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186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186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58186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试卷
展开
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无关的是A.不能燃烧 B.能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大 D.不支持燃烧2.勤于观察,善于分析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下列对相关生活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将煤块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降低煤的着火点 B.用洗涤剂洗去油渍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食用碘盐是为了防治骨质疏松症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现象的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变黑 B. 湿衣服晾晒变干C. 石灰水变浑浊 D. 产生气泡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C.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除色素和异味,是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D.只有CO2会引发温室效应,所以空气中CO2越少越好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6.下列装置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是A. B. C. D.7.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 1 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B.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不能得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C.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D.图 3 实验中燃着的火柴碰到白烟,能使蜡烛复燃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B.C.D.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aCl溶液和NH4NO3溶液取样,加入适量水B分离MnO2和KC1加足量水,溶解C验证CO2能溶于水向盛有水的软塑料瓶中通入CO2D除去N2中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A.A B.B C.C D.D10.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可用作燃料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食用加碘食盐可防治骨质疏松11.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B.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C.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D.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A.A B.B C.C D.D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铜的导电性良好——用作导线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C.醋酸呈酸性——用于除水垢 D.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14.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15.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根据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二、简答题16.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1)图中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得条件之一是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图乙实验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图中所示药品不合理,请你提供一组能达到实验目的药品______。(3)如图丙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利用该性质的用途是______。(4)如图丁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17.某校学生宿舍发生粉尘爆炸事故,起因是学生庆祝生日,在蜡烛仍未熄灭之际,有人互撒面粉,导致粉尘爆炸,酿成悲剧。请回答:(1)堆积的面粉只是小火燃烧,不易发生爆炸,而撒面粉时增大了______________, 从而使面粉剧烈燃烧,引发爆炸。(2)下列关于燃烧和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 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B 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里也一定不燃烧C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量有关D CO 和 N2 的混合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3)发生爆炸后,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该方法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其他的灭火方法,小明用生活中的泡腾片做了图 1 的实验。往水中加入泡腾片,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泡腾片的标签如图 2 所示。①由图1 实验可知,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②写出维C泡腾片中一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维 C 泡腾片投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主要是因为柠檬酸和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蜡烛熄灭。18.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_____色,原因是:_____(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加热这红色液体,又褪为_____色,原因是:_____(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1.B2.B3.B4.D5.C6.B7.B8.D9.D10.D11.A12.C13.D14.C15.B16.需要氧气 砝码和药品放反了 铁和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燃烧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灭火 氢气 17.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接触 A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NaHCO3或NaCl 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 18.红 , 紫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