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学案:第三模块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卷别
频次
考点
卷Ⅰ
卷Ⅱ
卷Ⅲ
海南卷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
——
2017·T36
2016·T37
——
流域的综合开发
——
2016·T36
——
2013·T6~7
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资源的开发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分布范围广;②煤种齐全;③煤质优良;④开采条件好;⑤储量丰富。
(2)市场广阔。
世界能源以B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以A煤炭、石油为主,且A占有较大比重。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怎么样]
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能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分析。
(二)能源基地建设及能源综合利用
1.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2.能源的综合利用
[现如何]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1)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2)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2.水资源短缺
(1)“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2)“支出多”:随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3.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压力大
地处黄土高原,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怎么办]
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表现方面
2.应对措施
[典题例析]
(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由区域图中经纬度及“西宁”等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
二、审其问——答什么
分析三个设问可知:第(1)问要求回答开发风能的优势,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考查考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第(2)问要求回答风电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对题干材料的概括和归纳,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第(3)问要求回答风电场建设的不利区位条件。三个设问都属于常规设问方式,有利于考生准确理清答题思路,快速准确作答。
三、析其材——用何答
第(1)问,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第(2)问,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结合图示可知瓜州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且有大面积的戈壁,可避免占用耕地。第(3)问,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答题策略]
(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的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利用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1.区域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还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优越之处。
2.区域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评价
区域资源开发要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发展规划,分析其存在的不利条件。例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等。
3.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
问题
措施
传统产业衰落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经济结构单一
鼓励新兴产业迁入,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以重化工业为主
发展第三产业
大气污染
控制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
(二)太阳能、风能等电站建设的答题必备术语
角度
必备术语
能源资源丰富
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青藏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如典例中瓜州有“世界风库”之称,风力资源丰富
土地面积广
多荒漠、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且地价较低。如典例中瓜州地区周围多戈壁、沙漠,地形平坦,地价低
市场需求及市场距离
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市场(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如典例中瓜州位于西北地区,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需长距离输电,成本高
科技
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资金
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如典例中瓜州地区,风电成本高,而当地资金不足;靠近发达地区,资金充足
[集训冲关]
(2019·深圳一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2.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
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解析:1.C 2.A 第1题,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在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且海拔高而冰川积雪面积广,使河流流量较大;同时河流峡谷地带适宜修建水电站。第2题,青海省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电力需求量小;同时图示清洁能源占比大。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电力需求量大,而清洁能源现阶段总体占比不高,供需矛盾突出;故主要困难是供需矛盾。
3.(2019·岳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如图为山西省煤田分布图(图1)和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图2)。
图1
图2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3)说出山西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解析:第(1)题,材料一中提及的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都属于是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可从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析。第(2)题,材料二中提及面临的困境: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侧面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措施可借鉴鲁尔区知识,运用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结构、发展交通和科技、美化环境等)回答即可。第(3)题,可从可持续发展三个内涵(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同时要结合山西的具体情况。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原因: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行业产能过剩。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发展科技。
(3)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4.(2019·郑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 131万立方米。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1)评价塔拉滩建设光伏产业园的区位条件。
(2)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
(3)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
(4)简述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的互补作用。
解析:第(1)题,注意“评价”要从利弊两方面进行;优势体现在资源、地形、地价等方面,不足体现在自然环境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第(2)题,可从当地植被破坏原因及光伏发电影响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发电、土地利用、成本、安全角度分析。第(4)题,互补就是各自都有好处,结合材料及能源特点分析即可。
答案:(1)优势条件: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势平坦广阔,利于光伏电站建设;戈壁广布,地价低。
不利条件:风沙大,遮蔽太阳能电池板,降低发电效率;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成本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
(2)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减弱风沙;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
(3)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降低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羊群清理杂草,降低人工维护成本,降低火灾风险。
