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工具、用火都促进了古人类大脑的发达
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重要证据
C.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D.语言的产生有利于古人类更好地交流合作
2.母亲孕育胎儿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我们都应该对母亲充满感激和敬意。图表示人体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对其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图中④过程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B.胎儿是新生命的起点
C.图中②除能产生卵细胞外还能分泌雌性激素D.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初一的学生,我们的身心发展也将进入或正进入这个重要的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功能增强B.男生、女生心理发生明显变化
C.身高突增,体形开始发生变化D.男生、女生的性器官都已发育成熟
4.李大爷最近总觉着腿疼, 经确诊是骨质疏松症, 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下面是 4 种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 李大爷选择的最佳食品是
A.AB.BC.CD.D
5.2021年1月某地金矿的回风井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人被困,经全力救援,11人获救。被营救生还者,经历了被困黑暗废墟中14天的生死考验,靠喝泥水维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救援人员向井下投递的营养液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被营救生还者体重明显减轻主要是因为消耗了体内的糖类物质
C.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主要影响了被困者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这个材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6.小明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所含的能量,他根据1毫升水每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的规律,通过燃烧法进行探究(如图),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少误差,需要设置重复组,测量结果取其最大值
B.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温度计的下端要接触锥形瓶底部
C.同质量的花生仁中含有的能量少于核桃仁
D.实验测得燃烧后的水温与实际理论数据相等
7.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面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正面是( )
A.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
B.AB段表示吸气过程
C.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
9.秋季运动会上,小刚准备参加1000米长跑,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跑步之前为迅速补充能量,小明吃了一大包牛肉干
B.比赛过程中,小刚体内的血液循环是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C.跑步过程中,小刚心率加快,使肌肉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
D.跑步后小刚大汗淋漓,需及时补充清水
10.如图表示在电镜下观察到的人体血液的成分,下列关于血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人的血涂片时,最容易找到的血细胞是②
B.某人患新冠肺炎,其血液中①的数量会增多
C.①②③三种血细胞是由脊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
D.当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时,血液中③的数量会增加
11.中医中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脉搏,下列关于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脉与静脉的区别在于其内流动的血液类型B.动脉比静脉粗大
C.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的血管D.动脉中血流速度最慢
12.“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用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病患者,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后,这种含大量抗体的血浆随患者血液送到他肺部。血浆首先到达心脏的( )
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
二、综合题
13.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消化和吸收是紧密联系的过程。图中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乙表示小肠宏观和微观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奶、蛋、鱼、肉中含有丰富的______,其在甲图中的[ ]_____处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处最终被消化成________。
(2)图甲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其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储存在[ ]_____中。如果B处导管阻塞会影响其对_______的消化。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图乙中从结构上看[1]_______和[2]小肠绒毛扩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这体现了生物体____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4.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②、③、④所指的是心脏各腔,字母A、B、C、D、E、F、G、H所指的是血管。请据图回答: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____。
(2)保证血液能从④流向A而不会倒流的结构是__________。
(3)血液由A血管流经肺,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后,C血管中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E代表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则饭后从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_________(填血液类型),这些血液会流入_________中,并在此结构中将多余的葡萄糖合成_______。
(5)氧气在B处要与_______结合,最终被送到人体组织细胞中的______,从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
15.米粉的主要成分是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表2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表2回答问题:
(1)对照组是________号试管,若要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则2号试管中的A处应滴加______________。
(2)滴加碘液是为检验_____的存在,____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能否形成对照实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选用1号试管与4号试管进行实验,则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
(5)此实验在37℃的效果最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
种子的质量(克)
水量(毫升)
燃烧前的水温(℃)
燃烧后的水温(℃)
花生仁
0.68
30
20
70
核桃仁
0.72
30
20
86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碎屑或粉条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清水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碘液
2滴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森林古猿一部分下地生活,经漫长的历史年代进化为人,另一部分生活在森林中,逐步进化成现代类人猿。
【详解】
A.古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A不符合题意。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B不符合题意。
C.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C符合题意。
D.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是语言,故语言的产生使古人类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熟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
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人体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如图所示:①精子、②卵巢、③受精卵,④受精过程。
【详解】
A.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因此④表示受精过程,A正确。
B.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的形成,B错误。
C.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②表示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C正确。
D.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胎,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胎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所以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D正确。
故选B。
【点睛】
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
3.D
【分析】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孩开始身高突增晚于女孩,据此解答。
【详解】
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内脏器官功能趋于完善,功能得到加强,A不符合题意。
B.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C不符合题意。
D.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但发育不成熟,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及时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念。
4.A
【详解】
缺钙和缺乏维生素D都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是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缺维生素D一定会导致缺钙。补钙的关键在于吸收,吸收的关键在于维生素D,因此通常补钙的同时,也要补维生素D。
分析题意可知,李大爷患有骨质疏松,是饮食中缺钙引起的,又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要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D。而四个选项中表示的食品中含维生素D和钙最多的图示是A。故A符合题意。
5.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
