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1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2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3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4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5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6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7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

    展开

    这是一份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课件201902183100,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内容理解概括,考点4探究主旨情感,考点6分析人物形象,考点8理解情节作用,考点9探究标题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情总结】  (1)考查特点:文学性文本阅读是中考必考内容(2017年连云港考查名著阅读)。淮安中考自2016年开始,不再同时考查散文和小说,分值近三年稳定在5题22分左右;宿迁中考近5年稳定在4题14分左右;连云港中考近5年题量和分值分别在4~5题,分值17分左右(2017年考查名著选段为11分)。  (2)选材特点:从体裁特征上看,淮安中考近五年考查散文以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为主,近三年选文字数在1500字左右,因为不再同时考查小说,阅读量有所增加;宿迁和连云港中考以抒情散文、写人记事类、哲理散文为主,阅读量在1300字左右。  (3)考点分布:近五年考点分布均集中在概括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语言、段落作用、主旨和情感的归纳、标题含义理解、文章线索、写法鉴赏等考点,其中淮安中考近五年,人物心理描写考查频次较高。
    附表1:描写的表达方式
    附表2: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第1讲 概括内容、人物心理、词句赏析、主旨情感、行文线索
    [2018·淮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22分)老圣人赵长春①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②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③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一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④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⑤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⑥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代代,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⑦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⑧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考点一】 内容理解概括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4分) 
    【答案】春分立蛋;保护老碾盘;爱管闲事(讲老理);善用古墨(或用古墨治病,或用古墨静心亦可);饭前喝白开水。
    【解析】 本试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文章第②段说“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下面就开始介绍这些“不同于他人”的事,一直到文章的第 段,从中总结答案即可。
    【考点二】 揣摩人物心理2.品味第⑤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4分)
    【答案】示例一:太好了,孩子们对立蛋游戏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好传统后继有人了!虽然这些大人不感兴趣,但是我会坚持做下去。示例二:春分是个好机会啊!立鸡蛋让孩子们的心好好静一下,现在玩这些游戏的人少了,但孩子们感兴趣,传承就有希望了。
    【解析】本试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笑”是心理满足高兴的外在表现,这里,“老圣人”笑了是因为看到孩子们能立起鸡蛋,这是对孩子们行为的赞美,也是看到这一传统后继有人的欣慰,围绕这样的主题,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三】 赏析文章语言——词语的表达效果3.说说第 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4分)
    【答案】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强调了古墨治病的疗效神奇。语言简洁活泼,表现孩子病愈后的轻松愉悦,表达了对“老圣人”智慧(或传统文化)的赞叹。
    【解析】本试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就好了”这个句子出现了两次,这是使用了反复的手法,根据语境,可知第 段是在用古墨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好了”说明古墨有效果,也表达了对其疗效的赞叹之情。
    【考点四】 探究主旨情感4. [改编] 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在作者眼里“老圣人”是一个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读书人。用他的道德、智慧改善乡风民俗,德才兼备,含有对老圣人的敬佩之意。在袁店河语境里,“老圣人”只是指年纪大、读书出不来的人,具有嘲讽的意味。通过对“老圣人”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老圣人”的敬佩之意。
    【解析】本试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说,是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探究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文章的开头写到“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而文章中“老圣人”的行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捍卫和继承,所以说有些委屈了他。通过“我”觉得“委屈了他”,可以表现出作者对“老圣人”这种捍卫优秀传统文化行为的认可,通过对“老圣人”的描写,表达了在当下社会,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
    【考点五】 理清行文脉络(线索)5.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6分) 
    【答案】 (结构上)“老碾盘”使情节更加紧凑(串联了“老圣人”所做的事,是行文的线索)。(内容上)“老碾盘”代表着乡村的历史和传奇(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蕴上)是表现了“老圣人”道德与智慧的主要物件(表达对像“老圣人”一样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者的赞美)。(主旨上)呼吁充分认识并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表达对漠视传统文化的担忧)。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是“老圣人”故事中的主角,从文章内容“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来看,体现了村民对“老圣人”的尊敬;“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体现了“老圣人”对于村里道德教化的良好作用。从这些方面进行探究即可。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2018淮安)(2)请你概括××的特征。2.审题要点(1)审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把握题干要求是概括文中主要事物(事件)或人物的特点还是次要人物(事物)或部分事件的特点。(2)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对应的关键内容,仔细审读内容,整合相关信息进行作答。
    【答题思路】1.根据题干中的要求,把握关键的人物、事物或事件。2.围绕文中对相关人物、事物或事件的描述,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其表现的人物、事物或事件的特点,同时注意文中对比或照应的内容。3.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通顺的语句进行描述,然后再根据要求,对语句进行精简,选择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模板】(1)……的特点分别是……。(2)……具有……特点。