(4)塔拉滩发展光伏产业,改善生态环境,降低风沙对龙羊峡库区的淤塞;龙羊峡水电在夜晚或阴雨天弥补光伏发电的不足,提高电网的供电稳定性。
一、国内热点区域——辽中南工业基地
[在哪里]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部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 100 km。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
[有什么]
东北地区地处祖国东北边疆,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毗邻,是欧亚“大陆桥”的东端;东北地区的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体系;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近100种,占全国已探明矿种的64%,其中有57种为大、中型矿床;东北地区现有林地面积5.65亿亩, 木材蓄积量为32.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东北地区水利资源总量为2 156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20余条,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辽中南地区港口众多,海路运输便利;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公路四通八达,陆路交通方便;辽中南地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现如何]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怎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运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势。
二、国外热点区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在哪里]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欧洲移民首先开发的地方,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这里拥有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这里,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有什么]
(1)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
(2)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条件。
(3)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4)乳畜业产品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
(5)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现如何]
(1)工业结构单一。区内拥有采煤、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等重工业部门,集中在重工业,产业结构单一。
(2)国际市场的冲击使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
(4)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
(5)新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冲击。
[怎发展]
(1)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和交通布局。
(3)环境整治。
考点二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河流开发原则
2.田纳西河概况
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有什么]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
1.流域开发自然条件的整体性分析
流域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
2.流域开发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影响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历史、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人类活动的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协调与否等。社会经济因素往往影响流域开发的方向。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但因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
[为什么]
1.在流域开发的早期,因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人地关系比较协调,环境条件较好。
2.随着对流域开发的加强,特别是早期对流域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了诸如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具体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修建水坝等。
4.取得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怎么办]
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少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典题例析]
(2016·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答题规范]
一、知其地——在哪里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罗讷河流域位于欧洲西部,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径流量终年比较稳定,季节变化不大。
二、审其问——答什么
分析三个设问可知:第(1)问要求完成表格,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2)问要求回答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主要是对题干材料的概括和归纳,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第(3)问要求回答“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中的“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是完全对立的,且第(3)问要求分析“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做到:时代不同,应对措施不同甚至相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
三、析其材——用何答
第(1)问,主要考查河流的整治措施及其作用。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可以加快洪水下泄,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同时也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同时起到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而整理河谷滩地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措施。第(2)问,罗讷河流域面积广,跨越行政区多,涉及部门众多,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第(3)问,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流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
[答案] (1)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
(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答题策略]
(一)流域开发的答题模板
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总体结构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要素,使效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要素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
2.流域的开发方向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
河流中上游
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侧重水力资源的开发。布局高耗能产业
河流中下游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流量稳定,侧重航运、灌溉农业、养殖业的开发
河流冲积平原
发展农业
3.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分析思路
4.答题模板
(1)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水量
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
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
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2)河流的航运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径流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
结冰期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
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人口、城市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3)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①流域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常用答题术语
治理方向
治理措施
上游
调洪
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分洪、蓄洪
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泄洪、束水
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②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原则:
上游水源地
一般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
