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某校初二(下)期末考语文试卷
展开1. 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襁褓(qiáng) 缭原 挑拨离间(jiàn) 瞬息万变
B.羁绊(jī) 缄默 怒不可遏(è) 招摇撞骗
C.凫水(fú) 推搡 悄怆幽邃(qiā) 目炫神迷
D.狩猎(sòu) 污蔑 接踵而至(zhǒng) 自园其说
2. 下列各项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年近八十,行将就木,但还想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B.在网络时代,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加迅捷,令人叹为观止。
C.我们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观察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D.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C.自古以来,成都人才辈出,汉代大儒扬雄的故乡就是成都郫县人。
D.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②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③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④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⑤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③⑤①D.④③⑤②①
5. 给下列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淡定是荷花,经淤泥而不污浊,玉洁冰清;_______________……淡定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在面对危险时“_______________”的镇定态度。
A.淡定是梅花,遭冰雪而不屈服,芬芳吐蕊 衣带渐宽终不悔
B.淡定是松柏,一年四季,长青不败 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C.淡定是樱花,花枝招展,色彩鲜艳 莫听穿林打叶声
D.淡定是菊花,经风霜而不气馁,傲然枝头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二、古诗词鉴赏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郊外
唐庚
城中未省①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②,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注】①未省(xǐng):还没知道。②莺边日暖如人语:这句为倒装句,原序为“日边莺暖语如人”。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黄”字精炼地写出了早春的气息。
B.颔联主要是写景,由远到近,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
C.第四句“生”“欲”二字巧妙地摹写风生水起的情状,传递垂杨日渐苍翠之态势。
D.颈联变换句式,调整描写角度,从听觉和味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有落入俗套之嫌。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光”“榆槐”,高度概括,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
B.“如人语”“作药香”用拟人手法,以情笔写景,情景交融,诗意盎然。
C.全诗保持了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的特点,清新流畅,形象鲜明。
D.结句恰如音乐之戛然而止,留给听众以无限之悬想,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八大山人
[清]陈鼎
八大山人①,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②,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谈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③,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④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节选自《八大山人传》,有删改)
【注】①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②介:耿直。③攘臂搦(nuò)管:伸长胳膊,执笔为文。④镒:二十两。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一项是( )
A.丈幅间/蜿蜒升降B.多置/酒招之
C.数十幅/立就D.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
(2)解释下面画线字的含义。
①或洒以敝帚_______________
②盈纸肮脏_______________
③数十幅立就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②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
(4)根据选文内容,说说朱耷是个怎样的人?
四、默写题
1.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
