.1 000 mL、212.0 g B.950 mL、201.4 g
C.500 mL、286.0 g D.任意规格、572 g
【答案】:A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950 mL Na2CO3溶液,应选取1 000 mL容量瓶,所以m(Na2CO3)=1 L×2.0 ml·L-1×106 g·ml-1=212 g。
11.实验室配制480 mL 0.5 m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称量________g 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所得溶液小心转入________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
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填写操作步骤①②中的两处空白。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5)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制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__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________。
【答案】:(1)14.6 500 (2)①②④③⑤
【解析】:题目给出了各步操作,可根据配制标准浓度的溶液的实际操作,将其按序排列,并根据c=eq \f(n,V)分析失误对浓度的影响。
由于没有480 mL容量瓶,只能取用500 mL容量瓶,需NaCl的量应按500 mL计算。除题目中给定的仪器还应有天平、药匙和量筒,量筒用以粗略限制溶解、洗涤过程的用水量。
关于误差分析:定容时若俯视,实际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导致c=eq \f(n,V)中c值偏高;若无洗涤过程,则导致n减小,c值偏低;若加水超过刻度线,V偏大,c值偏低。
(3)天平、药匙、量筒(可有可无)、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 (4)偏高 (5)偏低 偏低
12.将24.4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219 g·mL-1。
(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含NaOH的质量为________,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1)6.1 ml·L-1 (2)20% (3)6.1 ml·L-1 20% 1.219 g·mL-1 2.44 g 0.061 ml
(4)0.61 ml·L-1
【解析】:(1)24.4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61 ml
c(NaOH)=0.61 ml÷0.1 L=6.1 ml·L-1
(2)100 mL NaOH溶液的质量为:
100 mL×1.219 g·mL-1=121.9 g
NaOH的质量分数为:eq \f(24.4 g,121.9 g)×100%=20%
(3)由于溶液的是均匀的,所以这10 mL溶液与原100 mL溶液相比,NaOH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及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但NaOH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均为原来的1/10。
(4)这10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1 ml·L-1,稀释到100 mL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缩小为6.1 ml·L-1÷10=0.61 ml·L-1。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400253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课时作业</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0,5 ml/L,2 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06讲 物质的量浓度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06讲 物质的量浓度 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06讲物质的量浓度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06讲物质的量浓度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同步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