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08089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岂有此理,不耻下问,默而知之,古人谈读书,第一则,识字读书,整体感知,学法导读,课文图示,主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文言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这些文言文到底说了些什么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耻下问(cǐ chǐ)诲人不倦(huì huǐ) 背诵(sònɡ sùn)谓(wèn wèi)
【敏】【好】【耻】【下问】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知(zhì)】【识】【厌】【诲】
一、孔子谈学习 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二、朱熹谈读书1.朱熹是____朝人,他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朱熹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三到”之中________最重要。
查资料,填一填1.《论语》是中国__________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名____,字仲尼,________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____的创始人。3.朱熹,____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
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耻下问(cǐ chǐ) 诲人不倦(huì huǐ)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与下提交叉。
“止”右竖要长、中间有一短横。
“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
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
自由朗读课文:1.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2.想一想:这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方面的道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译文: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学问的人。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学习就像(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学到后又害怕自己会忘记。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 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
《论语》中还有有关读书学习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以求之思不如学
这首古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以及教导别人时的方法和态度。
“田”要扁、第一笔竖与第二笔横折的折都稍向里收。
“ ⺝”稍窄、首笔是竖。
“甬”横撇要小、末端有一点。
“ 用 ”稍宽、里边是两横。
“己” 扁框稍小,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一些。
自由朗读第二则文言文:1.用“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试着翻译文章大意。2.朱熹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注意什么?重点是什么?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古文中“亦”“岂”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译文: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再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三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通过 “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再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
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第二则古文讲了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读书时心到是最重要的。
读书有法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只有努力读,用心读,才能读有所得。但读书要讲方法,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于学无益,而且不利于我们成长。我们要从古人的读书实践中吸取经验,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好好读书,掌握有用的知识,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容勤奋好学的词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学而不厌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表示良好学习习惯的词语:用进废退,事半功倍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描写读书方法或态度的句子: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跟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董遇(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10)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1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考:1.借助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给你什么启示?
【注释】①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②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④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⑤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1.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2.启示: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明] 于 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思考: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注释】①故人:老朋友。②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③忧:愁。④每:时常。⑤亲:近。⑥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⑦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
⑧逐:挨着次序。⑨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lè):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⑩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1.书籍就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我不断地从书中吸取新知,犹如源头活水不绝而来涌进我的心,又好像春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使我感到万象更新。跨着缀金饰玉的高头大马的权贵们,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5 古人谈读书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书三有,井蛙窥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获奖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人谈读书,读书三有,井蛙窥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谈读书示范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言警句,《随笔》,真正始祖”,《新工具论》,作者名片,字词学习,文体知识,整体感知,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