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6大气压强 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6.7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7.1电源电压 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 7.2滑动变阻器 教案 教案 15 次下载
- 7.3 串联电路 教案 教案 16 次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7.4 并联电路教案
展开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并联电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例题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运用并联电路的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的电路问题,使学生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1.并联电路的特点; 2.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 3.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和分流关系的推导。 | ||
教学过程 | 内容要点与教学设计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一、复习回顾
二、新课导入
| 1.串联电路的特点:(写关系式)。 2.将下面电路中两灯连接成串联,连接实物图。 思考:两盏灯除了串联连接,还有其他的连接方式?试一试:
一、并联电路的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使每一电阻两端都承受同一电压的作用,这种联接方式叫做电阻的并联。 说明:家庭用电器都是并联连接,各用电器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二、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路两端的电压。 U = U1 = U2 = … = Un
(2)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之和,即: (3)电路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讨论:R1、R2并联后总电阻R如何表示?
练习:有一个8欧的电阻与2欧的电阻并联,求并联后的总电阻等于多少? 例1:电阻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后,电路的总电流为0.6A,如果R1为8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求R2. (4)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支路的阻值成反比,即:
上式表明,阻值越大的电阻所分配到的电流越小,反之电流越大。 练习:电阻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后,电路的总电流为0.6A,如果R1为80Ω,R2为20Ω,求I1.I2.
2.并联电路分流作用。 若已知和两个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可得分流公式如下:
|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学生思考并试着连接实物图。
根据问题学生回答并联电路的定义。
举例并联电路。
学习并联电路的4个特点。
学生推倒并联电路的特点。
推倒并记忆两个电阻并联的公式。
练习。
推导分流规律。
练习。
根据特点4推导两个电阻并联分流公式。
学生填表小结所学知识。 并与串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比较。
| 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提问学生引出课题。
根据问题引出什么叫并联电路。
说明家庭用电器连接方式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与串联电路对比学习并联电路的特点。
指导学生推导并联电路电阻的点。
根据并联的电阻特点得出常用的两个电阻并联的计算公式。
例题分析: 从解题中得出并联电路第4个特点。
指导学生推导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分流公式。
|
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物理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章 电路7.4 并联电路知识点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章 电路7.4 并联电路知识点教案,共3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