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高考】考点1等值线的判读——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新高考】考点1等值线的判读——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共7页。
【易错点分析】
Ⅰ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Ⅱ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Ⅲ看疏密(比较值差)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Ⅳ分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①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②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水准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水准。
Ⅴ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习题】
甲图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C.EF段流向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
A.adC.b>c>a>dD.a>d>c>b
雾是指近地面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会导致交通受阻。下图示意环渤海地区年平均雾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3.下列港区,受雾影响最大的是( )
A.大连港B.秦皇岛港C.天津港D.烟台港
4.影响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年平均雾出现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和洋流
B.位置和气候
C.地形和洋流
D.位置和地形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重庆B.上海C.北京D.昆明
6.图示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纬度C.地形D.植被
7.图中数值最高的地区,其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较高,日照时数长
C.深居内陆,多晴天
D.沿海地区,海面宽广
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值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海水表面水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据图,完成下面两题(图中数值a>b>c>d)。
8.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值线如实线所示,且该现象发生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是( )
A.巴西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西风漂流
D.加那利寒流
9.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值线如虚线所示且c=17℃,那么其沿岸可能会形成(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22℃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及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示意图。
(1)概括我国东部地区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描述路线②途经地区的温度带类型及各温度带四季气温变化特征。
(4)判断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中自然景观变化最显著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D;2.A
解析:1.本题考查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和河水与地下潜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根据图甲,A、E两地位于湖泊B两侧,通过图乙可判断E处径流量较A处的季节变化小,说明A位于湖泊上游,E位于湖泊下游,湖泊对E处水量起到了调节作用,故EF段河流由南向北流。由河流流向可知,CD段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即从D处流向C处,说明D处的河流水位高于C处;再根据河流等潜水位线“凸低为高”的规律,判断出河流流经区域的潜水位较两侧的潜水位高,说明CD段河水补给潜水。因此选D。
2.本题考查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由上题可知,D处的河流水位高于C,则d、c、b、a数值依次递减,因此选A。
答案:3.A; 4.D
解析:3. 从环渤海地区年平均雾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图来看,天津港雾出现在15次左右,秦皇岛港大约在10次左右,大连港大约在20左右,烟台港大约在10次左右,所以受雾影响最大的是大连港。故选A。
4.该题考查影响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年平均雾出现次数较多的主要因素。影响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雾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因在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深入海洋,空气中水汽含量大,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有利于水汽凝结,适宜的海温容易产生沿海大雾。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位置和地形,与气候、洋流关系不大,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5.D;6.C;7.D
解析:5.由图可知,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为90kcal/cm2,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0—120kcal/cm2,北京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0kcal/cm2,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150kcal/cm2,故选D。
6.图示西部地区等值线呈南北方向延伸,可以排除B;植被对太阳辐射影响小,排除D;西部等值线密集,说明在此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明显,而大气环流在一定尺度内变化不大,排除A;该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导致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大。
7.图中数值最高的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其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
答案:8.A;9.C
解析:8.由题干可知,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且向南温度逐渐降低,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温度比同纬度海水温度高,应是受暖流影响所致。若该现象发生在大西洋,则流经该海区的洋流应是巴西暖流,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9.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海水表面水温等值线如虚线所示且C=17℃,等温线向北弯曲,且温度逐渐升高,故应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温度比同纬度海水温度低,说明是受到寒流的影响,其形成的气候类型应是热带沙漠气候,C项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A项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受洋流影响小,B项错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D项错误。
10.答案:(1)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入秋时间由北向南依次推迟。
(2)延伸方向: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影响因素:地形。
(3)温度带类型:由北向南依次经过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寒温带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或答温带和亚热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4)④线路。该线路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自然景观垂直变化大;该线路从沿海到内陆,受海陆差异的影响大,自然景观水平变化显著。
解析:(1)读图可知,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入秋时间由北向南依次推迟。
(2)读图可知,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根据中国的地形轮廓可以判断,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基本沿中国特殊地形的边缘延伸,尤其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附近,弯曲明显。四川盆地地势较低,日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入秋较晚,因此入秋日期等值线向较早日期的方向凸出,云贵高原地区与之刚好相反,入秋日期等值线向较晚日期的方向凸出。故可以判断影响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3)②线路途经地区温度带由南向北依次是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温逐渐降低,冬夏温差逐渐加大,四季越来越分明。
(4)①线路由南向北从海南五指山到包头,②线路由南向北从广州到漠河,二者均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①线路明显比②线路短,所经过地区的景观差异也小于②,排除①;②线路所经过地区均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景观以森林为主,故②线路景观差异不显著,排除②;③线路从阿勒泰到拉萨,穿越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差异不显著。④线路从西向东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从沿海一直到内陆,景观差异最为明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5.3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等温线图的判读(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5等值线图的判读,共5页。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24气候类型的判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该地的气候类型为,该地可能位于,以下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