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氯水长时间放置颜色变浅 B.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H2转化为NH3C.蒸干AlCl3溶液无法得到无水AlCl3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以加快Zn与稀H2SO4反应的速率2.某酸式盐溶液NaHR的电离方程式为NaHR = Na+ + HR-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R溶液的PH值一定大于7 B. NaHR溶液中:c( OH-)+2c( R2-)+ c( HR-)= c(H+)+ c( Na+)C. NaHR溶液中c( Na+)>c( HR-)>c( R2-)>c( OH-)>c( H+) D. 0.1mol·L-1NaHR溶液中:c(HR -) < 0.1mol·L-1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4.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a的HF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b=a+1B.pH=3的H2SO3溶液中,c(H+)=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0-3 mol·L-1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H-)+ c(c(HCO3_)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ClO的两种溶液的c(Na+):①>②5.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D.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6.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 C(g)+qD(g),如图表示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X(g)+Y2(g)2XY(g) Δ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B.图Ⅱ中,t时间是增大了压强C.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D.图Ⅲ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8. 298 K时,AgSCN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298 K时,Ksp(AgSCN)=1.0×10-12B.b点溶液蒸发部分水后恢复至室温可移动到c点C.向a点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NO3、KSCN固体后,可能使a点移动到c点D.欲使溶液由c点移到d点,可滴入少量KSCN浓溶液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c(Ag+)>c(Cl-) =c(I-)C.在新制氯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D.25℃时,pH=2的CH3 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11. 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常温下,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溶液滴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曲线上的数字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所得溶液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b点所得溶液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对应溶液水的电离程度: D. C点所得溶液中:c(Na+)>3 c(HA-)12.下列各能级的中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高的是 ( )A.3s2 B.4p4 C.5d1 D.6s213.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外电子都是先排内层后排外层B. 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C. 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数按p、d、f的顺序分别为1、3、5D. 同一原子中,1s、2s、3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14.下下列原子的电子跃迁能释放光能形成发射光谱的是 ( )A. 1s22s22p63s2→1s22s22p63p2B. 1s22s22p33s1→1s22s22p4C. 1s22s2→1s22s12p1D. 1s22s22p1→1s22s22p115.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Si、P、S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 价电子排布为3d64s2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B族,是d区元素C. 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不相等D. 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16.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 B.锗元素与碳元素位于同一族,属于ⅣA族 C.锗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原子半径大于碳的原子半径 D.距离锗原子核较远区城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17.已知某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3周期IVA族 B.第2周期VIA族 C.第2周期IVA族 D.第3周期VIA族18.X、Y、Z、W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的原子半径在所有原子中最小;Y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5,中子数为8;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含氧酸中酸性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元素有多种核素B. X与Y可形成YX3型共价化合物C. Y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Z元素D. W元素的单质有强氧化性,它不可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9.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Na,K,Rb;②N,P,As;③O,S, Se;④Na,P,Cl 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B. 下列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1;②1s22s22p63s23p2;③1s22s22p63s23p3;④1s22s22p63s23p4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④C.某元素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该元素可能在第三周期第ⅡA族D. 以下原子,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半径最大的是①20.香花石由前20号主族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X、Z位于同主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原子半径:Y>Z>R>T XR2、WR2两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Z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21.(12分)(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2)氯化铝溶液具有净水的作用,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CO(g)+H2O(g)CO2(g)+H2(g),在80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在一密闭容器中含1.0 mol CO、1.2 mol H2O、0.75 mol CO2、2 mol H2 ,则上述条件下此反应v正________v逆(填“>”“<”或“=”)。(4)将25 ℃时pH=12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Cl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______。(5)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若三种溶液c(H+)依次为C1、C2、C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6)常温下,已知Ksp[M(OH)3] =1.0×10−38,要使溶液中的M3+降至10−5mol/L,则应调节溶液pH=________。22.(18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原子M层电子数是L层的一半,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在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E的M层有4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A的一种氧化物可溶于一种弱酸,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D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3)和B、C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C之间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4)含有元素B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E元素处于周期表分区中的______区,E的稳定离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6)画出D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电子式表示B的硫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5分)25 ℃时,如果取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填“>”“<”或“=”)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3)求出混合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值):c(Na+)-c(A-)=________mol·L-1。(4)已知NH4A溶液是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________(选填“>”“<”或“=”)7。(5)将相同温度下浓度相同的四种盐溶液:A.NH4HCO3 B.NH4A C.(NH4)2SO4 D.NH4Cl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填序号)。24.(5分)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1·L—1。(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2)x =________。(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___________。(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A.压强不再变化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5)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上述平衡相等,起始加入A、B的物质的量n(A)和n(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DCBDCDDBCDDCDBCDBDBB21.(12分,每空2分)(1)稀盐酸(2).Al3++3H2O⇌Al(OH)3+3H+(3)<(4)10:1(5)C2> C1> C3(6)322.(18分,每空2分)(1)4HF+SiO2=SiF4↑+2H2O
(2) 2(3) Mg 、Al 、Si 、S
(4) 黄;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低的轨道时,以一定的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5)d ; [Ar]3d5
(6)
(7) 23.(5分,每空1分) (1) A﹣+H2O⇌HA+OH﹣ (2) > (3) 9.9×10-7 (4) >(5)ABDC24.(5分,每空1分)(1)0.6mo1·L—1·min—1 (2) 3 (3) 2:1 (4) BC (5) n(A) = n(B)或n(A):n(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