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1页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2页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占2分,共计24分)
    1.(2分)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铁棒磨成针,火药爆炸
    B.工业制氧气,湿衣服晾干
    C.食物腐败,电灯通电发光
    D.呼吸作用,杀菌消毒
    2.(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21%、氮气78%
    3.(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 B.读取液体体积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2分)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试纸,这种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C.萘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9:1
    5.(2分)以下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说明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D.和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6.(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C.白磷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四氧化三铁
    7.(2分)有关下列几种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盐酸
    ②镁
    ③稀有气体
    ④氯酸钾
    ⑤五氧化二磷
    ⑥蒸馏水
    ⑦氨气
    A.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④⑤⑥⑦ B.属于单质的有②⑦
    C.属于化合物的有④⑤⑥⑦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④⑤⑥
    8.(2分)有关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①Fe ②2N ③④2CO ⑤H ⑥
    A.①和⑤即可表示元素又可以表示物质
    B.②和④中的数字“2”均表示分子的个数
    C.③属于阳离子,且该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D.由⑥可知铬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9.(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
    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
    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10.(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通常条件下N2和O2混合后,他们各自的化学性质都已发生了改变
    D.Na+、Mg2+、Al3+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所以离子的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11.(2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利用一定量双氧水制取氧气
    12.(2分)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设计




    选项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MnO2能否加速H2O2分解
    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探究空气、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13-16题.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3.(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2个硅原子   ;
    (3)硫酸铁中的阴离子   ;
    (4)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5)硫化氢分子和水分子化学式相似,写出3个硫化氢分子   ;
    (6)画出1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4.(5分)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流程图1中的操作需要的装置在如图2中选取)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有清洗干净
    (3)在图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操作②应选用Ⅱ图,图Ⅱ中的黑色固体是   。
    (5)要验证操作②所得到的液体D是否是硬水,取样后应加入   来检验。
    15.(5分)阅读题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合理灭火与预防闪爆十分重要。
    ①火灾是燃烧最常见的危害。“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②预防闪爆。下列物质漂浮在空气中遇见明火不会发生闪爆的是   (填字母)。
    A.天然气
    B.氮气
    C.酒精蒸汽
    D.面粉或煤粉
    (2)在“宏观﹣观微﹣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

    (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①图示的反应物为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②图示的反应物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有   。
    16.(5分)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阻断了病毒传播。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回答问题。
    (1)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   (填化学式),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原理是2NaOH+Cl2═NaClO+X+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3)乙醇俗称酒精,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请计算:
    ①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②4.6g乙醇与   g二氧化碳中均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结果精确到0.1)。