(3)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4)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_。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
(6)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8)_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
五、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今夜的泪水
李汉荣
那个星期天,我在山上漫步,沿着野草缠绕的小径随意走着,我不想寻找确凿的目的地,我把双脚交给这些古藤般时隐时现的小道,就由它们把我带到哪里算哪里,即便被带进密不透风难辨方向的林莽,我也不会埋怨,就迷一次路吧。这么多年,周而复始地走着明白无误的路,想迷一次路都没有机会,一切都设计好了,规定好了,人只要一动身,就进入了固定的程序,就踏上了锁定的路线,红灯停,绿灯行,就这么笔直地走来走去,直至终点。一条路走到黑,这使我们失去了对路的感激。这就如同把一个无味的梦做到天亮,而且夜夜重复,那个梦早就不是梦了,全然没有了梦的神奇浪漫。被同一个梦占据的睡眠与无梦的睡眠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对死亡的提前预演。
我就在野草杂树中胡乱走着,天渐渐黑了,我正可以在夜色里迷一次路,对黑夜的到来我有了一种隐隐的快感。一条野径把我带入一片竹林。早听人说过,南山上有一个竹海,与更南的四川相连,在南山的“海域”也有近千亩。那么我是下海了?至少已来到浅海湾。我折了一根干瘦的竹竿作为探路的拐杖,边走边敲敲这根竹子,敲敲那根竹子,既是为自己壮胆,也顺便对寂寞中坚守的竹子们表示敬意和问候。天似乎完全黑下来了,在林子里行走更能真切地看到夜晚是怎样一笔一笔很快涂染了它漆黑的形象。然而林中似乎又有了亮色,竹子与竹子之间断续传递着神秘的光线,我仰头一看,竹叶交叠的高处,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小孔,光,正是从那里漏下来的。此时,我体验到自然界那些生灵们有限的幸福,比如野猪、松鼠、刺猬、山羊、兔子、猫头鹰……虽然,在这严酷的世界上,没有谁帮助它们,同情它们,在自生自灭的命运里,它们是何等孤独悲苦,天敌的伤害,饥饿的打击,病痛的折磨,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提心吊胆地活着。然而,我似乎夸大了它们的痛苦。至少,阳光雨水对它们是免费供应的,还有,在黑夜降临的时刻,天上那些伟大的星星绝不因为它们卑微就不关照它们,相反,与它们的实际需求相比,大自然把大额度的光亮赐给它们。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我折回身,向来时的方向走。我没有迷路,星星们不让我迷路。莫名其妙地,我竟流出了眼泪,我觉得这伟大的宇宙固然充满莫测的危险和深奥的玄机,但壮阔的宇宙毕竟对人、对生命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仁慈。此时已是深夜,这寂寞的山野也许只有我一人独行,当然也许还有一些保持着夜游习惯的伙计,比如猫、狗、松鼠也在夜的某个角落散步或恋爱,但是,毕竟此地就我一人呀,宇宙却为我准备了一万盏一千万盏一千亿盏华灯!整整一条银河都陪着我漫游,天国里全部的照明设施都归我——一个凡夫俗子使用!这是怎样的大恩大德啊。我就想,在如此壮丽无比的夜色下,谁能忍心辜负这皎皎明月盈盈星空?这伟大深邃的星空,正是神的无边胸怀,在这神圣星光的映照下,人只能去热爱,去歌唱,去进行美好的创造和劳动,去沉思,沉思存在的源头,沉思无限时间和空间向我们暗示的神秘寓意,或者怀着感恩的心情进入睡眠……我想,历史上那些道德高尚智慧卓越心灵伟大的人,除了特殊的禀赋和所传承的高深优美文化影响了他们,他们更重要的道德和心灵源头当是这伟大不朽的宇宙星空——这浩瀚无涯的时空之海、光芒之海召唤和启示了他们心灵里潜藏的浩瀚崇高的道德冲动:必须熔铸一颗崇高清澈的大心,才配面对这星空。经过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他们终于有了一颗与宇宙对称的伟大灵魂。
可是,曾几何时,这崇高的精神的星空渐渐成了物理学的星空,化学的星空,气象学的星空,商业的星空,间谍卫星的星空。它渐渐从心灵的天幕暗淡下来。古典的、天真的激情退潮了。人类的目光,更多地锁定在自己制造的符号网络里;人类的心灵,更多地沉溺于物质福利的狭小池塘里。星空依旧如公元前一样浩瀚壮美,星空下,却少有与之对称的伟大激情和壮美灵魂。星空,徒然地照着失去神性失去信仰的现代的荒滩。
我在竹林里,借着朦胧而亲切的光线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一次次流出了眼泪。
(1)作者为什么想“迷一次路”?
(2)作者认为,要有“一颗与宇宙对称的伟大灵魂”需要哪些条件?
(3)第四段的“这崇高的精神的星空渐渐成了物理学的星空,化学的星空,气象学的星空,商业的星空,间谍卫星的星空。它渐渐从心灵的天幕暗淡下来”中的“它”具体指代什么?说说这两句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段写“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一次次流出了眼泪”,统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而流泪?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回眸一笑,请看左脸
苏 心
每个人,不论男女,都会有对着镜子左瞅瞅右瞧瞧的时候,那你到底是喜欢自己的左脸还是右脸呢?在这个只要是地球人就会自拍的时代,你觉得自己面朝哪个方向更上镜呢?
科学家已经替我们证实了很多人不约而同的感受,那就是“左脸原则”。
什么是“左脸原则”?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露左脸比露右脸好看”。现在请脑补一下,你印象最深的影视明星头像,甚至那些领袖伟人的头像,露左脸多还是露右脸多?
