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版)
展开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质网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B. 酵母菌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均成链状而非环状
C. 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都是以细胞膜为边界的
D. 所有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中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内质网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A正确;酵母菌细胞质中的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B错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其边界是细胞膜,C正确;所有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D正确。
点睛:对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下列关于蓝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拟核有核膜而无核仁,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B.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C. 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D. 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完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拟核无核膜、核仁,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而是二分裂,A错误.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正确.
原核生物的DNA没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而是裸露的;不进行有性生殖,基因传递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
蓝藻细胞没有线粒体,所以有氧呼吸不在线粒体中完成,D错误.
【点睛】蓝藻没有叶绿体、线粒体、核仁,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细胞内也有核糖体;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真核生物核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的遗传规律。
3.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
B. 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 物质丙是构成细胞的基本骨架
D. 物质乙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先分析题图确定甲、乙、丙的本质,然后根据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判断.据图示可知,甲、乙构成染色体,故甲为DNA,乙为蛋白质,甲、丙构成细胞膜,故丙为磷脂。
【详解】物质甲为DNA,脱氧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A错误;物质甲为D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物质丙为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物质乙是蛋白质,其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D正确。
【点睛】易错选项BC,一是作为特定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没有主次之分;二是容易“细胞的基本骨架”看成“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而误判。
4.如图为某植物细胞示意图,①~⑨为细胞有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为无膜细胞器,参与多肽链的折叠、组装等修饰
B. 与该细胞相比,乳酸菌不具有的只是④、⑥结构
C. ⑨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能分解葡萄糖并释放能量
D. ⑧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考查了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的能力。
【详解】②为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功能是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A错误.
乳酸菌是原核细胞,有细胞壁④,不具有的是①③⑥⑦⑨⑧结构,B错误.
⑨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但不能分解葡萄糖,分解的是丙酮酸和水,C错误.
⑧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DNA分布的主要场所,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
【点睛】注意区分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细胞器的功能: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合成、加工;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底物,但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的,线粒体中分解的是丙酮酸和水。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璧分离与复原:制作临时装片--滴蔗糖溶液--观察-滴清水--观察
B.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取材—解离—染色—制片—观察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制备色素滤液--画滤液细线--滤纸条插入层析液--观察
D. 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取2 ml豆浆—滴加1mLNaOH溶液—振荡—滴加1mLCuSO4溶液―振荡--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需要熟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璧分离与复原的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的操作步骤,对照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滴入蔗糖溶液→观察→滴入清水→观察;A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制备色素滤液→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滤纸条插入层析液→观察,C正确;蛋白质的鉴定:取2mL豆浆→滴加1mLNaOH溶液→振荡→滴加4滴CuSO4溶液 →振荡→观察, D错误。
【点睛】注意: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由于是遵循实验材料自身前后的对照,所以制作好临时装片就需要先观察细胞的原始状态。
6. 右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产生的还原氢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B. [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 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 ⑥⑤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答案】B
【解析】
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为②暗反应阶段提供ATP和[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错误;⑤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B正确;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ATP,不能合成ATP,④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不能合成ATP,⑦多糖分解为葡萄糖不合成ATP,C错误;⑥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反应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D错误。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题图中1代表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2代表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3代表的是多糖合成,4代表乳酸发酵或酒精发酵,5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6代表呼吸作用的第一和第二阶段,7代表多糖的分解。
7.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 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
B.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 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答案】D
【解析】
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pH值,所以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在实验取值范围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不一定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A错误;因为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与琼脂块的大小无关,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表示的是运输效率,不是运输速率,B错误;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无法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C错误;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pH值,所以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
8.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有几项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后,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再观察,①错误;,研磨液呈黄绿色,也可能是研磨不充分,或无水乙醇加入太多,②错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宽度可表示含量,蓝绿色带是叶绿素a,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③正确;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但乳酸菌和蓝藻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原理与操作及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9.下面四幅曲线图为物质X跨膜运输时的四种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和④都需要ATP供能 B. ③不一定是自由扩散
C. ②和④需要载体协助 D. ④一定是主动运输
【答案】A
【解析】
图①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应表示自由扩散方式;图②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达到饱和点后不再上升,这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或能量的限制,因此该图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③中物质的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该物质运输与能量无关,因此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图④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表示主动运输.①表示自由扩散,不需要ATP供能,④表示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A错误;图③中物质的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该物质运输与能量无关,因此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B正确;②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④表示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C正确;图④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表示主动运输,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10.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列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气体
B. 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产生淀粉
C. 恩吉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A错误;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物之一是氧气,但并没有定量分析生成的氧气量,C错误;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11.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B.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C.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 图③表示胃蛋白酶在pH为10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加快,因此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A项正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加快,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减少,而图②的自变量是反应时间,底物的量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因此生成物的最大量不变,所以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B项正确;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的催化效率,在底物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酶促反应达到平衡点所需的时间比Fe3+的短,因此图②虚线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而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C项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1.5,在pH为10的条件下已经变性失活,反应速率为零,不会随着反应时间的递增而发生变化,因此图③不能表示胃蛋白酶在pH为10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2.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持续正常进行
B. 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C. 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D. 过程③产生的[H]、ATP、CO2都用于过程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有光和无光都可以进行,过程②表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所以活细胞都能进行,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无法进入线粒体,被还原为酒精或乳酸.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ATP供给各种生命活动,而CO2则一部分供给光合作用,一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详解】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光和无光都能进行,但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A错误;过程②表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B正确;过程③形成CO2和[H],并释放能量形成ATP,所以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无氧条件不能正常进行,C错误;过程①暗反应所需能量只能来自光反应,过程③产生的[H]、ATP都不能用于过程①,但产生的CO2可用于过程①,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个阶段的反应式,图解如下:
1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假设底物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
A. 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 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 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 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
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说明消耗氧气,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项正确;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说明不消耗氧气,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项正确;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说明消耗氧气,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消耗的氧气少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项正确;装置一不移动,说明不能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二的液滴不移动,说明不能只进行无氧呼吸,D项错误。
【点睛】判断真核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14.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丙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