    三、实验与探究(17-19题,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空1分,共15分)
    17.(5分)同学们最近学习了关于水的组成测定的实验,如图所示是通电一段时间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示意图。
    (1)①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
    (2)水电解实验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烧碱的作用是   。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电源A为正极
    B.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都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负极产生气体能燃烧
    E.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F.该实验表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8.(5分)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几个重要实验,分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图A实验   (选填“能”或“否”)用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2)Ⅰ.图B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
    Ⅱ.图B实验中红磷   (选填“能”或“否”)用木炭代替。
    (3)如图C实验,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实验中将打磨过的铁丝绕成螺旋状,一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二是   。
    (4)图D中能够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   。
    19.(5分)结合如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选用A、F装置组合。写出符合A装置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装置B和C都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B和装置C比较,装置C的优点   。
    (4)若选择装置G来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b”或“c”)导管口。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占2分,共计24分)
    1.(2分)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铁棒磨成针,火药爆炸
    B.工业制氧气,湿衣服晾干
    C.食物腐败,电灯通电发光
    D.呼吸作用,杀菌消毒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棒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工业制氧气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湿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杀菌消毒是物质与病菌中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21%、氮气78%
    【分析】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答】解: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正确,故选项正确;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差,越好错误,故选项错误;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21%、氮气78%错误,因为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性质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 B.读取液体体积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试纸,这种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C.萘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9:1
    【分析】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萘胺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这种试纸是用滤纸和二氧化钛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试纸,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萘胺是由萘胺分子构成的,萘胺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9):(14×1)≠10:9: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分)以下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说明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D.和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是因为消毒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消毒液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说明说明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C.白磷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四氧化三铁
    【分析】A、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白磷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一种白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白磷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2分)有关下列几种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盐酸
    ②镁
    ③稀有气体
    ④氯酸钾
    ⑤五氧化二磷
    ⑥蒸馏水
    ⑦氨气
    A.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④⑤⑥⑦ B.属于单质的有②⑦
    C.属于化合物的有④⑤⑥⑦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④⑤⑥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②④⑤⑥⑦属于纯净物,①盐酸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②镁属于单质,⑦氨气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④氯酸钾⑤五氧化二磷⑥蒸馏水⑦氨气都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⑤五氧化二磷⑥蒸馏水都属于氧化物,④氯酸钾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2分)有关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①Fe ②2N ③④2CO ⑤H ⑥
    A.①和⑤即可表示元素又可以表示物质
    B.②和④中的数字“2”均表示分子的个数
    C.③属于阳离子,且该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D.由⑥可知铬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分析】A、根据H能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进行解答;
    B、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C、根据铝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A、①H只能表示元素,不能表示物质,故选项错误;
    B、②2N中的2表示原子的个数,不能表示分子的个数,故选项错误;
    C、③属于阳离子,但该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故选项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由⑥可知铬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9.(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
    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
    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待测值:18+1+2+32﹣26﹣2﹣12=13,反应后M、Q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N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M、Q反应生成N,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有的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P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8﹣13):(32﹣12)=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M、Q反应生成N,因此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0.(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通常条件下N2和O2混合后,他们各自的化学性质都已发生了改变
    D.Na+、Mg2+、Al3+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所以离子的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分析】A.根据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属于混合物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离子的最外层不都是8个电子来分析。
    【解答】解: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两种元素,但不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C.通常条件下N2和O2混合后,由于分子没有发生改变,他们各自的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离子的最外层不都是8个电子,如锂离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1.(2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利用一定量双氧水制取氧气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总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不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2.(2分)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设计




    选项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MnO2能否加速H2O2分解
    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探究空气、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A.A B.B C.C D.D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A、实验过程中,热水中液体变红色速率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过程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右边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左边试管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参加,温度达到着火点,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过程中,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空气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13-16题.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3.(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Cl2 ;
    (2)2个硅原子 2Si ;
    (3)硫酸铁中的阴离子 SO42﹣ ;
    (4)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5)硫化氢分子和水分子化学式相似,写出3个硫化氢分子 3H2S ;
    (6)画出1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氯分子,其化学式为:Cl2;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硅原子,就可表示为:2Si;
    (3)硫酸铁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硫化氢分子可表示为:3H2S;
    (6)18O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电子数=质子数,故电子数为8,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Cl2;
    (2)2Si;
    (3)SO42﹣;
    (4);
    (5)3H2S;
    (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5分)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流程图1中的操作需要的装置在如图2中选取)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
    (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CD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有清洗干净
    (3)在图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4)操作②应选用Ⅱ图,图Ⅱ中的黑色固体是 活性炭 。
    (5)要验证操作②所得到的液体D是否是硬水,取样后应加入 肥皂水 来检验。
    【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过滤操作所需仪器及其作用来分析;
    (4)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分析;
    (5)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其名称是过滤;故填:过滤;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故填:ACD;
    (3)在图Ⅲ操作(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4)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
    (5)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然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填:肥皂水。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5.(5分)阅读题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合理灭火与预防闪爆十分重要。
    ①火灾是燃烧最常见的危害。“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
    ②预防闪爆。下列物质漂浮在空气中遇见明火不会发生闪爆的是 B (填字母)。
    A.天然气
    B.氮气
    C.酒精蒸汽
    D.面粉或煤粉
    (2)在“宏观﹣观微﹣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