比如奥黛丽·赫本,比如马恩列斯毛,答案是“左脸”。达·芬奇著名的《蒙娜丽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标准的左脸原则范本。研究显示,并不只有蒙娜丽莎,西欧的大部分肖像画都是这样。也就是说,艺术家们更倾向于将人物的左脸呈现给大众看。
照片或者绘画里左脸为什么会显得更好看?对此曾经有三种猜想:
一是右撇子画家更容易画左脸。现实中的右撇子占据了人群中的绝大多数,右撇子画家都是右手拿画笔,这样容易将人物的左脸画出来。但心理学家发现,以拉斐尔为代表的左撇子画家也喜欢画左脸。
二是观看者普遍存在左侧视野偏好。人们似乎更喜欢看左侧视野的东西,但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会更喜欢看左侧视野的东西呢?因为人的右半球大脑在对情绪信息的感知上具有优势,根据左右交叉原理,右半球大脑掌管着左侧视野,所以,我们更容易感知左侧脸的情绪信息。
三是肖像画中的人偏好展现其左侧脸。这个猜想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为什么画中人喜欢展现左脸,莫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最好的解释是“心灵驱使”,即趋利避害。因为感到自己的左脸比右脸示人更觉得舒服,所以才有了这种偏好。
心理学家布莱克本和斯基里洛2012年发表于《实验大脑研究》中的一篇文章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左脸的偏好。该研究采用的实验材料是10个男性和10个女性微笑的侧面头像照,每个人既有左脸的头像,也有右脸的头像。为了弄清楚到底是长相问题还是方向问题,研究人员还给出了对应的镜像反转头像,然后,让37名大学生观看这些图片,每看完一张,请他们对照片审美的愉悦度从1至9打分,评分越高就表示越偏好这张图片;此外,还要记录大学生观看每张图片时瞳孔直径的大小,因为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结果发现,不管是原始图片还是镜像反转的图片,不管头像是男还是女,大学生对左侧脸照片的愉悦度评分都会更高。也就是说,即使原始左侧脸在镜子中反转后位于右边,被测试者也会更喜欢它。
布莱克本和斯基里洛认为,这个研究结果支持了大脑右半球情绪优势假说,即上文中的猜想二。因为大脑右半球控制的左脸有着更强烈的情绪,不管左脸是向左还是向右,我们都可能认为它更美。因为当你喜欢一张冷酷的脸时,左脸会比右脸看起来更冷酷;当你喜欢一张充满笑容的脸时,左脸也会比右脸看起来笑容更多。
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自拍的秘密了吧:把自己的左脸秀出来,你会更美。
(1)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第④段中画线的词指的是什么?
(3)说说本文以“回眸一笑,请看左脸”为题的好处。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六、综合读写
1.
综合性学习。
有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七、写作
1.
请以“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某校初二(下)期末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B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襁褓”的“襁”应读作“qiǎng”,“缭原”应写作“燎原”;
C项,“悄怆幽邃”的“悄”应读作“qiǎ”,“目炫神迷”应写作“目眩神迷”;
D项,“狩猎”的“狩”应读作“shòu”,“自园其说”应写作“自圆其说”。
故选B。
2.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用于此处表明老者虽老迈依然愿意为国效力的决心,使用正确。
B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于此处形容“谣言”,对象错误。
C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用于此处说明观察与思考的关系,使用正确。
D项,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用于此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3.
【答案】
A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主谓搭配不当,将“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改为“任务十分沉重,工期十分紧张”。
C项,搭配不当,“故乡”不能是人,应将最后的“人”去掉。
D项,语义重复,应删去“最多”。
故选A。
4.
【答案】
C
【考点】
句子排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通读各语句可知,②句是话题中心,应作为首句,排除D项;据④句中的“因为”可知,本句紧承②句进行解释,是第二句,排除B项;③句中的“圣人”紧承④句的“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是第三句,排除A项。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句子衔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题目第一句前半部分借荷花的品质——身处逆境却能独守自身,来描述“淡定”,并用分号结尾,说明空缺处应当继续以花为喻,句子的形式也应与前半句相同,并且表达出的品质应当与主题“淡定”保持一致。B、C两项前半部分的句子形式不符,而表达的情感内涵也不符,因此排除B、C两项。后半句根据提示可知应填入关于“镇定面对危机”的句子,“衣带渐宽终不悔”是指为了某事物或某项追求,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与题意不符,由此排除A项。
故选D。
二、古诗词鉴赏
1.
【答案】
D
C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与选项中“落入俗套”恰恰相反,颈联“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可谓是另辟蹊径,不落窠臼。诗人别开生面,以莺、草为主,以日、风为宾,以倒装句式来突出花底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际药香因清风而浓郁远播,让人自然联想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风和日丽,百花争艳的无限风光。
(2)C项,“保持了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的特点”表述错误。统观《春日郊外》全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辞意之流畅,形象之鲜明,一扫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之弊,堪称精品。
三、文言文阅读
1.