    考点2 揣摩人物心理(淮安必考)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品味第⑤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2018淮安)(2)文章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文章通过一系列描写,反映了当时人物的什么心理?2.审题要点(1)审题干,要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标志词,本题则是补写语言、心理,或者人物的独白等情节。(2)要看清补写的内容,同时要发挥合理想象,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思考做题方向。第二步:明确补写的内容,一般人物的独白包括潜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本题考查的则是人物的心理描写。(1)结合文章内容,明确补写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是特定的事件或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2)结合故事的背景,分析人物的内心情感。在特定的背景下,能否分析出人物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或者某几种复杂的情感,这点是能否补好独白的关键。正确判定人物内心的方法,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判断,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来揣测,可以结合当时的语境来揣测,可以换位体验来揣测。第三步:组织语言,补写独白。补写时一定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性格、结合环境、紧扣主题。
    考点3 赏析文章语言——词语的表达效果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2)说说第 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2018淮安)(3)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018宿迁)2.审题要点(1)阅读题干,在原文中找到该词语,确定答题区域。(2)联系文章内容,分析词语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3)用简洁的语言,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阐述。(4)注意词语的赏析离不开作者的情感,在分析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体会作者情感变化,同时还可以从句式的角度、句子所蕴含的哲理角度进行考虑。
    【答题思路】1.解释字词的含义首先,要清楚字词本身的含义;其次,要看其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技巧或方法,如修辞方法、词义的转移、词义的引申等;再次,结合文章内容或语言环境,以及用词方式,来解释加点词的真正含义;最后,要根据其作用于何词何事来释义,以便使其针对性更强。2.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般需要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①情感性作用。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思念、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②结构性作用。这类词语一般是连词或表达情感转变的名词。在全篇(或某段)中起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③精确性、生动性作用。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细致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④主题性作用。指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暗含了怎样的主旨。⑤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乐性等。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等重要信息。a.时间词:写出了……时间上的紧迫,表达了……。b.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人(事)物的特点(或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达了人物……的心情(性格)。c.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理。d.数词:准确、具体地描绘了……对象。
    【答题模板】“……”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2017淮安)(2)文中加点词与本文的主旨有何联系?(3)联系个人的成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审题要点(1)审清题干,要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标志词。(2)审题时一定要明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或句子的含义。(3)作答时,一定要写出词语或句子的深层含义,要与文章的主旨、思想情感联系起来。
    【答题思路】纵观近几年中考真题,联系文本内容,探究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态度的题型,设置比较灵活,往往会结合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有内涵的语句进行考查。词语型:第一步:明确词语原义,揣摩词语的语境义,准确把握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词语赏析的角度很多,如词性、叠词、感情色彩、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第二步:密切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品质、故事情节、细节等)。第三步:联系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主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关键信息归纳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2)层次顺序分析法。理解文章主旨时,要弄清文章具体叙述了什么事。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关系,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3)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4)重复中心法。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中发现文章的中心主旨。(5)首位归纳法。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文章的中心主旨。(6)从文章的标题窥视文章的中心主旨。句子型:第一步:认真审清题干,明确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还是对句子的理解。第二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1)从句子的位置入手。如果是总领句,可以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要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其内涵。
    (2)从句子中的关键词入手。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从句子的关键词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3)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入手。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者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言在意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第三步:解释句子内涵,关联文章主旨,组织规范语言。
    【答题模板】词语或句子本义+语境义+体现陈述对象的什么特点+人物的心理、情感、文章的主旨。
    考点5 理清行文脉络(线索)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2018淮安)(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3)“……”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审题要点(1)审清题意,看题目是要求分析行文思路还是要求寻找文章线索。(2)结合题干要求,把握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词语或句子,并重点关注贯穿文章始终的物件或某种情感。
