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中考临考猜想闯关语文卷(五)(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安徽省中考临考猜想闯关语文卷(五)(word版 含答案),共12页。
1.默写(10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4)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分)
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正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饥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来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huáng。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数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miù,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蓝缕( ) 朽烂( ) 辉huáng( ) 荒miù( )
(3)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2分)
(4)请结合原著说说范进最后的结局怎样。(3分)
3.合肥四十二中三模改编学校开展“我与国旗同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4分)
(1)班级开展“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仿照下列形式再设计一个活动,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似。(3分)
活动形式一:读名著——五星红旗是一种信仰
活动形式二:讲故事——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
活动形式三:
(2)王强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8分)
每当太阳升起时,无数面五星红旗也rǎnrǎn升起。无数双眼睛仰望着鲜红的旗帜,[A]以热泪,以微笑,以缄默,以欢呼,抱着不同的回忆与憧憬,表达同样的激动和祝福。[B]今天,校团委启动《我和国旗合了一个影》视频、照片征集活动,晒出你与国旗同框的影像资料,和祖国来一个拥抱。拿出你的手机,翻开你的相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你”与“国旗”,挑选你最喜爱的与国旗的影像资料交给我们,[C]说出你的同框故事,共同见证祖国71年的发展,晒出这些岁月中的最佳注脚。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缄默( ) rǎnrǎn( )升起
②A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③B处画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填写标点符号名称)(2分)
④C处画线句子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3)小明参加“我是护旗手,为祖国喝彩”的活动,下面是他在活动中搜集的素材,其中不符合爱国主题的一项是(3分)( )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D.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 (22分)
芦苇芊芊
①我的故乡在鲁西平原,一个离京杭大运河不远的小村庄。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村庄穿过,终年河水潺潺。村东村西,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一丛丛,一簇簇,迎着轻风,那芊芊的修长的秀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哼唱一曲快乐的乡村小调,清悠极了。
②初春,乍暖还寒,万物复苏。随着百灵的清脆啼叫,一夜间,春水就消融了望不到边际的残冰,在冰盖下憋红了脸的千万棵苇锥,急不可耐地破土而出,密密匝匝的。新出水的苇锥,紫红色。那苇锥尖尖的,恰似文人笔筒里倒插着未破开的紫羊毫,于是人们形象地把苇锥称作“苇笔”。
③几场春雨过后,芦苇就已郁郁葱葱,婆娑起舞,茂密的芦苇荡成了我们最爱去的地方。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筐,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猪草,或者捡柴火,也就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里。芦苇荡偶尔会有一小片芦苇稀疏的地方,这里长满了丰茂的野草,有水稗子草、芨芨草、车前草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草。越往里走,绿色就越茂密。当摇曳的芦苇完全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四周的风声就开始在身边集结,芦苇掀起的碧涛在一层层翻卷。雨后的芦苇长得特别快,颀长瘦弱的身躯发出翠绿的叶子,宽宽的,长长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我们采下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捏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放在嘴上一吹,“嘟——嘟——”,那哨音清脆悠扬,或粗壮,或尖厉,回响在乡村的小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④芦苇丛也是鸟类栖息的天堂。远方归来的候鸟次第飞来,这茂密高大的芦苇也成为它们赖以遮风避雨的屏障,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于是芦苇间,晨昏就响彻了或清脆明丽或低回婉转的鸟鸣。有一种水鸟,我们叫它“苇咋子”,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它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后来读《诗经》,开卷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生们说到“雎鸠”,有说是鱼鹰的,有说是苇莺的,就是这种叫“苇咋子”的小鸟,那叫声很像“关关”之声。这鸟儿很聪明,能用灵巧的尖嘴把五六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而苇叶则像众星捧月一样,将鸟窝擎举着。风吹不落苇咋子的窝巢,它在苇梢上摇摆。这个水边的家多么结实啊!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有时,幸运的话还能碰见一种大鸟,那种鸟的名字更有意思,我们当地人叫它“长脖子老等”。说来惭愧,那时的我们一旦发现鸟窝,便不顾水深,不顾苇密,跌跌撞撞地冲向前去,把手伸向鸟窝,把小鸟带回家里,养在土筐做成的鸟笼里,养不多日就觉得厌烦了,再一个个屁颠屁颠地把小鸟丢弃到芦苇荡里,任其自生自灭。
⑤端午节来临前,我总和一群小伙伴拎着篮子像泥鳅一样穿行在芦苇丛中。我们唱着,笑着,嬉闹着,然后,拣那最宽、最绿的苇叶打来,扎成一捆捆的,准备回家包粽子用。歌声、笑声、嬉闹声,在绿色的海洋里荡漾,不时惊起一群群水鸟,扑啦啦飞向碧蓝的天空。回家后,母亲把苇叶洗得干干净净,包成一个个三角形小巧玲珑的粽子,用慢火煮出的粽子,芦苇叶清香的味道能够充分地渗透进去,味道美极了,咬一口满嘴生香。
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天,芦苇经历了乍暖还寒的春天、炽热的盛夏考验后,开始变得成熟起来。“黄沙百战穿金甲”,芦秆已经开始变得绿中呈黄,蓬松的穗扎由胭脂色洇成紫灰最后定格成银白色。大片大片的金灿灿的芦秆上,摇着一团团银光闪闪的芦花。北风起时,芦花漫天飞舞,行人的衣襟上、鬓发间,便多了些芦花那白绒绒细软软的点缀。秋收已罢的田地低洼处,人家屋顶的瓦垄间,就被芦花填满了,远远望去,像是残留的积雪。小伙伴们采来团团芦花,等寒冬到来,把它垫在棉鞋里,既保暖又棉软,再冷的天脚也会感到暖暖的。
