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6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9558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6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9558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4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5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7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8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9 试卷 0 次下载
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6
展开
这是一份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6,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文言文,现代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①在中国各种反制不断升级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对乐天公司免税店处以15亿韩元的罚款,这笔巨额罚款无疑让乐天公司风声鹤唳。
②当巨大的凌辱降临在自己或者亲人身上时,是忍受凌辱还是挺身抗暴?“聊城辱母杀人案”一审结果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应,言人人殊。
③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它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三者重足而立。
④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尽管国际社会为解决粮食问题心劳日拙,世界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数还是大幅攀升。
⑤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让其他国家相形见绌,尽管政府密切监督着电子商务,但少有人因此受到困扰。
⑥吴天明导演去世后,遗作《百鸟朝凤》的发行很不顺利,与吴天明神交已久却缘悭一面的方励导演接手了该片的宣传和发行工作。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 ①“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不合语境。②“言人人殊”说的话各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使用正确。③“重足而立”指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望文生义。④“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得不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差,贬义。褒贬失当。⑤“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相比,显得远远不如。使用正确。⑥“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使用正确。
2、(2017·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解析:本题从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成分残缺。乱加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去掉“随着”或者“使得”。B项,成分赘余。“如果有一天”“的时候”重复,去掉“的时候”。D项,语序不当。将“历时三年”放到“开展的”之后,同时在“历时三年”之后加“的”。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A.本校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于10月3日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届时,敬请台驾光临。
B.我上面有两个姐姐,父母好不容易才得了我这个相公,对我宠爱有加,呵护备至。
C.妈妈,这些年来,您对我也太垂爱了吧,这样会把我娇惯出一身臭毛病,很危险的。
D.他与我家贤弟是同桌,二人性格上很有相近的地方,上中学时就经常在寒舍聚餐。
[解析] A“台驾”是敬辞,称对方,正确。B“相公”是对别人家男孩儿的尊称,不能用于自称。C“垂爱”是敬辞,书面用语,称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语体色彩不当。D“贤弟”是对对方的尊称,不能用于称自己的弟弟。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D )
在老北京人的习俗中,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晚上要早睡,让出空间让老鼠举行婚礼。___①__在屋旮旯撒上谷子盐粒,供老鼠享用。___②__古人对老鼠并不赶尽杀绝,___③__希望达到一种互不干扰,___④__共存的状态,___⑤__它们不对人造成伤害就可以。这是一种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状态。今天,这一习俗早已___⑥__逝去,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解析] ①前后是并列关系,由于其前有句号,选“并”“/”读起来感到语气上不够连贯,所以,应选“同时”。②前后不是转折关系,且添加任何词语都显得成分赘余。由③前的“并不”可以看出,③处选“而是”与上句衔接最紧密。④前后是递进关系,“以至”表示程度的延伸,应该排除。由⑤后的“就可以”可以看出,⑤所在的句子具有充分条件关系,如果选“如果”,就成了假设关系,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由⑥前后的“习俗”和“逝去”可以看出,这里的“逝去”并不是一下子就逝去了,而是一个渐变过程,因此,⑥处应选“悄然”。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实施文化层面的精准扶贫,需要引进一批高档次的文化设施,以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高档次的文化设施,就能保证当地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够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先进的文化设施进入到贫困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就会日益丰富充实。
①引进高档次的文化设施,未必能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 。
③ 。
解析:②“高档次的文化设施”“人人都能够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不在于“文化设施”的高档次,关键看如何利用。③“先进的文化设施”不是“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案:②高档次的文化设施未必能保证贫困地区人人都能够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 ③先进的文化设施未必能使人们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充实
6、下列对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殿试”的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B.“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C.在古代谦辞中,“臣”用来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用来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D.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黜”与“罢、免、夺”的意思相同,都是免去官职。“革、削、废、夺”都是用来指革职、罢职或停职。
解析: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答案:A
二、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子曰:“子之哭也,壹似②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
注 ①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②壹似:很像。③舅:公公。注意与现代汉语的“舅”所指不同。④小子:对后辈的一种称呼。
(1)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接着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于虎口!
(2)你要记住这事,苛刻的暴政比老虎更凶恶啊!
参考译文
孔子经过泰山旁,有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扶着车上的横木听那哭声,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好像有许多伤心的事。”她就回答说:“是的,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接着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道:“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记住这事,苛刻的暴政比老虎更凶恶啊!”