中游河段
以防洪为主
下游河段
一般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等为主
(二)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1.可行性评价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
自然条件
具体内容
资源条件(水能丰富程度)
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工程条件
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
地质基础好,安全性好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2.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①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②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
①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②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带来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小,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集训冲关]
(2019·郑州模拟)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图1)。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溇港与太湖交汇处建有一道水闸(如图2),这也是控制太湖南部地区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原料丰富
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
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
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
2.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
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
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3.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
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
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解析:1.D 2.B 3.B 第1题,由“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可知,竹子和木头筑成的墙体的作用主要是促使水土分离。第2题,溇港南宽北窄,可加快入溇港和出溇港的水流速度,防止泥沙淤积,延长溇港的使用时间。宽窄只影响引水、排水时间长短而不影响水量多少;水闸控制着南部地区的灌溉与排水,则当太湖南部雨季时,为避免淹没田地,应开闸放水;而当该地区伏旱时,应开闸引太湖水灌溉。第3题,修建溇港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和竹子,导致森林覆盖率减小,故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变大。溇港的修建会减轻旱涝灾害;对太湖南部湿地的开发、植被破坏,会使空气湿度减小;不会影响季风气候的稳定性。
4.(2019·贵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如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
(4)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仔细读题,关键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由题干材料可知“三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穿越崇山峻岭,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增大;三江并流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流域面积较小。第(2)题,澜沧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不适合大坝截流;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所以冬季适宜大坝截流。第(3)题,注意题干要求是对航运的“有利影响”,结合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影响分析。梯级开发的库区蓄水量大,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可以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水量,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从而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有利于航行。第(4)题,“冷热果”贸易就是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可知,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所处纬度低,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得“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
答案:(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积较小。
(2)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
(3)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
(4)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鲜果长距离运输成为可能;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等。
5.(2019·合肥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如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
(1)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
(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
(3)说明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渠成”无“凶年”,说明因修建水渠,而减少了凶年危害;则凶年是指干旱、降水少而田地收成减少的年份。干旱的气候成因可从降水少、蒸发大角度分析,而降水可从夏季风的不稳定(年际、季节变化大)角度分析。第(2)题,“填淤之水”“其泥数斗,且灌且粪”,体现了增加土壤水分、肥力的作用;“泽卤之地”“关中为沃野”,体现了改良盐碱地作用。第(3)题,图示渠首向泾河上游移动,则渠首地势不断升高。结合该地位于黄土高原而河水含沙量大,易淤积抬高渠床分析即可。
答案:(1)旱灾。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降水偏少(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年降水量较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夏半年)蒸发量大。
(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泾河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
(3)郑国渠渠首不断向泾河上游方向移动。因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为使得泾河水能自流到渠内,在上游河段(高海拔河段)设置新的渠首(取水口)以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
一、国内热点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
[在哪里]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谷地呈一东西走向的宽阔低缓地带,雅鲁藏布江就静静地躺在这一谷地里。与谷地的地貌相一致,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狭长,南北窄短。东西最大长度约1 500 km,而南北最大宽度只有290 km。
[有什么]
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在中国仅次于长江。中游汇集了众多的支流,水量充沛,江宽水深,为高原航运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世界最高的通航河段。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
[现如何]
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困难。
[怎发展]
(1)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提倡节约用水。
(2)加强减灾工程系统建设,水利工程合理化。
(3)加强科学技术管理,维护国际友好关系。
二、国外热点区域——刚果河流域
[在哪里]
刚果河,也称为扎伊尔河,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 640 km,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上游卢阿拉巴河发源于扎伊尔沙巴高原,最远源在赞比亚境内,叫谦比西河。北流出博约马瀑布后始称刚果河。干流贯穿刚果盆地,呈一大弧形,两次穿过赤道后注入大西洋,流经安哥拉、赞比亚、中非、喀麦隆、刚果(布)、刚果(金)等国。
[有什么]
刚果河支流众多,河网稠密,两次穿越赤道,水量丰富的众多支流从赤道两侧相继汇入,使刚果河常年流量大而稳定,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区河流的水文特征。但是,由于赤道南北流域范围大小不同,以及支流水量多少和洪水期有异,因而刚果河的水量一年之中仍有涨落,而且上、中、下游的情况有所不同。上游流量最大的时期是9~10月,中下游一年有两次洪峰,第一次在5月,由右岸支流洪水形成;第二次在12月。
刚果河中有许多种鱼,仅马莱博湖中就有230多种。河中有各式各样的爬虫类,其中以鳄鱼为最显著的种类;树林中的鸟类连同东非山区的鸟类构成非洲大陆最独特的本土品种。
[现如何]
刚果河上游地势平坦,水流和缓,宜于通航;从海拔270 m的金沙萨开始,至马塔迪一段,河床狭窄,两岸陡立,水流湍急,最大水深达150 m,落差约280 m,且水流变化很有规律,这对开发水电极为有利,共规划了3级大型水电站,第1级为皮奥卡水电站,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边界;第2级大英加和第3级马塔迪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2019·遵义调研)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如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