【答案】
D
(2)①有时,②满,③完成
(3)①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惊慌大叫着逃跑的。
②即使陈放几百两黄金在他面前,他都不会看一下(不屑一顾)。
(4)他性情性格孤傲耿直(孤高傲世),聪明绝伦(才高艺绝),狂放不羁(恃才放旷)。
【考点】
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人物形象
【解析】
【参考译文】
八大山人,号人屋。“人屋”就是“广厦万间”的意思。他生性孤傲,有骨气,聪明绝伦,无人能比。八岁便能作诗,善于书法,长于篆刻,尤其精于绘画。曾经画一枝荷花,半开于池中,横斜在水面,生气勃勃;张挂在堂中,好像有清风徐徐吹来,香气常充满整个屋子。又曾画龙,在丈幅之中蜿蜒升降,想要飞动一般;如果叶公见到了,也一定会惊慌大叫着逃跑的。他言语诙谐,喜欢议论,总是娓娓而谈,不知疲倦,使四座的人为之倾倒。
山人既已嗜好喝酒,也就没有其他的爱好。人们喜欢他的画,大多置办了酒来招待他,预先准备几升墨汁、若干纸张在座位右边。山人酒醉后见到了,便高兴地泼墨在宽大的画纸上。有时候用破笤帚洒,用坏帽子涂,弄得满纸肮脏,不堪入目。这以后他提笔渲染,有的成山林,有的成丘壑,有的成花鸟竹石,无不精妙。如果碰到他喜欢写字,那就撸起袖子,伸长胳膊,撮起裤管,狂叫大呼着,数十幅片刻就完成了。他酒醒了,要想索求他的片纸只字都无法得到,即使陈放几百两黄金在他面前,他都不会看一下(不屑一顾)。他就癫狂到这样的地步。
【解答】
(1)D项,本句句意为:要想索求他的片纸只字都无法得到。本句中,“片纸”作“求”的宾语,“只字”作“不可得”的主语,故应在“只字”前停顿。
(2)①句意为:有时候用破笤帚洒。或:有时。
②句意为:弄得满纸肮脏。盈:满。
③句意为:数十幅片刻就完成了。就:完成。
(3)①若,如果;走,逃跑。
②陈,陈列;顾,看。
(4)根据“性孤介,颖异绝伦”可知,朱耷孤傲耿直、孤高傲世;根据其画作、画技“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可知,朱耷才高艺绝、聪明绝伦;从他喜好饮酒以及“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可知,其狂放不羁、恃才放旷。
四、默写题
1.
【答案】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回车叱牛牵向北
(5)长夜沾湿何由彻
(6)白露未晞
(7)关关雎鸠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考点】
北冥有鱼(《庄子》)
关雎(《诗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卖炭翁(白居易)
蒹葭(《诗经》)
小石潭记(柳宗元)
马说(韩愈)
桃花源记(陶渊明)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抟”的正确书写。
(2)注意“邑”的正确书写。
(3)注意“差互”的正确书写。
(4)注意“叱”的正确书写。
(5)注意“彻”的正确书写。
(6)注意“晞”的正确书写。
(7)注意“雎鸠”的正确书写。
(8)注意“欲”的正确书写。
五、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1)①因为多年来,“我”周而复始地走着明白无误的人生之路,想迷一次路都没有机会。
②生活过于单调乏味,这使“我 ”失去了对路的感激。
(2)①特殊的禀赋和所传承的高深优美文化的影响;
②宇宙星空对他们的召唤和启示;
③自身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
(3)①“它”指代崇高的精神。
②作者反思、哀叹现代人的心灵已失去崇高精神,沉溺于物质的狭小空间。
(4)①为伟大深邃的宇宙星空对人的仁慈关照而流泪。
②为浩瀚无涯的时空光芒之海对心灵的召唤和启示而流泪。
③为依旧浩瀚壮美的星空徒然地照着失去神性和信仰的现代荒滩而流泪。
【考点】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本题的答案从原文的第一段就可以找到,归纳总结,分点作答即可。主要从文中“就迷一次路吧”“这么多年,周而复始地走着明白无误的路,想迷一次路都没有机会,一切都设计好了,规定好了,人只要一动身,就进入了固定的程序,就踏上了锁定的路线,红灯停,绿灯行,就这么笔直地走来走去,直至终点。一条路走到黑,这使我们失去了对路的感激”来概括。
(2)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文本中的内容,找准答题区间。从第三段中“除了特殊的禀赋和所传承的高深优美文化影响了他们,他们更重要的道德和心灵源头当是这伟大不朽的宇宙星空——这浩瀚无涯的时空之海、光芒之海召唤和启示了他们心灵里潜藏的浩瀚崇高的道德冲动:必须熔铸一颗崇高清澈的大心,才配面对这星空。经过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他们终于有了一颗与宇宙对称的伟大灵魂”等句加以分析,可以概括出三点:①特殊的禀赋和所传承的高深优美文化的影响;②宇宙星空对他们的召唤和启示;③自身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
(3)①阅读句子,不难发现“它渐渐从心灵的天幕暗淡下来”中的“它”指代的事物与前一句“这崇高的精神的星空渐渐成了物理学的星空,化学的星空,气象学的星空,商业的星空,间谍卫星的星空”的主语“崇高的精神的星空”有关,而“它”又“从心灵的天幕暗淡下来”,可以推出,这里“它”指代的是“崇高的精神”。
②作者通过描述伟大深邃的天空逐渐被现代的物质符号所取代,人们对头顶的星空持一种漠然态度,却少有与之对称的伟大激情和壮美灵魂,不由哀叹现代人的心灵已失去崇高精神,沉溺于物质的狭小空间。
(4)①从第三段“我没有迷路,星星们不让我迷路。莫名其妙地,我竟流出了眼泪,我觉得这伟大的宇宙固然充满莫测的危险和深奥的玄机,但壮阔的宇宙毕竟对人、对生命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仁慈”可以总结出:作者为感恩宇宙的仁慈而流泪。
②从第三段“这浩瀚无涯的时空之海、光芒之海召唤和启示了他们心灵里潜藏的浩瀚崇高的道德冲动”可以总结出:作者为浩瀚无涯的时星空对心灵的召唤和启示而流泪。