    【答题思路】寻找文章线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看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既是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也是文章的线索。如果全文始终围绕标题来写,标题用语贯穿文章始终,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2)有些文章会始终围绕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写,如《紫藤萝瀑布》,“紫藤萝”便是文章的线索。(3)有些文章,往往以作者的视线或游人的行踪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有些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或安排材料的,这类文章就是以时间为线索的。(5)有些文章始终围绕着某一矛盾来写,这些矛盾就是文章的线索。(6)寻找感情线索。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感情为线索。线索的作用:不论是以什么为线索,线索的作用都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具体内容见Wrd版资源“专题10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
    第2讲 人物形象、词句赏析、情节作用、标题含义
    [2017·淮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22分)大地的恩典杜怀超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晕染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我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子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形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保持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它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画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比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竹子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旋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辛劳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了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几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温暖。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有着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盆纤弱的文竹怎么能比得了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考点六】 分析人物形象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4分)
    【答案】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茫然;对文字向往,对文化虔诚(敬重);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挺拔;坚强(隐忍);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悲悯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一是从作品实际出发,即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人物的言行及作品对其所做的种种描写和评述)出发;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的分析,即联系作品内容作简要分析。文章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有“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子耳鬓厮磨的……养活了一家人”“在生活的旋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
    的竹席、躺椅之类”,从这些语句里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勤劳与对家庭的主宰与责任。从“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几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等语句里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勤劳、挺拔与坚强。从“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对文化的茫然和对文字的向往。另外,父亲对竹子十分虔诚,对“我”的耐心的教诲和引导都能体现出来;“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和对“我”寄给他的有竹子味道的衣物甚是喜爱,都可以看出父亲对竹子、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考点七】 赏析文章语言——句子的表达效果2.请从语言运用或情感表达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4分)
    【答案】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表现出父亲劳作的艰辛,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与赞美。示例二:通过“挨着”“连着”“窃窃私语”等词语,写出了父亲使用竹扁担劳作时的样子,表现出父亲劳作的艰辛,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赞美与感动。
    【解析】 本题考查品析重点语句的能力。语言赏析的角度较多,本题要求从语言运用或情感表达角度进行赏析。语言运用角度可以从两方面赏析:一是从修辞角度,从“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来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父亲)与竹子的亲密;二是从词语角度,这个句子中有很多词语值得揣摩,如“挨着”“连着”“窃窃私语”等词语,将父亲劳作的情景表现了出来,而这种艰辛的劳作表达如此生动,作者对父亲的感动与赞美可见一斑。表达的情感应该结合父亲的劳作来分析,父亲与竹子的亲密正是艰辛劳作的体现,这样生动的描写正是内心对父亲的感动与赞美的表现。
    【考点二】 揣摩人物心理(见第1讲)3.依据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4分) 
    【答案】略。要点:对父亲的牵挂思念;对父亲年老的心疼(担忧);对父亲的感念(感恩);对之前不理解父亲感到愧疚。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人物内心想什么,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文章的第⑨段描写了自己的一个动作“泪眼婆娑”,而且是朝着老家的方向。老家有谁?作者为什么流泪?结合上文,父亲老了,自己在家,可能是对他的思念与牵挂,对他身体的担忧;联想一下,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养育与教育,这眼泪里可能还有对父亲的感恩以及为父亲严格教育自己时不理解父亲而悔恨与愧疚,种种复杂的心理可能都有,答题时分条梳理解答即可。
    【考点八】 理解情节作用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5分)
    【答案】示例:是因为父亲一生爱竹,在“我”心中父亲与竹子是融为一体的,通过为父亲买这样的礼物,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情节的理解。“我”选竹纤维制作的衣物送父亲,是因为父亲的一生是跟竹子连在一起的,他担起家庭的重担靠的是竹子,他教育儿子读书用的是竹子,他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温暖……父亲就是一棵竹子,他将自己和竹子融为了一体。当“我”长大理解了父亲时,知道什么东西是他喜欢的,所以送他竹纤维制作的衣物,再者,送他衣物也是对他养育自己一生、教育自己一生、感动自己一生的理解、感激与思念。
    【考点九】 探究标题含义5.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5分)
    【答案】写出大地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他也像大地一般养活了一家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表达出“我”对竹子以及父亲的感激和赞美。
