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785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785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0785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成航空燃料C.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使用电动汽车,改善空气质量2.将木柴架空可以使其燃烧更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方便添加木柴 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B.将污水排入钱塘江,流入大海稀释C.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D.将垃圾分类投放4.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廷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5.下列过程中,前者发生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铁生锈 B.大米霉变、铜导电C.灯泡发光、制瓷器 D.西瓜榨汁、蜡烛融化6.下列物质中有毒的是( )A.水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7.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鉴别CO和CO2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碳还原氧化铜过程中,红色粉末变黑色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8.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最好采取的措施是A.用嘴吹灭 B.用书扇灭 C.用水冲灭 D.用湿抹布扑灭9.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是因为反应物不同C.牛奶在夏天比在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氢气与 CuO 反应获得铜主要是利用了氢气的(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碱性 D.热稳定性11.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磷酸铵盐)。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灭火时要朝向火焰的最上方喷射B.灭火时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NH4)3PO4中N:H:O的原子个数比为1:4:4D.NaH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00%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3.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2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14.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控制的变量是( )A.过氧化氢的质量 B.催化剂的质量C.反应容器的形状 D.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15.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对照”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与这一科学方法不符合的是A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研究蒸发快慢影响的因素 C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16.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A 进矿井前先做灯火试验B 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C 矿井内要加强通风D 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两条)。17.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_性;(3)房屋着火,可用水扑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1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_____等污染物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pH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19.燃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化学反应.下图是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1)通过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①燃烧、热水中的白磷②不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要使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4)下列操作能使水中的白磷②燃烧的操作是 。A.把热水加热至沸腾B.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空气C.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氮气D.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氧气20.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2)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_____。(3)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作用。(4)用_____试纸可粗略测定酸果汁的酸碱度。 三、推断题21.据报道:今年夏收期间,由于村民大量焚烧秸秆,使空气能见度降低,致使襄荆高速公路封闭了两个半小时,小华同学从刚焚烧秸秆后的空气中收集了一瓶气体,并做了如下实验:依次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导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反应现象;再导入加热的氧化铜中,黑色粉末变红;将气体导出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推断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 和_____。22.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名称是________,E的化学式________(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实验题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常见气体的制取(1)若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在锥形瓶中盛放______(填名称),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实验二)图2装置有多种用途(3)收集气体: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从a端进入,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 (4)干燥气体: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则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填“浓硫酸”或“NaOH溶液”)。(5)贮存气体:用水将瓶中贮存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填“a”或“b”)端进入。(实验三)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6)上图甲中比较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不同现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7)上图乙中①②③对比可以探究铁的锈蚀与_______、_____有关。24.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回答问题:(1)填写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2)组合一套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氢气的发生装置,使其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3)组合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还需要补充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连接玻璃导管和橡胶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4)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它能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④为排水法收集O2装置的一部分,请把它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25.实验室用C还原CuO,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10g白色沉淀,求参加反应的C和CuO的质量_____?26.汽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取11.4 g样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经分析测定产生16.2 g H2O和35.2 g CO2,求汽油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1.A 2.D 3.B 4.A 5.C 6.D 7.A 8.D 9.B 10.B 11.D 12.C 13.D 14.C 15.C 16. CD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液氮汽化使温度降低 17. 煮沸 吸附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618. 二氧化硫 < 19.(1)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2)4P+5O22P2O5(3)点燃或升温;(1 分)(4)BD(全对才给分)。20.甲烷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植树造林等 乳化 pH 21.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22.碳酸钙 O2 C+CO2 2CO 化合反应 CO2+Ca(OH)2=CaCO3↓+H2O 23.2H2O2 MnO2 2H2O +O2↑ 石灰石或大理石(“碳酸钙”不得分); CaCO3+2HCl==CaCl2+H2O+CO2↑ 密度比空气小 浓硫酸 b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无“温度”不得分) 氧气、 水 24.长颈漏斗 酒精灯 DGFCH AGEF 棉花 先用水润湿玻璃导管,再将玻璃导管缓慢旋转塞入橡胶管中 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 25.1.2g、16g26.32.84.21% 15.7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