⑦苇,可用以织席、编篓,能打制各种苇帘,也是造纸的好材料。家乡人盖房子,芦苇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秋天,人们把割来的芦苇,编成笆,铺在排好的檩条上,上面涂上泥,再挂上瓦,这样的房顶又结实,又能保暖。
⑧离开故乡这么多年了,也只有故乡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才那么让我魂牵梦绕!看了看窗外的天空,这秋天还真是静。一阵风吹来,有几许刺骨。眼下,故乡的芦苇花开了吧?随风而散的它们不知有没有一朵今夜抵达我的窗前。
4.选文写了关于“我”与芦苇的哪几个生活片段?请简要概括。(4分)
5.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我们采下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捏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放在嘴上一吹,“嘟——嘟——”,那哨音清脆悠扬,或粗壮,或尖厉,回响在乡村的小路上。
6.请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4分)
7.文章第⑥段引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诗句有怎样的作用?(5分)
8.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二] (18分)
材料一 11月24日凌晨4点3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可是“胖五”“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二次应用性发射,主要是为了运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来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意义非同小可。
材料二 ①为了采到2千克左右的月球样本,“嫦娥五号”需要解决不少难题,比如:落月时扬起层层月尘,迷住了“眼睛”怎么办?月面地形复杂,岩石坚硬,怎么钻取样本?别担心,它提前练就了一身解难题的真功夫。
②“智慧大脑”与“火眼金睛”——“外脑”“外眼”设计。“外脑”和“外眼”分别是上升器月面起飞时要用的“最强大脑”中央控制计算机,以及通过“看星星”确定自己姿态的星敏感器。距离月面较近时,“嫦娥五号”的主发动机难免激起月尘,污染星敏感器,从而影响上升器月面起飞工作。设计人员专门设计了盖子,在距离月面一定的高度时把星敏感器的镜头盖起来,我们称之为“天黑请闭眼”。待落月后月尘散去,再“通知”星敏感器打开盖子。这一睁一闭之间,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已经顺利着陆在月亮之上了。
③稳稳一落多靠“腿”——着陆缓冲机构显身手。着陆缓冲机构,通俗地说就是“嫦娥五号”的“腿”。这四条缓冲、支撑一体化的“腿”可不一般。着陆缓冲机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偏置收拢、自我压紧”式方案,保证了收拢简单、展开可靠,解决了着陆缓冲、着陆稳定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④挖土“利器”——钻取子系统。钻取子系统是月球次表层自主钻取采样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据介绍,钻取子系统研制历时十余年之久,练就了钻进能力、排粉能力、月壤适应性“三强”的独创钻头,确保“钻得动”。科学家们通过建立钻进与取芯能力评价体系,对比16种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双排钻牙阶梯构型,通过“千锤百炼”来保证钻进过程顺畅可控,具备对8级硬度岩石的钻进能力。据专家介绍,钻头具备针对不同颗粒度月壤切削、拨、挤、排的能力,双排出刃形成多个切削面,具有较好的解决危险工况和大颗粒的能力。
材料三 此次“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据专家介绍,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样本,由月球岩石在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红色玻璃形式颗粒,这些颗粒一般富含铝、硫和锌,它们是在月幔部分融化过程中,于月球表面下约300千米深处形成,因火山活动而喷出到月球表面。通过对样品的分析与实验证实,月壤和月岩中氧化铁的含量很高,从中可以制取水和氧,未来可利用月面物质支持月球基地的运行,并为登月飞行器补充燃料。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在采集回来的样品中发现了核聚变的理想原料氦3。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规模,月球上的氦3用于核聚变发电后能够满足人类约1万年的能源需求。
因此,通过对月壤的精细研究,可提供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信息,并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9.材料一是一则新闻,请给它加一个合适的标题。(3分)
10.材料二中的②③④段能否调换位置?说说你的看法。(4分)
11.仔细阅读材料三,说说“嫦娥五号”采集月球样本有何意义。(4分)
12.材料二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次“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B.着陆缓冲机构保证了收拢简单、展开可靠,解决了着陆缓冲、着陆稳定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红色玻璃形式颗粒,这些颗粒一般富含铝、硫和锌。
D.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规模,月球上的氦3用于核聚变发电后能够满足人类约1万年的能源需求。
[三] (15分)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①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②怒,不贰③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④。”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 ①蚤:同“早”。②迁:转移。③贰:重复。④亡:无,没有。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备容臭 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门人益亲 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贰过 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16.甲、乙两文都叙述了人物求学的故事,甲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交代求学的“________”(用原文中一个词填空);乙文采用第________人称叙述,突出颜回的好学。(2分)
17.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写作(55分)
18.原创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会去吃我的朋友。——萧伯纳
你对上面的文字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认识?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交友”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1.(1)燕然未勒归无计