    【解析】 理解标题一般要理解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含义的理解一般需要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表层含义;结合文章主旨,体会深层含义。本题中“大地的恩典”这一标题,应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理解:表层的含义是竹子从大地中出生,就像是大地给予我们一家物质的保障和精神的影响双重的“恩典”;深层的含义就是比喻义,父亲就像是竹子,坚强刚毅,支撑起全家,引导教育“我”成长,是我们家的“恩典”。作用结合揭示主旨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对竹子、对像竹子一样的勤劳父亲的感恩赞美之情来解答即可。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全文,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2.审题要点(1)审清题干,要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标志词。(2)一定要看清是赏析人物形象还是概括人物形象。
    【答题步骤】第一步:认真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第二步:把握人物形象,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赏析人物形象,二是概括人物形象。赏析人物形象:首先明确赏析角度。人物的描写一般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心理、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五个方面,不同的描写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不同的作用;接着分析具体作用,一般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分析某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最后揭示表达效果。一般联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及人物情感、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进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审清题干,明确是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并分析,还是只要求概括人物形象。接着分析文中的描写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通过分析事件、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2)分析环境描写,了解人物命运,分析人物性格。
    (3)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4)结合文章主旨,理解人物性格特点。(5)深读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6)借助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7)抓住议论、抒情等关键句,从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后具体概括。把人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整合在一起,用关键词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
    【答题模板】赏析人物形象:通过……的描写手法(明手法),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述作用),表达了……的感情、主题(析效果)。概括人物形象:××是一个……(性格、思想品质)的人+作为……人,表现××样。
    考点7 赏析文章语言——句子的表达效果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该句在表达上的妙处。(2)从(修辞/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审题要点(1)阅读题干,在原文中找到该句,确定答题区域。(2)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句子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3)用简洁的语言,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阐述。(4)注意句子的赏析离不开作者的情感,在分析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体会作者情感变化,同时还可以从句式的角度,句子所蕴含的哲理角度进行考虑。
    【答题思路】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解释句子的本义。视情况而定,灵活添加。然后,联系中心。一般都需要回答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刻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对其深层含义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最后,找准句子中的关键词,分析语境义。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意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2.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角度(1)从描写角度赏析:①细节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写人、事的词句)凸显人物(事件)……的特征,使描写更生动,具有真实感,为人物或情节的变化做铺垫。(写景时)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主要作用是: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辨别技巧。然后了解它们的一般作用,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有: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②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谁、什么样的)……的感情。③夸张:突出了……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④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内容,突出了……感情。⑤设问:引起读者对……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⑥反问:加强了语气,写出(突出、强调)了……(观点、态度、情感)。
    【答题模板】1.从句子的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有力地)表现了(强调了)……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2.从句子的描写角度: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景物)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或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表达了对……的……情感。3.从句子的表现手法角度: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竹纤维制作的衣物。(2017淮安)(2)文中主要讲……,第×段却讲……,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审题要点(1)阅读题干,在原文中找到该情节或语段,确定答题区域。(2)联系文章内容,分析情节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3)分析文章的层次和表达的顺序,指出该情节的作用。
    【答题思路】情节是支撑文章的基础,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而主题则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由情节提炼出来的。要分析情节对主题的表达作用:首先,要搞清情节或语段的含义、中心内容或表现重点;其次,要搞清它与主题的相同之处,即它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主题思想;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二者的关系,说明情节是如何表现主题的。需要注意的是,该题型设置比较灵活,考查重点不甚清晰,需要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有的记叙文会结合记叙的顺序考查插叙、倒叙等知识,则需要从记叙的顺序角度进行思考;有的会从细节描写、侧面烘托考查,需要结合描写、表现手法等答题。一般来讲,插叙和补叙的作用如下:插叙:既可丰富文章的内容,有助于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又能使文章写法多变、曲折有致。如交代人物的背景、身世、经历,交代事件发生的根源及原因,介绍相关材料等。倒叙:可使中心突出,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叙述有波澜。有时会起到突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2)文章以“……”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4)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5)将本文的标题改为“……”好不好?为什么?2.审题要点(1)明确题干是理解标题,还是分析标题的作用或妙处;(2)一般考查标题的题目,往往都和文章的主旨有关;(3)标题常常是文章的线索,要注意答出标题的作用。
