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浙江专用版练习:6考前仿真模拟卷(六)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33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浙江专用版练习:6考前仿真模拟卷(六)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33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浙江专用版练习:6考前仿真模拟卷(六)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8533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浙江专用版练习:6考前仿真模拟卷(六)
展开考前仿真模拟卷(六)(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浙江某山坡地因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如果该山坡地全部退耕还林,则该区域河流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夏季时河流流速加快 B.强降雨时洪水水位将变高C.冬季时河流水量增多 D.暴雨时洪峰到达时间提前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2~3题。2.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3.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下图为长三角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的雷达基本反射率图,雷达回波越强,降水强度越大。读图,回答4~5题。4.气象雷达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测地型GPS B.导航型GPSC.被动式遥感 D.主动式遥感5.据图判断,上海、杭州两城市( )①图1中上海气压较低②图1中杭州以东南风为主③图2中上海气压较高④图2中杭州将临雨雪天气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6.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地铁M站点日均乘客数量变化示意图。M站点最有可能位于该城市的( )A.商业区 B.住宅区C.工业区 D.行政区东三省人口问题最显著的表现是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0.74、0.76、0.75。据此完成7~8题。7.东三省生育率低的原因是( )①人口外流严重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③自然条件恶劣④城市化水平高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8.东三省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别是( )A.社会文化 新建综合性大学B.自然环境 加大对北大荒的开发力度C.政治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D.经济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过七年的试验,山东省“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取得初步成功。所谓花生/玉米宽幅间作,是指压缩玉米行株距,保障单位面积内间作玉米种植株数与常规纯作玉米株数基本一致,留出带宽间种花生,实现稳粮增油增效,通过玉米带和花生带年际交替轮换种植,实现用地和养地结合。读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景观图,完成 9~10题。9.影响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C.科学技术 D.国家政策10.采取该生态种植模式的好处有( )①保障国家粮油安全②推动农民增加收入③改变粮食过剩局面④改善土壤质地结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016年10月,我国福州福耀玻璃在美国莫瑞恩投资 6亿美元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据此完成11~12题。11.福耀玻璃选择在美国建厂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是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B.美国是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地之一C.美国科研水平高D.美国劳动力充足12.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办厂会( )A.减慢中国工业化速度B.造成中国大量人口失业C.提高美国城市化水平D.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国就业率我国西南地区有一种间歇涌水泉,当地人称之为“潮汐泉”,即使在晴朗无雨的天气,泉水照样有规律地间歇涌出。潮汐泉的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下图为潮汐泉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A.该地地质历史时期为温暖的浅海环境B.该地人类活动不合理易导致土地红漠化C.该地岩层破碎,断层发育较多D.该地气候湿润,旱灾发生频次低14.下列关于潮汐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潮汐泉每次涌出水量雨天比晴天多B.潮汐泉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C.潮汐泉的涌泉现象与地表植被无关D.潮汐泉每天涌出次数夏季比冬季多20世纪初,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读美国部分区域图,完成15~16题。15.20世纪初芝加哥发展阶段特点不包括( )A.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占据主导B.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并超过第二产业C.集聚作用加强,形成大型中心城市D.整个区域处于不均衡加速发展状态16.关于乙流域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是( )A.位于东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B.流域内地势起伏小,内河航运价值高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秋降水多D.河流的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18.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耕地后备不足B.水资源浪费严重C.人均土地面积小D.缺水问题突出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完成19~20题。19.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1个 B.2个C.3个 D.4个20.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受热处气流上升B.冷却处气流下沉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D.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图甲为某群岛的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1)图甲中145°E东侧的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6分)(2)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有明显的影响,试分析具体影响。(8分)(3)试分析该群岛国家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新疆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区,但境内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条,高山上发育的众多冰川和相对稳定的积雪是新疆河流的源泉。若区域内气象要素发生突变,就会产生融雪(冰)洪水。材料二 胡杨树抗旱耐盐,被誉为“沙漠守护神”,我国90%以上的胡杨生长在塔里木河流域。下面为亚洲部分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和沿PQ线胡杨树密度变化示意图。(1)沿PQ线胡杨树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变化特点反映了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规律。(4分)(2)描述天山山脉南北两侧河流分布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3)简析图示区域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对区域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4)简述该区域融雪(冰)洪水的形成机制。(4分) 考前仿真模拟卷(六)1.C2~3. 