【详解】
A.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所以,救援人员向井下投递的营养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糖类,A错误。
B.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故被营救生还者体重明显减轻主要是因为消耗了体内的脂肪,B错误。
C.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主要影响了被困者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C错误。
D.由分析结合材料可知: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营养物质的类别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
(1)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
(2)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
【详解】
A.为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性,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实验结果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科学性,A错误。
B.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B错误。
C.“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热量”,根据热量公式Q=cm×△t.所以1克花生仁释放出的能量是═4.2×30×(70-20)÷0.68≈9264.7(焦)。每克核桃仁含有的能量═4.2×30×(86-20)÷0.72═11550(焦),因此通过计算,每克花生仁含有的能量少于每克核桃仁含有的能量,C正确。
D.由于本实验有热量散失,实验测得燃烧后的水温与实际理论数据相比,实验数据偏低,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步骤及其目的。
7.C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详解】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①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③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④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8.B
【分析】
人体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图是肺容积变化曲线图,A→B肺容量变大,B→C肺容量变小。
【详解】
A.据图可见14秒左右,该同学肺容量最大要大于4升,故A错误。
B.AB段肺容量变大,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内,故B正确。
C.BC段肺容量变小,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呼气时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外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的气体排到外界,故C错误。
D.AD段曲线表示在10秒内呼吸3次,可见该同学在一分钟内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9.C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因此跑步之前为迅速补充能量,应服用糖类,而牛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小刚做法不妥,A错误。
B.为了给骨骼肌及时输送能量,比赛过程中,小刚体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加快进行,B错误。
C.跑步过程中,小刚心率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使肌肉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C正确。
D.跑步后小刚大汗淋漓,及时喝了一杯淡盐水,可及时补充流失的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记血液循环途径以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10.D
【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血小板。
【详解】
A.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有细胞核,数量少;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不见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太小,因此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看到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因为红细胞数量多且是红色的,A错误。
B.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因此,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是②白细胞,B错误。
C.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分化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C错误。
D.人从平原到到高原时,由于高原氧气稀薄,需要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供氧能力,D正确。
故选D。
【点睛】
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1.C
【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详解】
A.静脉是把血液由全身运回心脏的血管,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的血管,与里面流的血液类型无关,A错误。
B.动脉的管腔较小,管壁厚,弹性较大,静脉的管腔大,管壁薄,弹性小,B错误。
C.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的血管,动脉的管腔较小,管壁厚,弹性大,C正确。
D.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12.A
【分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详解】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示:
心脏的右心房连着上下腔静脉,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后,经上腔静脉最先流回心脏的右心房。
故选A。
【点睛】
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是解题的关键。
13.蛋白质 [C]胃 氨基酸 [A]肝脏 胆汁 [B]胆囊 脂肪 环形皱襞 结构与功能
【分析】
图甲中A肝脏,B胆囊,C胃,D胰腺,E大肠,F小肠,G肛门;图乙中1是环形皱襞,2是小肠绒毛,3是肠腺,4是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5是小肠绒毛里的毛细淋巴管。
【详解】
(1)奶、蛋、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甲图中C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2)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图甲中A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是—种消化液,诸存在B胆囊中,虽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如果B处导管阻塞会影响其对脂肪的消化。
(3)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表面有许多1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这使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大增加,扩大了消化吸收面积。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点睛】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组成消化系统的各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结构特点及生理功能。
14.[③]左心室 动脉瓣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静脉血 肝脏 糖原 血红蛋白 线粒体
【分析】
观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可知:其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A是肺动脉、B是肺部毛细血管、C是肺静脉、D是主动脉的分支(躯干部和下肢)、E是组织处毛细血管、F是下腔静脉、G是上腔静脉、H是主动脉的分支(头部和上肢)。
【详解】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射血路程最远,因此心肌壁最厚的是③左心室。
(2)在[④]右心室和[A]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它们保证了血液能从右心室流向肺动脉,而不会倒流。
(3)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流方向是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由于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至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所以血管C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故C血管中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4)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若E代表小肠处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动脉血变成了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这些血液会流入肝脏中,肝脏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人体内的一种多糖)贮存起来以备需要。
(5)氧气在B肺部毛细血管处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呼吸作用的概念。
15.1 2mL清水 淀粉 1 米粉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了 不能 不是单一变量 温度 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适
【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的对照实验是: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和4号试管,变量是温度。
【详解】
(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本实验的对照组是1号试管,若要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则2号试管中的A处应滴加2mL清水,使得1号与2号的唯一变量是唾液。
(2)滴加碘液是为检验淀粉的存在。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故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米粉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了。
(3)对照实验要求是变量唯一的实验,而1号试管与3号试管具有唾液和温度两个变量,不是单一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如选用1号试管与4号试管进行实验,变量是温度,故所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
(5)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这是模拟口腔温度,为了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如此实验才易成功。所以,此实验在37℃的效果最佳,原因是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适。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