    (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①图示的反应物为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H2O+CCO+H2 。
    ②图示的反应物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有 氧原子、碳原子和氢原子 。
    【分析】(1)①可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
    ②根据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遇到明火的时候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2)①根据图示可知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解答;
    ②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有氧原子、碳原子和氢原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1)①“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故填: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遇到明火的时候可能发生爆炸.
    A、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见明火会发生闪爆,故A错误;
    B.氮气不属于可燃性气体,遇见明火不会发生闪爆,故B正确;
    C、酒精蒸汽属于可燃性气体,遇见明火会发生闪爆,故C错误;
    D.面粉或煤粉属于可燃性粉尘,遇见明火会发生闪爆,故D错误.
    故选B。
    (2)①根据图示可知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CCO+H2;故填:H2O+CCO+H2。
    ②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有氧原子、碳原子和氢原子。故填:氧原子、碳原子和氢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生活有关的知识,知识面较广,难度不大。
    16.(5分)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阻断了病毒传播。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回答问题。
    (1)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 H2O2 (填化学式),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无污染(或安全) 。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原理是2NaOH+Cl2═NaClO+X+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NaCl 。
    (3)乙醇俗称酒精,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请计算:
    ①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只列式,不计算结果)。
    ②4.6g乙醇与 8.8 g二氧化碳中均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结果精确到0.1)。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其分解产物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①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氧气,消毒时,过氧化氢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安全、无污染;
    故填:H2O2;无污染(或安全);
    (2)由2NaOH+Cl2=NaClO+X+H2O可知,反应前钠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则X为NaCl;
    故填:NaCl;
    (3)①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
    ②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4.6g×
    x=8.8g。
    故填:8.8。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关计算以及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三、实验与探究(17-19题,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空1分,共15分)
    17.(5分)同学们最近学习了关于水的组成测定的实验,如图所示是通电一段时间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示意图。
    (1)①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②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 反应。
    (2)水电解实验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烧碱的作用是 增强导电性 。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EF (填字母)。
    A.电源A为正极
    B.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都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负极产生气体能燃烧
    E.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F.该实验表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解答】解:(1)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故填:H2OH2+O2;分解。
    (2)水电解实验中,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烧碱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故填:增强导电性。
    (3)A.电源A为负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不能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负极产生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生成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E.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F.该实验表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DEF。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8.(5分)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几个重要实验,分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图A实验 否 (选填“能”或“否”)用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2)Ⅰ.图B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②③①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
    Ⅱ.图B实验中红磷 否 (选填“能”或“否”)用木炭代替。
    (3)如图C实验,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实验中将打磨过的铁丝绕成螺旋状,一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二是 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4)图D中能够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 。
    【分析】(1)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来分析;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来分析;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解答】解:(1)酒精和水混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否;
    (2)Ⅰ、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要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先后顺序为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冷却到室温,最后打开弹簧夹,然后观察实验现象。故填:②③①;
    Ⅱ、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所以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否;
    (3)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实验中将打磨过的铁丝绕成螺旋状,一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二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填: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图D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氧气;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铁丝在氧气燃烧、燃烧条件的探究等,是课本中比较基础的实验,难度不大,应加强试验的学习,提高实验的能力。
    19.(5分)结合如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选用A、F装置组合。写出符合A装置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KMnO4K2MnO4+MnO2+O2 。
    (3)装置B和C都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B和装置C比较,装置C的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4)若选择装置G来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 (填“b”或“c”)导管口。
    【分析】(1)考察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符号表达式;
    (3)根据装置特点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气体密度回答此题。
    【解答】解:(1)a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为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KMnO4K2MnO4+MnO2+O2。
    (3)装置C带有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带有活塞开关,通过控制活塞开关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先在底部聚集,因此气体从长口c进气,从短口b排气,因此验满时,置于b处;
    故答案为: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