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解析版)
展开
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1.下列关于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A. 它的元素符号为O
B.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s23p4
C.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p区元素
D. 其电子排布图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元素是16号元素S,故A错误;
B.S原子具有16个核外电子,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4,故B错误;
C.S元素是VIA族元素,属于p区元素,故C正确;
D.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晶体硅 是原子晶体,熔化时断裂共价键,错误;B.食盐是离子晶体,熔化时断裂离子键,错误;C.干冰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内的化学键无关,正确;D.金属钾是金属晶体,熔化时断裂的为金属键,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熔化与晶体类型的关系的知识。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形成分子晶体
B. CH3CH2OH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 由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H2O比H2S稳定
D. 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SiF4分子呈空间正四面体,SO32-呈三角锥形
【答案】D
【解析】
【详解】A.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S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CH3CH2OH分子中一个C原子链接四个基团其中三个相同,另外一个C原子连接的基团中有两个完全相同,所以CH3CH2OH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氢键是分子间用力,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而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H2O比H2S稳定,故C错误;
D. 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4,但SiF4中Si原子不含孤电子对、SO32-中S原子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SiF4分子呈空间正四面体,SO32-呈三角锥形,故D正确。
故选D。
4.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
I1
I2
I3
I4
……
R
740
1500
7700
10500
……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 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 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答案】B
【解析】
由表中数据I3≫I2,可知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2价,A项错;元素R一定位于第Ⅱ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R不一定是Be元素,故C、D项错。
5. 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3H2O3
B. 分子中含6个σ键
C. 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 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
【答案】A
【解析】
A、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各有一个氢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3H2O3,故A正确;B、分子中的单键为σ键,一共有8个,故B错误;C、该分子中碳碳双键属于非极性键,故C正确;D、此选项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所以所得二氧化碳的体积是不确定的,故D错误,此题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考查化学键的类型和极性,同时也涉及到有机物
燃烧产物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6.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 测定中和热的大小
C. 验证Na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D. 定量测定反应速率大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作用,所选取的双氧水的浓度不一样,所以没有可比性,故A错误;
B.测定中和热时,大小烧杯应是相平的,且应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故B错误;
C.Na与水反应放热,大试管中气体受热膨胀,则U形管中红墨水左侧高度下降,可验证热效应,故C正确;
D. 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测定气体的体积,应利用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下端进入液面下,故D错误。
故选C。
7.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单位都为mol/(L•s),则正确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对应反应:4NH3+5O2═4NO+6H2O,
A.v(NH3):v(O2)=4:5,故5v(NH3)=4v(O2),选项A错误;
B.v(O2):v(NO)=5:4,故4v(O2)=5v(NO),选项B正确;
C.v(NH3):v(H2O)=4:6,故3v(NH3)=2v(H2O),选项C错误;
D.v(O2):v(H2O)=5:6,故6v(O2)=5v(H2O),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某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B. 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C. 改变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 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过程a需要的活化能较高,没有催化剂参与,故A错误;
B. 反应吸热或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必然联系,放热反应也可能需要加热,故B错误;
C.改变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是反应热不变,故C正确;
D. E1是反应物的活化能,E2是中间产物的活化能,故D错误,
故选C。
9.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g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放出92.3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B.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C. 已知OH-(aq)+H+(aq)=H2O(l) △H=-57.3kJ·mol-1,则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
D. 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1g 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H2在足量Cl2中燃烧,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故A错误;
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故 B错误;
C. 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中和反应放热57.3kJ,但是浓硫酸稀释也会放热,所以放出的总热量大于57.3kJ,故C错误;
D. H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达到稳定要放出能量,所以2molH原子的能量大于1molH分子的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10.已知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E/(kJ·mol-1)
414.4
615.3
347.4
435.3
A. +125.6kJ·mol-1 B. -125.6kJ·mol-1
C. +393.5kJ·mol-1 D. -393.5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反应CH3-CH3→CH2=CH2+H2中,断裂6mol C-H键,1mol C-C键共吸收的能量为:6×414.4kJ+347.4kJ=2833.8kJ,生成1molCH2=CH2和1molH2,共形成4molC-H键,1molC=C、1molH-H,共放出的能量为:4×414.4kJ+615.3kJ+435.3kJ=2708.2kJ,吸收的能量多,放出的能量少,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为:2833.8kJ-2708.2kJ=125.6,所以反应热为+125.6kJ/mol,故A正确。
故选A。
1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H=xkJ·mol-1
已知:①碳的燃烧热△H1=akJ·mol-1
②S(s)+2K(s)==K2S(s) △H2=bkJ·mol-1
③2K(s)+N2(g)+3O2(g)==2KNO3(s) △H3=ckJ·mol-1 。则x为:
A. 3a+b-c B. c+3a-b C. a+b-c D. c+a-b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S(s)+2K(s)═K2S(s)△H2="b" kJ•mol-1②,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ol-1=(3a-b+c)kJ•mol-1,所以x=3a-b+c,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和焓变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目标方程式与已知方程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方程式可以进行加减。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12.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 晶体的熔点: >
B. 晶格能的大小: Al2O3>MgCl2>NaCl
C. 共价键的键长: F-F>C-Cl>C-S>Si-O
D. 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氮化硅>晶体硅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熔沸点大于分子内氢键沸点,故A正确;
B.离子半径A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