    【答题思路】 1.分析标题的妙处或理解标题,一般要在对文章整体内容把握的基础上,从内容的含义和作用两方面分析。标题的含义有:表层含义(交代文章内容或写作对象)+深层含义(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主旨)。 2.标题的作用或妙处:结合内容,从内容、结构、主题、手法、目的等方面分析。具体有:(1)概括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2)奠定感情基调。(3)点明文章暗含的思想感情。(4)点明文章的行文线索(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一件物,或是一件事等,这篇记叙文的标题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6)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3.为文章拟写标题(1)要能体现文章标题的特点:简洁、醒目、形象鲜明、含蓄优美、概括性强及引发阅读兴趣等。(2)要充分考虑记叙文标题的作用。(3)要紧贴文章的内容或主题。(4)选取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地点,作为线索的事物、景物、人物,乃至能体现文章主旨的短语、词句等做标题。
    【答题模板】标题“……”概括写出了文章的……,表现了……。
    具体内容见Wrd版资源“专题10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
    第3讲 段落作用、写作手法、原因分析、拓展探究
    [2018·连云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7分)你要做什么呢王安忆①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工团也终因政审不合格而不成。②真倒霉啊!我叹息。此时,我亦在农村,亦在投考文工团。成分尚说得过去,问题则是业务能否及格了。
    ③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来到他家。他引我们走进一间亭子间,让我拉琴给他听。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拉琴,听我拉完一支曲子,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全忘了。④后来,他拉给我看,拉得很认真,拉完一支曲子,又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也全忘了。⑤最后,他帮助我处理了两支曲子,以应付招考。他讲了许多,我都记不得了。⑥“每天练四个小时才好。”他对我说——这个,我记得的,他正伏在桌上帮我修改谱子。我不响。停了一会,我说:“我并不喜欢拉琴。”“那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你要做什么呢?”我不响。过后,我们告别了,走下了木楼梯。⑦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⑧“你要做什么呢?”
    【考点十】 分析段落作用1.“你要做什么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3分) 
    【答案】呼应标题(点题);线索分明,脉络清晰;回环往复,层层推进。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的作用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从结构上分析,这篇文章题目就是“你要做什么呢”,可见呼应标题(点题),文章在第⑥段因为“我”说不喜欢拉琴,拉琴的朋友质疑“你要做什么呢?”;当“我”实在没什么可写时,“我”会想起“你要做什么呢?”;当“我”无聊时也会想起这句话,结尾再次提及“我”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可见层层推进、脉络清晰。
    【答案】(1)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前者强调原因复杂,后者强调情感复杂,两次重复,表达了迷惘的青春期难以排遣又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2)此处的“见不得人”是不能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表明自己当时的写作很幼稚,羞于让人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语和语句的理解。锁定画线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从深层理解其中蕴含的内容。第(1)题首先要理解“莫名其妙”的意思,再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我”为什么感到“莫名其妙”,其次要分析两个“莫名其妙”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第(2)题分析关键词,一般的答题技巧是“词本义+词文中义+内容+人物形象”,再看原文要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明“见不得人”的本义和文中意思。“见不得人”一般指丑事,不能让人知道,文中是指自己写的诗还没成熟,不能发表。
    【考点十一】 赏析表现手法3.文中一再写到拉琴的朋友教给“我”的一些技巧,“我”都“忘了”“记不得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答案】①用“忘了”“记不得了”和“只记得”形成对比;②突出“你要做什么呢”这句话在“我”心中的分量以及对“我”的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先明确文章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如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等,然后,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这就要求研读文本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分析。作者用“忘了”“记不得了”拉琴的朋友教给“我”的—些技巧和只记得“你要做什么呢?”这句话,从而形成比较,突出拉琴者的话对“我”人生的影响。
    【考点十二】 概括变化或原因4.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 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请结合加点词语谈谈作者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4分)
    【答案】觉得充实,是因为终于找到了与之适合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心中不再有空处。觉得空洞,是因为跟那些创造财富做出大贡献的人相比,自己的写作似乎看不到明显的价值,于是产生自我怀疑。所以两处并不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题目要求结合加点的字谈原因,如作者认为写作感到“充实”,是因为有事可做;而在创造价值层面上,作者与那些创造财富做出大贡献的人相比,似乎显得不足,产生自我怀疑,所以感到“空洞”。
    【考点十三】 开放拓展探究5.“你要做什么呢?”作者不断问自己,也在问每一个读者,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4分)
    【答案】①人应该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能无所事事;②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③人生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④不管处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要乐观面对生活,做出一番事情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一般可根据分值分条列出相应感悟。回答感悟,既要联系文中“我”的生活经历归纳;也要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表述时要有围绕感悟展开的简要分析。
    考点10 分析段落作用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文中画线的句子(语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小说×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审题要点(1)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提到的重点段落,明确其在文中所处的位置。(2)根据题干要求或从结构,或从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具体说明,则两方面都要涉及。(3)根据相应位置的段落作用(开头、中间段、结尾)分析该段落运用的写作手法,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或好处。
