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河南省杞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化学】河南省杞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第1页
    【化学】河南省杞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第2页
    【化学】河南省杞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河南省杞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河南省杞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将石油催化裂解生产乙烯;④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⑤用乙烯制取聚乙烯;⑥用铁矿石冶炼铁;⑦乙烯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催熟剂;⑧用蒸馏法从海水制取淡水;⑨用食醋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⑩将干冰放在通风处自然升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⑦ C. ①⑧⑩ D. ①②⑥⑨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石油的分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液体的方法,不涉及化学变化;②煤的干馏是隔氧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③将石油催化裂解生产乙烯,属于化学变化;④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属于化学变化;⑤用乙烯制取聚乙烯化学变化;⑥用铁矿石冶炼铁属于化学变化;⑦乙烯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催熟剂,不属于物理变化;⑧用蒸馏法从海水制取淡水,属于物理变化;⑨用食醋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化学变化;⑩将干冰放在通风处自然升华物理变化。根据上述分析A. ①②③④不符合题意, B. ①②⑤⑦不符合题意;C. ①⑧⑩符合题意;D. ①②⑥⑨不符合题意。答案:C。
    2.下列化学反应原理在冶金工业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是:
    A. MgCl2 (熔融)Mg+Cl2↑ B. Al2O3+3C2Al+3CO↑
    C. Cu2S(辉铜矿)+O22Cu+SO2↑ D. 2HgO2Hg+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MgCl2 (熔融)Mg+Cl2↑ 因为Mg为活泼金属,利用电解法冶炼,故A正确;B. Al2O3+3C2Al+3CO↑因为Al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熔融的金属氧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故B不合理;C. Cu2S(辉铜矿)+O22Cu+SO2↑因为Cu为不活泼金属,利用热还原法冶炼,故C符合;D. 2HgO2Hg+O2↑因为Hg为不活泼金属,利用热分解法冶炼,故D符合;答案:B。
    【点睛】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电解法:活泼金属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
    3.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对于该图的理解,你认为一定正确的是:

    A. 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B. 曲线Ⅱ可表示反应2KClO32KCl+3O2↑的能量变化
    C.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条件就一定能发生
    D. 该反应的ΔH=E2-E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曲线Ⅰ和曲线Ⅱ都是指同一反应物生成同一生成物,所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B、曲线Ⅱ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又2KClO32KCl+3O2↑的能量变化;故B错误;C、由图分析判断反应是吸热反应,△H>0,当△S>0时,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根据图象分析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E2-E1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A、曲线Ⅰ和曲线Ⅱ都是指同一反应物生成同一生成物;B、曲线Ⅱ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根据是△H-T△S<0;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变化判断反应吸热放热。
    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H3CH=CH2+Br2CH3CHBrCH2Br
    B. CH3CH2OHCH2=CH2↑+H2O
    C.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 2CH3CH2OH+O22CH3CHO+2H2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属于加成反应,A错误;B、属于消去反应,B错误;C、属于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C正确;D、属于醇的催化氧化,D错误。答案选C。
    考点:有机反应类型
    5.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⑤⑥⑦⑧ C. ③④⑥⑧ D. ③⑤⑥⑦⑧
    【答案】D
    【解析】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A. ①②③④不符合题意; B. ①⑤⑥⑦⑧不符合题意;C. ③④⑥⑧不符合题意; D. ③⑤⑥⑦⑧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 CH2=CH2(乙烯) B. CH2=CH—CH3(丙烯)
    C. 苯 D. 苯乙烯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乙烯(六个原子共面)和苯(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共面)的结构问题。 可看作由CH 2=CH—代替苯分子中的氢原子[或(苯基)代替乙烯中的氢原子],因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故这两部分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项中的甲基(—CH3)为四面体结构,其中3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
    【详解】A. CH2=CH2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面,故A不符合题意;B. CH2=CH—CH3甲基(—CH3)为四面体结构,其中3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故B中所有原子不能共面,故B符合题意;C. 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面。故C不符合题意;D. 苯乙烯可看作由CH 2=CH—代替苯分子中的氢原子,它们各自组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故D所有原子共面,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
