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课课件ppt
展开1.【中考·广安】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香水洒在桌上,很快不见了B.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C.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D.水受热蒸发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间去了
4.用分子的观点填空:(1)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含有______种分子,混合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2)下列所给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从微粒角度看,冰水共存物是由________构成的。①75%的医用酒精 ②冰水共存物 ③人体呼出的气体
5.【中考·淄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大多属于有害物质。吸烟者吸烟会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2020·天津】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点拨】蔗糖分子在水中不断地运动,扩散到水中,发生溶解,并没有发生分解,B错误。
7.【2021·齐齐哈尔二十九中期末】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点拨】①为水的固态,②为液态,③为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A错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水分子运动速率:①<③,B错误;三种状态中水分子的质量相等,C正确;②→③的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错误。
8.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点拨】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的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
9.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①分子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 ②分子很小 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1)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________。(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________。(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_______。(4)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干,说明________。(5)很多物质在氧气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有的物质在氧气中不反应,说明________。
10.下列有关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D.水结冰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点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含一种分子,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因此,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B正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故C错;水结冰时,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D错。
11.【2020·黄石】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C.氧化汞受热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D.酒精挥发——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点拨】干冰升华是分子间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A错误。
1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
(4)如图所示,用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________注射器,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液态水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点拨】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且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微粒之间的空隙不同,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而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则较小。所以气态物质较易被压缩,而液态和固态物质较难被压缩。
13.【中考·岳阳】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4.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铵(NH3+HCl===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B.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氢分子C.浓氨水挥发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对照实验现象和分子的性质对题中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由玻璃管的两端放有蘸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在玻璃管中看到白烟即可证明,故A正确;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氢分子,故B正确;浓氨水挥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故C错误;该反应为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D正确。
15.某兴趣小组做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图1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实验,烧杯A装入浓氨水,B、C盛放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B中液体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___,烧杯C的作用是__________。
【点拨】(1)图1实验中,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2)烧杯B中液体变红是因为烧杯A中的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了烧杯B中,烧杯C中溶液不变色,起到了对比作用。
16.在学习微粒的有关知识时,老师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充满氯化氢(HCl)气体,B中充满氨气(NH3)。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都极易溶于水,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冒出大量白烟。又知,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质量大,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分子质量成反比。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该装置中观察到白烟,应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产生的白烟距离_____(填“A”或“B”)瓶一端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质量大,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则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慢,二者反应的位置靠近A瓶一端,产生的白烟距离A瓶一端近
从这个实验还可以获得关于微粒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合理即可)
(2)若关闭活塞a、b、c,在烧杯的水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B瓶中,再打开活塞a、b,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导致B瓶中压强急剧减小,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外界水被压入,形成红色喷泉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pptx、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docx、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2docx、补充习题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章22教学课件pptx、第二章22教案含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文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子是什么,实验24,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氢气分子,分子模型,分子的性质,需要3万多年,mL水,滴入56滴酚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