(2)何日遣冯唐
(3)四面歌残终破楚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6)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7)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2.(1)儒林外史 吴敬梓(每空1分)
(2)lǚ xiǔ 煌 谬(每空1分)
(3)面黄饥瘦 面黄肌瘦(每空1分)
(4)范进后来受到周进的赏识中了举人,为母守孝三年期满,入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3分,意思对即可)
3.(1)示例:唱歌曲——五星红旗是一种情怀(3分)
(2)①jiān 冉冉(每空1分)
②抱着 怀着(每空1分)
③书名号 双引号(每空1分)
④说出你的同框故事,晒出这些岁月中的最佳注脚,共同见证祖国71年的发展。(2分)
(3)C
4.①背着草筐到芦苇荡割猪草;②吹苇叶卷成的喇叭;③在苇叶丛的鸟窝捉小鸟;④到芦苇丛里打苇叶,回家包粽子用。(每条1分,共4分)
5.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1分),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吹喇叭时动作的熟练自如(1分),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快乐以及活泼好玩的天性(1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与向往(1分)。
6.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苇锥破土而出的急切(1分),突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1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兴奋(1分)。
7.点明了时令(1分),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来临时芦苇的颜色变化与特点(2分),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使表达富有诗情画意,增强文学韵味(2分)。
8.作者通过回忆过去故乡的生活(1分),表达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2分),也表达了内心对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的期盼(2分)。
9.【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给新闻拟写标题,其实就是概括新闻内容。答题时要抓住导语部分,可采用“单位名(人物)+事件”的格式组织语言。
【答案】 示例:“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开启月球“挖土”之旅(3分)
10.【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答题时,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看有没有同某一段或某个句子照应;二是看这几个段落是否存在逻辑顺序。②③④段依次说明“嫦娥五号”的“外脑”“外眼”设计、着陆缓冲机构、钻取子系统,同第①段的内容相照应。因此不能调换位置。
【答案】 不能(1分)。②③④段分别说明了“嫦娥五号”的“外脑”“外眼”设计、着陆缓冲机构、钻取子系统,同第①段的内容相照应,所以不可调换位置(3分)。
11.【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答题时,首先要注意筛选范围——材料三,然后抓关键语句。如材料三第1段中“科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月壤物质,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一句就是答案要点。
【答案】 ①研究月球样本,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2分);②月壤中含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对月壤的精细研究,可提供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信息,并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2分)。
12.【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辨别说明方法,要注意抓语言标志。如“16种”“8级”表明该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答题格式为: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
【答案】 列数字(2分)。列举了“16种”“8级”这两个数字,说明双排钻牙阶梯构型是“千锤百炼”后才确定的,而且其钻进能力十分强(2分)。
13.【解析】 A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由“嫦娥五号”探测器来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14.(1)热水。
(2)同“披”,穿着。
(3)香气。
(4)更加。
(5)犯错误。(每小题1分,共5分)
15.(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每小题2分,共4分)
16.【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记叙人称。甲文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进行总括,联系“足肤皲裂而不知”“无鲜肥滋味之享”等句,可知第一空应填“艰”。乙文写的是颜回的故事,根据“回年二十九”可知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答案】 艰 三(每空1分,共2分)
17.【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甲文写求学时,“我”“缊袍敝衣”与“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构成鲜明对比;乙文通过写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来突出颜回的好学,这是侧面衬托的手法。
【答案】 甲文将“我”学习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进行对比,突出“我”求学的艰辛;乙文通过写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侧面衬托颜回的好学。(每个要点2分,共4分)
【参考译文】
[乙] 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全白了,早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了。”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命太短而死,现在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18.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真题语文卷及答案(文字版),文件包含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docx、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对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临考猜想闯关卷(四)(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