    【点睛】判断原子共面问题要通过乙烯,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面,甲烷为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能共面,乙炔为直线型,所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分子结构组成的结构单元进行原子共面问题。
    7.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同温同压下,H2 (g)+Cl2 (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ΔH不同;③为防治酸雨、降低工业废气,常用生石灰进行“钙基固硫”:CaO+SO2= CaSO3、2CaSO3+O22CaSO3;④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可减少雾霾、保护环境;⑤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⑥从海水提镁的过程为:MgCl2(aq)Mg(OH)2 MgOMg
    A. ①③④ B. ②⑥ C. ①④⑤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①正确;②反应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故②错误;③钙基固硫”:CaO+SO2= CaSO3、2CaSO3+O22CaSO3可以吸收SO2,为防治酸雨、降低工业废气,故③正确;④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可减少雾霾、保护环境正确;⑤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是把煤转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故⑤正确;⑥从海水提镁的过程为:MgCl2(aq)Mg(OH)2 盐酸,MgCl2Mg。故⑥正确A. ①③④ 不符合题意; B. ②⑥符合题意 ;C. ①④⑤不符合题意;D. ③④⑥不符合题意;答案:B。
    8.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黑火药爆炸;③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④氯酸钾热分解制氧气;⑤葡萄糖在人体内的生理氧化;⑥Ba(OH)2·8H2O晶体与固体NH4Cl混合搅拌;⑦液氨做制冷剂;⑧铝粉与稀盐酸的置换反应
    A. ①③④⑦ B. ③④⑥ C. ③⑤⑦⑧ D. ②⑤⑧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液态变成气态为需要吸热为物理变化。②黑火药爆炸属于放热反应;③胆矾五水硫酸铜是蓝色的晶体,加热后变白色粉末是硫酸铜,这个反应是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④KClO3制取氧气为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⑤葡萄糖在人体内的生理氧化属于放热反应。⑥Ba(OH)2·8H2O晶体与固体NH4Cl混合搅拌为吸热反应;⑦液氨做制冷剂需要吸热,属于物理变化;⑧铝粉与稀盐酸的置换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 ①③④⑦不符合题意;B. ③④⑥符合题意;C. ③⑤⑦⑧不符合题意;D. ②⑤⑧不符合题意;答案:B。
    9.在25 ℃、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1)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870.3 kJ/mol,则2C(s)+2H2(g)+O2(g)===CH3COOH(1)的反应热为(  )
    A. -488.3 kJ/mol B. +488.3 kJ/mol
    C. -191 kJ/mol D. +191 kJ/mol
    【答案】A
    【解析】
    在25℃、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670.3 kJ/mol,①C(s)+O2(g)═CO2(g)△H=-393.5kJ·mol-1;②H2(g)+1/2O2(g)═H2O(l)△H=-285.8kJ·mol-1;③CH3COOH(l)+5/2O2(g)═3H2O(l)+2CO2(g)△H=-670.3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③-(①+②×2)得CH4(g)=C(s)+2H2(g),△H=(-670.3KJ·mol-1)-[(-393.5KJ·mol-1)+(-285.8kJ·mol-1)×2]=-688.3KJ·mol-1;故选A。
    10.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用试剂
    方法
    A.
    乙醇(水)    
    足量生石灰
    蒸馏
    B.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D.
    溴苯(溴)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石灰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实现氢氧化钙和乙醇混合溶液的分离,所以A是正确的.B、乙烯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气体,除掉了乙烯,又在乙烷中引入了二氧化碳杂质,故B错误; C、乙酸和碳酸钠可以反应生成醋酸钠的水溶液,乙酸乙酯和醋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故C错误; D.溴苯中的溴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溴苯不反应并且和溴化钠次溴酸钠不互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答案:B。
    【点睛】根据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A、互不相溶的液体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C、乙酸乙酯和水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法来分离;D、互溶、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之间可以采用蒸馏法分离。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表达燃烧热: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kJ·mol-1
    B. 在500℃、30MPa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H3(g)时放出19.3kJ热量,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C. 表达中和热: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据此可推出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kJ•mol﹣1
    D.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 ΔH1;C(s)+1/2O2(g)===CO(g) ΔH2;则ΔH1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