第2题,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生产沼气等,说明厨余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第3题,由图可知,厨余垃圾经分拣后可以提取生物油脂,产生的有机渣可以生产沼气,最后剩余废渣,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可以生产工业油脂。 2.B 3.C4~5. 第4题,气象雷达是通过发射雷达波,然后接收雷达回波确定雨云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故属于主动式遥感。第5题,图1,从雷达回波图中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是气旋,上海位于气旋的中心,气压较低;杭州此时以西北风为主;图2,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图2中上海可能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气压更低;冷锋正在南下,故杭州将临雨雪天气。 4.D 5.A6. 选B。据题意可知,M站点位于某功能区,刷卡进站表明居民离开该功能区,刷卡出站表明居民回到该功能区。由图可知,大多数居民早上离开该功能区,晚上回到该功能区,故该功能区最有可能为住宅区。7~8. 第7题,东三省国有企业多,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较完善,人们“养儿防老”观念较淡薄,人口生育率低,故C项正确;人口外流跟生育率无关,故A、D项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自然条件对于生育的影响越来越小,故B项错误。第8题,东三省人口外流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应对措施也应该从经济角度分析,故D项正确。 7.C 8.D9~10. 第9题,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花生/玉米宽幅间作属于种植方式,因此属于农业技术经济因素。第10题,据材料中的信息“稳粮增油增效”可知,有利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由“用地和养地结合”可知,有利于改善土壤质地结构。 目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并不存在粮食过剩局面。 9.C 10.B 11~12. 第11题,美国的劳动力数量相较于中国要少很多;美国是世界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是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地,对汽车玻璃需求量大;美国科研水平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第12题,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办厂,可以吸引美国劳动力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国就业率,故D项正确;中国工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到美国投资办厂不会减慢中国工业化速度,也不会造成中国大量人口失业,故A、B项错误;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办厂对美国城市化水平影响不大,故C项错误。 11.D 12.D13~14. 第13题,图示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主要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A正确;土地红漠化发生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云贵高原是石漠化,B错;图中岩石有裂隙,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断层发育,C错;石灰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渗漏而导致地表缺水干旱,D错。据此分析选A。第14题,每次潮涌的涌出量等于甲、乙水位之间的水体容积,因此潮汐泉每一次的涌出量是相同的,A错;潮汐泉是间歇性涌出而不是由于潮汐作用形成的,B错;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会影响到潮汐泉的发生,C错;夏季当地降水较多,入渗补给量更大,一天中发生涨落的频次更多,涌出泉水次数较多,D正确。据此分析选D。 13.A 14.D15~16. 第15题,20世纪初,芝加哥发展阶段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占据主导,A包括。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低于第二产业,B不包括。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集聚作用加强,形成大型中心城市,C包括。整个区域处于不均衡加速发展状态,D包括。第16题,乙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A错误。流域内地势起伏大,内河航运价值低,B错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季降水多,C错误。河流的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D正确。 15.B 16.D17.A 18.D19~20. 第19题,热力环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冷热不均,即存在温度差,由材料可知,图中有两个热源,蚊香和热水盒,一个冷源即冰块盒,所以存在两个环流圈,蚊香和冰块盒是一个,另一个是冰块盒和热水盒之间,正确答案选B。第20题,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是受热膨胀上升,受冷收缩下沉,A、B正确。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近地面热源为低压,冷源为高压,近地面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而高空恰恰相反,热源对应高压,冷源对应低压,气流也由高压流向低压,但是该实验有两个环流圈,蚊香虽然下面温度低,但是蚊香本身温度高,也存在上升飘到其他地方,故而高空的气流流向有两大部分,所以不能得出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结论。所以C对,不能证明D,选D。 19.B 20.D21. (1)读图可知,图甲为日本北海道岛,145°E东侧的岛屿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2)由图中河流可知,岛屿中部为山地,夏季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季风在山地的南侧(东南侧)被抬升,产生丰富的地形雨,而北侧(西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冬季由于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时携带的水汽遇山地阻挡,在其北侧(西北侧)形成丰富的降雪,而南侧(东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雪相对较少。(3)该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 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气候湿润,多暴雨,故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1)小岛周围四面环海,水汽充足,且岛屿附近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从而形成大雾。(或这些岛屿所处海域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天气。)(2)夏季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季风在山地的南侧(东南侧)被抬升,产生丰富的地形雨,而北侧(西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冬季由于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时携带的水汽遇山地阻挡,在其北侧(西北侧)形成丰富的降雪,而南侧(东南侧)则处于背风坡,降雪相对较少。 (3)地处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活跃;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气候湿润,多暴雨,故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22. (1)从图中可直接获取其空间变化特征。这一变化是小区域内水分变化所致,应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2)从图中可以看出天山南北两侧河流分布密度的差异。影响河流发育的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3)从湿地的功能入手分析。(4)融雪(冰)洪水的形成与一年中气温的变化密切相关。 (1)离河流越近,胡杨树的密度越高 地方性分异(2)天山山脉北侧河流分布密度大于南侧。主要原因:从海洋上来的西风气流通过山口到达天山山脉北坡,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利于河流的发育。(3)湿地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使该区域干旱程度加剧,沙尘暴灾害增多。(4)冬季山地降雪量偏多,气温偏低,山地大量积雪,春季气温突然回升,流域内就会出现融雪洪水;夏季气温过高,大量冰川融水短时间内汇入河流,就会出现融冰洪水。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