三、现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树影下的家族
朱以撒
生前寂寞身后名,可以作为众多贤人的注解。孔子也不例外,尽管他的身影已意象化,如一道遥远的风景。
他活着的时候,生灵涂炭,物欲横流。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孔子不是躲在他的三间故宅里高谈阔论,而是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如任鲁国大司寇期间,见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迷恋美女歌妓,便心急如焚。当劝谏无效时,他文人的脾性就上来了,辞去大司寇的职务,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漂泊,是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奋力抗争,阳光普照也罢、风寒霜雪也罢。正是这段苦难的行程使孔子流芳百世。
孔子这般执著,他的后人不能细品,却享用了名噪古今的荣华。一顶顶光焰四射的桂冠飞临,使孔府光芒万丈。孔子生前耐得住寂寞,身后则不堪声名之累,声名的显赫对于前人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精神上的追补,而对于后人来说,享受荣耀的同时也备感沉重。他们不能过普通人那般轻轻松松的寻常日子了,动不动就被称为多少代“衍圣公”,一举手一投足必然要有衍圣公那架式。荣耀除了给予孔子后人优渥的生活条件外,又能给他们增加多少文化品位和美学价值呢?怀想着几千年的事迹,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幽深的孔府穿行,我在树影下变得那般弱小,古老的树影使我的呼吸变得滞重,树影上布满了时光的符号和思念的语言。尽管我和孔府相处是如此的短暂,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现在,我们在孔府高墙内所看到的多是为文圣粉饰贴金的道具,有几个人能看到孔子生命河床的坎坷不平,看到他那充满孤独之美的自由灵魂呢?这圈森然的高墙,理应唤起他后人的沉重思索,在个体的生命里,注入孔子生前的信念,包括浸入心扉的萧条和冷落。人们,是多么难以和高洁清贫相处啊!
不知道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后人是如何在树影下繁衍滋蔓的。家族旺盛了,赐封不断升高,等级也就森然,绝了平时故旧,言行举止有板有眼起来。比如三堂之后有一道内宅禁门,门悬衍圣公手谕,说是任何人不得擅入,若违禁令,严惩不贷,打死勿论。这就令人退避三舍了。规矩一多,府内就少了生气,少了笑声,少了人身上固有的随意性、幽默感,把真实遮埋起来。而孔子是很乐意与多方面的人打交道的。他和学生们在一起唱歌,如果发现谁唱得好,必定要他重唱,自己认真随着唱,真是其乐融融。可是在他身后,府内的这些规矩,由可亲变为可怖,殆非他的本意。我难以想象在这里长久生活的人,尤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眷,真可叩问一下,这是一种幸福吗?外面的世界何其大也,阳光何其明媚也,为什么不跨出去呢?
孔家的人早已不在高墙内树影下生活了,进入树影下的反倒是那些怀着各种各样心理的旅行者,和孔氏毫无瓜葛。不过,他们在这里转了一圈,很快就会把树影甩在身后,依旧回到灿烂的阳光底下。后来我匆匆穿过孔庙的神秘和森严、穿过孔林的枯寂和荒芜,目击那十万余座树影下密集的坟茔,我终于明白过来,这个家族最终还是汇聚在树影之下,他们对树影有着深深的依恋,在生命终结之后,仍然以集中的状态,显耀着家族无可比拟的延续规模。那些风雨中面容残破的坟茔,或蹲或倒的石兽,岿然不动,它们是在回望过去的鼎盛吧?
对于孔府来说,每一株苍老的古树都是一份见证,见证了孔府的兴盛和没落。所幸,我们在叨念孔子的名姓时,是有期待和向往存在的,认知孔子、认知神灵,这不仅是孔氏一门的大事,也是其他人的大事。人们或许可从中获得启示,让精神的步履走出阴郁树影的遮蔽,到充足的阳光下,在广阔的空间里,呼吸鲜洁的空气,让坦荡的生命渗透健康的活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第一段中“意象化”说的是孔子已成为后人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B.题目中的“家族”既指孔子后人,也指与孔氏毫无瓜葛的中国人。
C.文章中多次写到树影,目的是为了渲染一种枯寂和荒芜的自然环境。
D.文章第五段和第六段中,都出现了对阳光的描写,其内涵是相同的。
[解析] A对“意象化”理解不当。C“目的是为了渲染一种枯寂和荒芜的自然环境”分析不当。D其内涵是不同的。
2.简要分析“外面的世界何其大也,阳光何其明媚也,为什么不跨出去呢?”一句的作用。(5分)
答:__示例:运用反问、双关的手法,写出作者想到孔子前身执著,后人不能理解却还安享荣华,受声名所累时悲凉的心理感受。抒情色彩非常强烈。孔子的后人应该走出声名之累,传承孔子的高洁品质,随意自然地活着。总结上文。__
[解析] 5分,手法1分,内涵2分,作用2分。
3.文中写到了孔子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答:__示例:①与孔子后人的生存状况做对比,为后文议论做了铺垫。②表达了作者对孔子坚决干预现实生活,随意幽默真实的品性的赞美,表达了对孔子后人以及其他国人传承不力的惋惜。③孔子的后人应该走出声名之累,传承孔子的高洁品质,随意自然地活着。__
[解析]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然而
只是
以至
如果
溘然
B
并
不过
/
甚至
如果
荡然
C
同时
而
就是
以至
只要
/
D
同时
/
而是
甚至
只要
悄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文言文,现代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文言文,现代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文言文,现代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