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把握记叙人称,理解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把握记叙人称,理解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记叙的人称是指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第一人称是指自己的代词如“我”“我们”等;第二人称是指你谈话时在场的别人的代词,如“你”“你们”等;第三人称是指你谈论的不在现场的人称代词,如“他”“她”“他们”等。一般来讲,记叙文中叙述的人称必须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叙述,都要通篇一致,一般不宜随意转换,但有时作者可根据写作的需要来转换人称。
记叙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有感染力。
第三人称:便于客观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二、考查方向:
1.文章使用的人称及作用。
2.人称的转换。
3.记叙人称的运用。
三、能力提升:
在阅读或解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叙述的角度和人称的优劣方面来把握记叙文的人称。
(1)把握叙述的角度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①“我”是见证人。如《羚羊木雕》中的“我”,就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
②“我”是重要人物。如《散步》中的“我”。
③“我”是主人公。
④“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文章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就是第二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2)明白各种人称的优劣
①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其他人物的思想。
②第二人称在作品中很少使用,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因为这种对话方式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③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较自由、灵活,作者可置身事外,叙述一切作者想要叙述的事件;也可以使作者以更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讲述故事,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的叙述那样亲切自然,如《皇帝的新装》。
阅读时我们要看文章是用什么人称来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心理、表现主题的。在阅读中把握好记叙的人称对于理解文章主题,理清文章思路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针对训练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2017·山西)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怎样跟父亲提这样的事情。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去。
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一个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天就搬过去。”
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是但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将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的面前,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买回来的。
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而此刻,父亲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
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佳作欣赏课上,晓琦同学饱满深情地朗读了《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引得在场的同学纷纷落泪。
文中画线句“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朴实的话语表现了父亲此时复杂的心情。请用第一人称,以父亲的口吻描写当时的心里活动。
2.此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写作提示:①赏析时请避开文中画线句;②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示例:我还真不想去养老院啊,我舍不得家,舍不得孩子……但是,我不去的话,孩子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北京打拼已经很累了,还得牵挂在家的我……还是去吧。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个性表达的能力。解答时先将题干句子还原到原文中,结合上文明确,“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些”是父亲在我说出“我在北京的工作稳定了,所以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又不能把你接到北京去”之后的决定,再联系下文“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把家里的物什么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幅极不舍得又无奈的表情”“父亲几乎也是一夜未眠”,即可明确父亲心理很矛盾,既不想去养老院,又不得不去养老院。之后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自己当做文中父亲,文从字顺表达矛盾斗争之后终下决心的心情。
2.示例:两次流泪
泪,流出心酸;泪,涌出愧疚。《总有一些感恩有始无终》的情感真挚,用两次流泪触动为人子女的我们的心底最柔软的的地方。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我”看到父亲佝偻的身影,想到自己不能亲自照顾年迈的父亲,难过心酸。第二次流泪是因为想到父亲给“我”一个家和如山的爱,“我”却要将他送去养老院,愧疚难忍。泪水荡涤了迷雾,困难难不住亲情,让我们以亲情为翼,飞跃重重关隘!
【审题指导】
考生必须读懂题干,明白本题是赏析美文。首先读懂文章:文章写了“我”在打算送父亲去养老院过程中内心的几番纠结,中间穿插成长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有加,最终将父亲带到自己身边。“我”不是不孝顺,而是因现实生活的压力而要送父亲去养老院,点明“敬老、养老”社会普遍关注的这一问题。文章使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情感真挚,引人共鸣。其次审清命题人提示:可以从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体现等方面选取一个方向来写,也可以二者结合起来写,还可以写其他收获。将文章与提示结合,即可从以下角度阐述写作:用心感悟亲情的美好,感恩父母;体会细节作用,学会抒发真情;分析父亲形象,理解父爱如山;使用插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此外,还应该注意“字数不少于100字”这个要求,字数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扁担的一生(2017·安徽)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 →渐弯的扁担→
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A(此题考查考生还原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原句的特点,并结合语境,反复推敲。首先,阅读第②段,找出关键语句,该段最后一句话“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正是因为扁担的基本作用,它改变了一个家庭的面貌,可知B项“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应填在第②段画横处,如此首尾二句做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从第④段“20年前”可知,作者开始回忆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所以A项“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一句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笔直的扁担(或“不屈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或“无奈的扁担”“孤单的扁担”)
3.对扁担人格化,叙述亲切自然,蕴含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情感。
4.①对农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感到无奈。②对农人坚守村庄的执着精神深怀敬意。
5.①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担。②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③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与农人、村庄的命运相始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理清记叙顺序,体会表达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逢十是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 精析重点词句,体会关键作用(知识点+针对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指要,考查方向,能力提升,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