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 专题一 走进化学世界
展开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一:走进化学世界【专题一:物质的变化】【例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强化训练】1.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2.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专题二:物质的性质】【例2】碳酸氢铵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它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是 。(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 。(3)往试管里加入少量碳酸氢铵的方法是 。(4)加热碳酸氢铵所需的仪器是 。(5)怎样证明加热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 【强化训练】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饮具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匹配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工业上可用作燃料B.氮气的化学性质定稳— 工业上可用作焊接保护气C.白醋含有醋酸,显酸性— 家庭中可用作除水垢D.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医疗上可用于“钡餐”造影【专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3】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2)如图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 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4)如何确认 D中的试管已经清洗干净 。【强化训练】1.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2.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⑵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⑶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⑷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专题四:化学与实验探究】【例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酒精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将一根火柴横放在火焰中片刻,发现火柴梗两端 (填“先”或“后”)烧焦。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 温度最高。(2)联想到对石蜡燃烧生成物的探究,他们决定对酒精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什么?【作出猜想】①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②酒精燃烧会生成水。【实验验证】验证猜想①的方法是 ,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某同学将一个干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以此来验证猜想 ,若看到 ,证明猜想②正确。【得出结论】酒精燃烧的产物是 。【强化训练】1.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是( )A.实验验证 B.提出假设 C.观察现象 D.得出结论2.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达标测练】1.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称量固体质量 D.稀释浓硫酸2.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天然气燃烧 C.木材制桌椅 D.打制金饰4.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滴加酚酞的办法可将浓氨水与蒸馏水区分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5.花花同学在试验时从量筒中取出部分液体,她先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20 mL,倒出液体后,她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9 mL,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11 mL B.>11mL C.<11mL D.不一定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化学反应,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孔雀石的发现C.铁器的使用 D.黑火药的发明7.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倒入下水道B.品尝药品味道C.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8.在蒸发皿内完成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A.镊子 B.酒精灯 C.坩埚钳 D.石棉网9.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针 B.滴水成冰 C.星火燎原 D.披荆斩棘1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制备气体C. 收集气体 D. 验满气体11.下列A ~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b和a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B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冷却前打开止水夹(3)若用C装置中无色液体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4)D实验观察到: 色高锰酸钾溶液 。得知火柴梗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同学们用燃着的木条代替含硫火柴重复上述实验,目的是 。12.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具体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将体积换算为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如图Ⅰ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是用于测量CO2体积的装置.(1)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① ② ,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若在实验室中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将B中装置②加装网罩,可以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2)图Ⅰ装置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应选择 (填“A”或“B”)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为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可以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此时读数的变化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3)下表是三个实验小组按方案所测得的数据.小组取用石灰石样品质量测得CO2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一2.5g1.32g120%二2.5g0.88g?三2.5g1.1g100%Ⅰ第一、三小组测定结果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①盐酸浓度过高挥发出氯化氢;②盐酸量不足;③没有将发生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出Ⅱ第二小组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根据数据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3.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图1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实验二:图2是验证硫酸铵的性质实验。(4)图2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备战2021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一:走进化学世界参考答案【专题一:物质的变化】【例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答案】B【强化训练】1.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答案】C2.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答案】D【专题二:物质的性质】【例2】碳酸氢铵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它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是 。(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是 。(3)往试管里加入少量碳酸氢铵的方法是 。(4)加热碳酸氢铵所需的仪器是 。(5)怎样证明加热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 【答案】极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受热易分解 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强化训练】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饮具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答案】B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匹配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工业上可用作燃料B.氮气的化学性质定稳— 工业上可用作焊接保护气C.白醋含有醋酸,显酸性— 家庭中可用作除水垢D.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医疗上可用于“钡餐”造影【答案】A【专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3】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2)如图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 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5)如何确认 D中的试管已经清洗干净 。【答案】(1)向着手心,倒放 (2) C (3)1/3,预热 (4)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强化训练】1.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答案】A2.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⑵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⑶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⑷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答案】⑴D;⑵F;⑶蒸发皿;⑷坩埚钳。【专题四:化学与实验探究】【例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酒精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将一根火柴横放在火焰中片刻,发现火柴梗两端 (填“先”或“后”)烧焦。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 温度最高。(2)联想到对石蜡燃烧生成物的探究,他们决定对酒精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什么?【作出猜想】①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②酒精燃烧会生成水。【实验验证】验证猜想①的方法是 ,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某同学将一个干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以此来验证猜想 ,若看到 ,证明猜想②正确。【得出结论】酒精燃烧的产物是 。【答案】先 点燃酒精灯,将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 【强化训练】1.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是( )A.实验验证 B.提出假设 C.观察现象 D.得出结论【答案】B2.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答案】(1)打开 关闭(2)关闭 打开 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 化碳【达标测练】1.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称量固体质量 D.稀释浓硫酸【答案】D 2.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答案】D 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天然气燃烧 C.木材制桌椅 D.打制金饰【答案】B 4.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滴加酚酞的办法可将浓氨水与蒸馏水区分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答案】C5.花花同学在试验时从量筒中取出部分液体,她先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20 mL,倒出液体后,她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9 mL,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11 mL B.>11mL C.<11mL D.不一定【答案】B 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化学反应,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孔雀石的发现C.铁器的使用 D.黑火药的发明【答案】A 7.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倒入下水道B.品尝药品味道C.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答案】C 8.在蒸发皿内完成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A.镊子 B.酒精灯 C.坩埚钳 D.石棉网【答案】A 9.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针 B.滴水成冰 C.星火燎原 D.披荆斩棘【答案】C 1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制备气体C. 收集气体 D. 验满气体【答案】D 11.下列A ~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b和a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B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冷却前打开止水夹(3)若用C装置中无色液体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4)D实验观察到: 色高锰酸钾溶液 。得知火柴梗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同学们用燃着的木条代替含硫火柴重复上述实验,目的是 。【答案】(1)氧气或O2 1:2 (2)五分之一 或20% ②④ (3)CO2+Ca(OH)2 CaCO3↓+H2O b(4)紫红色 褪色(或颜色变浅)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 12.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具体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将体积换算为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如图Ⅰ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是用于测量CO2体积的装置.(1)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① ② ,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若在实验室中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将B中装置②加装网罩,可以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2)图Ⅰ装置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应选择 (填“A”或“B”)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为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可以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此时读数的变化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3)下表是三个实验小组按方案所测得的数据.小组取用石灰石样品质量测得CO2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一2.5g1.32g120%二2.5g0.88g?三2.5g1.1g100% Ⅰ第一、三小组测定结果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①盐酸浓度过高挥发出氯化氢;②盐酸量不足;③没有将发生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出Ⅱ第二小组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根据数据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长颈漏斗;酒精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水至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若液柱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2)A;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反应前后两边液面相平(3)80%13.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图1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实验二:图2是验证硫酸铵的性质实验。(4)图2实验验证了硫酸铵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答案】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未用玻璃棒引流 ①⑤②③⑥④ 易溶于水(或白色固体) 能与熟石灰(碱)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