    【答题思路】1.在结构上的作用(1)开头交代缘由(背景);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总领全文;开篇点题;设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2)中间过渡(或承上启下);设伏笔;照应开头;收束前文;引起下文;使上下文连贯,情节完整。(3)结尾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照应开头;引起联想;揭示主旨,升华(深化)主题。2.在内容上的作用(1)点明中心(主旨);暗示文章的主旨;升华(深化)主题;画龙点睛;丰富文章内容。(2)奠定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3)揭示文章脉络,推动情节发展。(4)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余味无穷、意味深长。
    【答题模板】(1)语段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2)语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引起了下文……内容。(3)语段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的思想感情(赞赏和追求/喜爱/钦慕)。
    考点11 赏析表现手法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本文先写……后写……,这样对比的目的是什么?(2)文章中……句子怎么样?为什么?(3)文中……情节能否删去?说说原因。(4)……(人物)……(怎么样)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2.审题要点(1)仔细审题,弄清答题方向。看题干中是否提到具体的表现手法或者给出具体的提示性句子。(2)理解各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常见的有对比、做铺垫、埋伏笔、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等。(3)若是提到具体的表现手法,则根据该表现手法的特点及题干要求作答即可。若是没有给出,则需要根据提示性的句子进行判断。
    【答题思路】1.首先,分析句子使用的具体的表现手法可从以下角度进行着手:(1)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对比、铺垫、衬托、照应、抑扬等技巧,都讲究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出作者构思的妙处。(2)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提示句特点,全文是否结构严谨,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2.结合常见表现手法的判断方法及作用作答。常见表现手法具体的判断方法及作用如下:(1)对比。判断方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对比主要的人或事物。作用:特点鲜明,矛盾突出,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2)做铺垫。判断方法:使用较多的笔墨,对起陪衬作用的人物或者次要事件大肆渲染。作用: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可以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3)埋伏笔。判断方法:使用较少笔墨,写的是主要人物或者主要事件。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同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设置悬念。判断方法: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在后文或者文章结尾解开谜团。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5)前后照应。判断方法:前后有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作用: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情感饱满。
    【答题模板】该情节(该内容)通过描写(叙述)……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后文……埋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主旨,深化主题)。
    考点12 概括变化或原因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依据故事情节变化,将人物态度变化补充完整。(2)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 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请结合加点词语谈谈作者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2018连云港)(3)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的?(4)文中某人物前后有什么变化?2.审题要点(1)根据题目要求,把握题干中要求的是根据全文内容进行梳理还是根据部分关键情节进行概括。(2)根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同时要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把握“变化”“表现”等要点。
    【答题思路】(1)明确题目要求。认真研读题目,了解具体要求。(2)筛选主要信息。明确题目要求之后,要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确定答题区间后需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筛选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出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关键句和关键词。(3)整理合并要点。整合主要信息时,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在细心对照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根据题目要求整理合并要点。(4)准确简明表达。根据目标要求,提取关键词语或句子构建完整的判断或陈述,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答题模板】(1)文中……这一情节,表现了……。(2)前文中……的表现为……,后文的表现为……。
    考点13 开放拓展探究
    【审题指导】1.常见题型(1)你对文章中……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2)从文中的……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请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感受。(4)请结合生活实际对文章中人物的行为(形象)进行评价。(5)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的理解。
    2.审题要点(1)认真研读题干,注意这个表述题是从哪个方面来谈感悟或体验。(2)注意研读上下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要注意从全文构思的角度,从作者的表达意图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进行解答;要揣摩考题的意图,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的表达。

    相关课件

    2024河北语文中考备考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 小说 (课件):

    这是一份2024河北语文中考备考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 小说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说明,阅读理解三层级,年版课标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设计专题课件9记叙文阅读二小说 (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设计专题课件9记叙文阅读二小说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方法指导,寻找线索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设计专题课件9记叙文阅读二小说 (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优化设计专题课件9记叙文阅读二小说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题精析,方法归纳,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方法指导,寻找线索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