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三 物质构成的奥秘
展开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一:分子与原子】【例1】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_____。(2)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工作展示会上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下图所示。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___色变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②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强化训练】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2.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_____。(2)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工作展示会上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下图所示。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___色变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②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专题二:原子的结构】【例2】著名化学家徐光宪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强化训练】1.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C. 硫离子核外有16个电子
D. 与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2)“醋酸糖甜”是因为 。(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 。(4)原子内部含有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专题三:元素与元素符号】【例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形成Y2﹣离子【强化训练】1.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关于钾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B. 钾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单质形式存在
C. 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 施用草木灰,可给农作物补充钾元素2.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H2O和NaN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用化学式表示)【达标测练】1.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从分子性质角度解释,这是利用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五氧化二磷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构成物质 B.质量和体积大小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该反应中有2种单质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5.栀子花开,淡淡的清香。香满校园的原因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6.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微粒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BCDX质子化合反应纯净物化合反应Y中子分解反应混合物氧化反应A.A B.B C.C D.D7.学习和研究化学,有许多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选项方法示例A实验法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区分硫酸钠和碳酸钠B归纳法氢气、二氧化碳是分子构成的,归纳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大部分是气体C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D对比法用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进行压缩,得出气体与液体微粒间的空隙不同A.A B.B C.C D.D8.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原因是冰与水是同一种物质D.宇宙航天需要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9.下列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是( )A.Li+ B.S2﹣ C.K﹣ D.Mg2+1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给轮胎不断充气,轮胎爆裂------分子数量增多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11.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1)x表示质子数,该粒子有_____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_____关系非常密切。(2)当x-y=10,该粒子为_____(填类别)。(3)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13.有核电荷数小于20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二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少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A、B分别为_____;C、D分别为___。14.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验证微粒的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2)但另一同学认为该同学的方案不严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在另一个烧杯放相同体积的酚酞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他的目的是_____。[实验方案二]如图3制作两个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瓶,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分别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如图4和图5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C的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结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15.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如果该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6,则该铁原子的中子数是多少?___________16.已知某原子的质量为3.816×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 为1.66×10-27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计算结果保整数)。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参考答案【专题一:分子与原子】【例1】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_____。(2)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工作展示会上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下图所示。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___色变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②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答案】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色 白 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气分子(或浓氨水易挥发)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强化训练】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答案】B2.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氨的水溶液具有碱性。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_____。(2)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工作展示会上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下图所示。①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___色变____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②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答案】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色 白 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气分子(或浓氨水易挥发)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专题二:原子的结构】【例2】著名化学家徐光宪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答案】C【强化训练】1.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C. 硫离子核外有16个电子
D. 与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A正确;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故B正确;
C.硫离子易得到2个电子达稳定结构,核外应该有18个电子,故错误;
D.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变成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变成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变成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二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8,故D正确。
故选C。2.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2)“醋酸糖甜”是因为 。(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 。(4)原子内部含有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答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构成物质分子不同 空气由多种分子构成,氧气由一种分子构成 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专题三:元素与元素符号】【例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形成Y2﹣离子【答案】B 【强化训练】1.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关于钾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B. 钾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单质形式存在
C. 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 施用草木灰,可给农作物补充钾元素【答案】B【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说法正确,故A正确;
B、钾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原说法错误,故B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说法正确,故C正确;
D、因为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钾,所以施用草木灰,可给农作物补充钾元素,故D正确.
故选B.
2.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H2O和NaN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用化学式表示)【答案】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H2O Mg(OH)2 【达标测练】1.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从分子性质角度解释,这是利用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B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五氧化二磷【答案】B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构成物质 B.质量和体积大小C.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D.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C 4.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该反应中有2种单质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答案】B 5.栀子花开,淡淡的清香。香满校园的原因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C 6.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微粒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BCDX质子化合反应纯净物化合反应Y中子分解反应混合物氧化反应 A.A B.B C.C D.D【答案】D 7.学习和研究化学,有许多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选项方法示例A实验法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区分硫酸钠和碳酸钠B归纳法氢气、二氧化碳是分子构成的,归纳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大部分是气体C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D对比法用等体积的水和空气进行压缩,得出气体与液体微粒间的空隙不同A.A B.B C.C D.D【答案】B 8.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原因是冰与水是同一种物质D.宇宙航天需要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答案】A 9.下列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是( )A.Li+ B.S2﹣ C.K﹣ D.Mg2+【答案】D 1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给轮胎不断充气,轮胎爆裂------分子数量增多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答案】B 11.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B 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1)x表示质子数,该粒子有_____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_____关系非常密切。(2)当x-y=10,该粒子为_____(填类别)。(3)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答案】3 化学性质 原子 S2− 13.有核电荷数小于20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二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少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A、B分别为_____;C、D分别为___。【答案】氟、钙 硫、氧 14.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验证微粒的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2)但另一同学认为该同学的方案不严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在另一个烧杯放相同体积的酚酞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他的目的是_____。[实验方案二]如图3制作两个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瓶,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分别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如图4和图5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C的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结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答案】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浓氨水不变色 作为对照实验 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5比图4变色快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5.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如果该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6,则该铁原子的中子数是多少?___________【答案】56,3016.已知某原子的质量为3.816×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 为1.66×10-27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计算结果保整数)。【答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