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
展开一、课题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二、课程标准
1、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
2、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3、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课时及类型
新课教学。
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讲稿。
五、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六、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本单元的主题是走向整体的世界。共分为“全球航路的开辟”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两大部分。两课呈现明显的历史因果关系。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包括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与“其他航路的开辟”,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遵循历史发展的线索和时空观念,围绕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全球海路大通的发展讲述,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对历史情境和史料的分析,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将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掌握开辟的新航线。
七、学情分析
本课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相关内容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已经有了详细叙述,但是初中强调史实的描述,而高中则是强调理论的深入阐发。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历史思维能力,且在初中的学习基础上对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的意识增强。因此,教师在高中教学阶段应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述,注意通过历史情境和分析史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进行探索,引领学生认识大航海时代对世界发展的意义。
八、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突破方法:讲授法、史料实证法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突破方法:材料分析法、史料互证法、讨论法
九、教学教法
讲授法、史料互证法、讨论法、对比教学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理解新航路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唯物史观
认识全球航路开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认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及取得的成就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感受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对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
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