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1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1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1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各1分,共50分)
1.下列名词中,可用于同一个生物体的是( )
A.生产者、异养生物 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
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 D.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2. 科学家做过如下的试验:
a.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
b.去胚芽鞘尖端,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
c.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与b同样的试验。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分析接受块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
3.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4.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的名称分别是(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5.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B可以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 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 D可表示渗透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K+和Cl-
D. 内环境稳态是指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6.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感染人体后会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率高达9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破坏被EBOV侵染的细胞
B. 人体感染EBOV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EBOV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D.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7. 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 )
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属于次级消费者
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9.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10.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 脑干和小脑 B. 小脑和脊髓C. 脊髓和脑干 D. 只有脊髓
11.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成熟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A.延缓叶片衰老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B. 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D. 寒冷环境下虽然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
13.如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14.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为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1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16.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D. 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 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C. 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1中的
18.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甲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是用50μ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19. 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荠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20.如图是血糖调节图解式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段与曲线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段与曲线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 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21.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2.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
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
C.从代谢类型上看,①②⑤⑥为异养生物,③④为自养生物
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
2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对其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 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
C. 达尔文的实验不能证明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D. 林德曼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24.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25.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
B. 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 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
D. 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26.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影响细胞分裂过程中表现为拮抗作用
B. 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C.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及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D. 赤霉素和生长素均能促进植株的生长
27.下列概念图中,a、b、c、d、e、f所代表的生物学概念正确的是( )
A. 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液、血红蛋白
B.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C.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言语区
D. 神经元、突起、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
28.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29.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C.乙的出现使害虫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30.图甲是青蛙的离体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距离;图乙是图甲中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处, 、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处,肌肉和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到,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的方式为胞吐,需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31.-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 -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辣椒素能够使Na+通道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
D.局部麻醉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相同
32. 如图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b为记忆细胞
B.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细胞b、特异性识别
C.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D.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图示免疫过程也发挥作用
3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34.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35.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
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量为 D.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
36. 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植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群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B.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乙图中通过①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
D.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
37.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的基因
C.② 、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38.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
B. 对酵母菌计数时,在血球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后再盖上盖玻片
C. 实验的后期,对抽样的培养液应进行适当地稀释,然后进行计数
D. 每天定时取样并计数,可以发现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曲线
39.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卵、幼虫、蛹和成虫
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
③亚马孙丛林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③④①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项数为(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四项 B.三项 C.二项 D.一项
41.在血浆、组织液和组织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