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设计
展开1.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
2.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3.初步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
4.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
5.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
6.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教学难点
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五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自主阅读教材P103~10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二)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自主阅读教材P104~10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云、雨、雹、雪、雾、露、霜都是水的家族成员。
3.云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液化,雨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液化、熔化,霜和雪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凝华,雾和露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液化,雹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凝固。
4.空气中总含有水蒸气。秋天,白天气温升高,地表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夜间气温降低,这些水蒸气就在草木、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这就是雾。
5.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吸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液化,同时伴随着放热。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三)保护水资源
自主阅读教材P106~10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水资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资源。导致严重的水危机的原因是水受到污染和水的过量使用。
7.要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1)人类应尽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采用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水资源能循环利用。
(3)要提高水的使用率和节约用水。
(4)要加强有效管理,制定有关法规。
8.如图是节约用水的标志;在我国北方的一些缺水地区,农林生产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
9.关于水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的污染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次要原因
B.中国的饮水源污染严重
C.淡水污染严重,海水基本没有污染
D.赤潮是海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9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问题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得到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蒸发,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2.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3.保护水资源
六、教后反思
初中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