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 8.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453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 8.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453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 8.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453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 8.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 8.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不属于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耕地面积广阔 B.机械化程度高C.单产较高 D.商品率高2.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②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D.⑤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解析】1选C,2选C。第1题,①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地广人稀,商品率高,经营方式粗放,农业单产不高。第2题,②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③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种植玉米的优势条件主要是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较多,水源相对丰富;④地区位于华北地区,秋季多晴朗天气,利于收摘;⑤地区位于南方高原和低山丘陵地区,土层较薄。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3~5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①86%14%20%多②45%55%90%少③8%92%89%少3.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4.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5.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解析】3选A,4选D,5选C。第3题,表中显示①地区种植业的比重高,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但商品率很低,故为季风水田农业。第4题,②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占一定的比重,应为混合农业,典型地区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第5题,③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应为大牧场放牧业,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2017·唐山模拟)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读图完成6、7题。6.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区域不利生产条件时,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是 ( )A.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B.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规模梯田C.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D.综合规划,作物播种收割统一7.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此举的有利作用不包括 ( )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避免农田生态退化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解析】6选A,7选D。第6题,M地处热带,植被茂盛,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较高,酸性强,应增施石灰及有机肥改良酸性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第7题,实施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保护土壤肥力,避免农田生态退化;能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两者交替进行,不利于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 读图,回答8、9题。8.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9.下列关于A区域所示农业地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广阔B.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劳动力丰富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乳畜业等D.投入的资金和技术较多【解析】8选B,9选B。第8题,结合图示经纬网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第9题,A区域农业主要是面向城市需求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市场而不是劳动力。 (2017·秦皇岛模拟)读某区域地图(图1)及某国家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征图(图2),完成10、11题。10.内罗毕周围地区适宜种植园艺作物,传统园艺作物以茶叶和咖啡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B.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C.河流众多,流量稳定,灌溉水源充足D.地处低纬,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11.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园艺作物以花卉为主,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东临印度洋,海洋运输便利,便于花卉销售到国外市场B.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花卉市场需求量大C.花卉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D.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支持【解析】10选B,11选D。第10题,该区域地处东非高原,种植园艺作物的有利条件是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第11题,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加上政策的支持,因此大量的花卉出口到欧美市场。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材料二 下图为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材料三 下图为卢茨克、基洛沃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资料图。(1)描述乌克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并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3)判断乌克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A、B、C、D四个自然带都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西向东减少,引起自然带变化。第(2)题,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主要从植被提供有机质,分解少、侵蚀弱等方面分析。农业开发一方面使植被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同时使外力侵蚀加剧,产生土壤污染等。第(3)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广人稀,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答案:(1)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原因:受纬度和地势影响,自北向南气温升高;受海陆位置影响,自西向东降水减少。(2)植被覆盖良好,为黑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广阔,以流水沉积为主,土壤侵蚀少,导致土层厚,有机质积累丰富。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黑土肥力下降;农药使用,使土壤遭到污染。(3)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温度高、热量丰富,降水适中;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宽广;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面积广,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多;农业发展历史悠久。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区域(我国乌龙茶起源地)的位置及其多年平均气温变化。(1)试从气温角度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区的原因。(2)分析该地的气温适宜茶树生长的原因。(3)该区域约60%以上的茶叶为单体农户生产经营,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指出该区域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析】第(1)题,结合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夏季气温低于35℃,冬季温度不低于10℃,较为适宜。第(2)题,结合经纬度及海拔,分析该地区夏季气温不高,冬季气温不低的原因。第(3)题,结合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生产规模、品牌、深加工、销售服务体系等方面分析不足之处。答案:(1)夏季气温低于35℃,冬季温度不低于10℃。(2)位于中低纬度(或低纬)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较温暖;夏季处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多云雾,且多丘陵、山地,地势较高,气温不至于过高。(3)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较高;茶农之间缺乏分工合作,不能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品牌意识薄弱,宣传力度不够。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六 12.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一 9.1工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八 7.2城 市 化 Word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