③从第四段“人类的心灵,更多地沉溺于物质福利的狭小池塘里。星空依旧如公元前一样浩瀚壮美,星空下,却少有与之对称的伟大激情和壮美灵魂。星空,徒然地照着失去神性失去信仰的现代的荒滩”可以总结出:作者为现代人内心世界过多注重物质利益而狭隘、荒芜,人们失去神性和信仰而流泪。
2.
【答案】
(1)作诠释。用通俗、形象、直观的语言,解释了“左脸原则”的含义,给人以明晰的认识。
(2)影视明星头像,甚至一些领袖伟人的头像,露左脸的居多。
(3)以此为标题,既明示了说明对象,又道出了文章说明的中心——露左脸比露右脸好看;让题目充满诗意与美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逻辑顺序。开头先明示说明对象及中心,接着解释左脸好看的原因并用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予以验证、解说,最后总结强调说明中心,这是按照从现象到原因的顺序说明的。
【考点】
说明文标题含义及作用
理解说明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摹状貌、下定义等。画线语句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以简洁直观、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解释了什么是“左脸原则”,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左脸原则”的特点,清晰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2)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在文中找到画线词语所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其指代的内容即可。就本题而言,根据第三段中内容“你印象最深的影视明星头像,甚至那些领袖伟人的头像,露左脸多还是露右脸多?”及画线词语“这样”的前文内容“比如奥黛丽·赫本,比如马恩列斯毛,答案是‘左脸’。达·芬奇著名的《蒙娜丽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标准的左脸原则范本”分析可知,“这样”在这里指的是:影视明星头像,甚至一些领袖伟人的头像,露左脸的居多。
(3)说明文标题的作用:表明说明对象或是说明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如若是设问句,还有启迪读者思考,引发读者探究兴趣的作用。结合本文内容可知,以“回眸一笑,请看左脸”为题,既直接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也将说明的中心——露左脸比露右脸好看直接呈现给了读者;且以“回眸一笑,请看左脸”为题,既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充满诗情画意,增添了文学气息与美感。
(4)解答此题,需要明确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开始首先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及说明的中心——露左脸比露右脸好看;然后解释了什么是“左脸原则”,并运用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与说明;最后,对说明的中心进行了总结与强调。综上所述,文章按照从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进行了说明。
六、综合读写
1.
【答案】
示例一:这本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能激励我们成长。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人应该支配习惯,而绝不能让习惯支配人。”我们可以从这些名言警句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当学习或生活遇到困难时,就能坚定信心,坦然面对,克服难关。
示例二: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形象。譬如:保尔屡遭侮辱和伤病的折磨,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仍然顽强抗争。在手术之后,医生诊断他将双目失明,失去劳动能力。他也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骑兵师的中篇小说……命运多舛,他却始终坚强,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就是对付困难的有力法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也不例外。
【考点】
见解阐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答本题,要结合原著内容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本题涉及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从主人公具有的钢铁般的意志、作品的主题以及著作中富有哲理和警醒意义的语句等角度阐述。注意语言简明连贯,无语病。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七、写作
1.
【答案】
略。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年四川省宜宾市某校初二(下)春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19-2020年四川省宜宾市某校初二(下)春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填空题,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写,默写题,名著阅读,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