A.海上风能平稳 B.降低投资成本
C.岛国海岸线漫长 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2.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
A.气压低 B.气温高
C.摩擦力小 D.气压梯度力大
3.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变大气环流 B.改变大气降水
C.干扰海上航运 D.干扰GPS定位
解析:1.B 2.C 3.C 第1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英国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吹偏西风,加上海上风能平稳,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克服海水的侵蚀等问题,投资成本高;英国为岛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空间广阔,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海上发展风电可以减小土地利用压力。第2题,海洋下垫面单一;而陆地的下垫面高低起伏,加之植被分布等因素,导致风在陆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等的情况下,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故C项正确。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海洋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压有时高于陆地,有时低于陆地,故A项错误;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温各有高低,故B项错误;海洋上的气压梯度力不一定大于陆地,故D项错误。第3题,英国在海上进行风力发电利用的是盛行西风,并没有改变大气环流,故A项错误;海上风力发电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在海面上建设了风力发电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上航运,故C项正确;海上风力发电场对GPS定位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4~6题。
4.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
①带状分布 ②分散分布 ③居采油区 ④靠近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 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6.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的转型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 )
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4.C 5.A 6.A 第4题,读图可知,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第5题,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第6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市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广阔的地理区域,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2019·肇庆检测)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两千多年前,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1958年8月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如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系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 )
A.唐徕渠 B.惠农渠
C.汉延渠 D.秦渠
8.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
A.大水漫灌 B.河水蒸发
C.泥沙淤积 D.河水下渗
9.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银川平原的直接影响是( )
A.扩大灌溉面积 B.缓解土壤盐碱化
C.增加农产品种类 D.提高通航能力
解析:7.A 8.C 9.A 第7题,该区域为银川平原,此处黄河大致自南向北流,因此该区域地势南高北低,据图可知,唐徕渠引水起点最偏南,故海拔最高。第8题,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水流减缓,泥沙易沉积,所以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泥沙淤积。第9题,由材料可知,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枢纽工程。过去灌渠引水受自然条件制约大。该工程建成后,可增加灌溉引水,扩大灌溉面积,对农业发展起重大作用。
(2019·石家庄一模)建设中的斗门水库是一座平原型水库,位于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原昆明池遗址上,水库设计采用内外湖布局。下图示意斗门水库布局规划。据此完成10~11题。
10.斗门水库内湖的核心功能是( )
A.灌溉 B.蓄洪
C.供水 D.旅游
11.斗门水库采用内外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B.增加水库蓄水容量
C.提高水坝防洪等级 D.增加地下水源补给
解析:10.C 11.A 第10题,图示内湖连接引汉济渭南干线引水管线,还有沣东水厂,则其主要作用是供水。第11题,内湖作为供水的功能,连接着水厂,必须保证水质优良;外湖使周边来水沉淀、净化后,再注入内湖,则可以保证水源水质安全。
二、非选择题
12.(2019·泉州模拟)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锂在电动汽车、储能、受控热核反应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岩石形式,含量较高,锂辉石提锂工艺成熟;另一种是以盐湖卤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形式。
甲盐湖位于智利东北某高原,海拔2 300 m。盐湖中的钾、锂等离子含量高,锂资源丰富。当地某企业在湖区修建盐田,将盐湖卤水灌入盐田进行多日的日晒蒸发,产生高浓度卤水,同时还会遗留一些难以直接利用的“尾卤”,晒盐场通常会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不暴露于空气中。该企业将经浓缩后的富锂卤水,运往240 km以外的智利第二大港口城市乙港加工成碳酸锂,再运往发达国家进一步深加工。
(1)简析该企业在甲盐湖周边修建盐田的原因。
(2)说明该企业晒制盐湖卤水后,将尾卤注回盐湖干盐壳之下的原因。
(3)简述该企业将浓缩后富含锂的卤水运往乙港进行加工的理由。
(4)目前有多家公司在当地开采富含锂的矿石,但当地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利用湖水则要接近湖泊;晒盐(锂)则要光照强,该地海拔2 300 m,则光照强。第(2)题,“尾卤”对该公司来说,就是废弃物,同时也是没有利用的资源;则该处理方式一方面利于资源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第(3)题,可从两地环境容量、加工的技术、劳动力条件,以及运输条件角度分析。第(4)题,可从区位条件与可持续发展内涵角度分析,注意观点与理由要一致。
答案:(1)靠近盐湖,便于提取卤水;盐湖所在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晒盐(高原地区风力较大,有利于晒盐)。
(2)经再自然化过程(与原有湖水混合,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覆盖在干盐壳之下(隔绝空气),减轻对大气的污染(避免随意排放在地表,污染大气及地表环境,破坏生态环境)。
(3)甲地自然条件恶劣;浓缩后的卤水重量减轻,便于运输;有公路连接海港,距离较近,便于外运;港口基础设施较完善(高原的工业基础条件较差);劳动力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高原劳动力缺乏);地处沿海地区,环境容量大(在高原加工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反对:高海拔地区,开采基础设施差;只开采锂矿,易造成其他矿产资源的浪费;矿石开采,开挖地表,破坏植被;固体废弃物堆积,污染环境,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耗能大,开采成本较高(初级产品出口,附加值低)。
赞成:矿石锂的含量高(含锂的矿石品位较高),工艺成熟;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较高;锂应用广泛,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可带动加工、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13.(2019·菏泽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江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流经多个高山峡谷,自然落差达1 430 m,在宜都市汇入长江。清江全长约423 km,流域山明水秀,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 415 mm,并且集中在夏季,多暴雨。与长江其他支流相比,清江含沙量较小。
材料二 清江干流恩施以下河段分三级开发,建成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三大水利枢纽。高坝洲库区形成以养殖大型匙吻鲟为重点的规模化养殖区。如图为清江流域图。
(1)分析与长江其他支流相比,清江含沙量较小的原因。
(2)分析清江流域选择梯级开发的原因。
(3)分析高坝洲水利枢纽建成后,水域环境适宜水产养殖的原因。
(4)宜昌市政府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取缔清江高坝洲库区约3.4万口网箱。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分析渔民不愿意拆除网箱的原因。
问题②:为顺利拆除网箱,政府部门应怎样做渔民的工作?
解析:第(1)题,原因主要从植被和河流补给等方面分析。第(2)题,先分析水能开发的条件,即流量、落差等;再分析梯级开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减少水库淹没区、减少移民数量等。第(3)题,主要从高坝洲水利枢纽的建成改变了水域面积、水流速度等方面分析。第(4)题,如果选择问题①,主要从网箱投资、渔民收入等方面分析;如果选择问题②,主要从宣传库区养殖危害、发放补贴、将养殖户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1)植被覆盖率高;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下渗,河流中地下水补给量占比大。
(2)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多峡谷,易建坝;梯级开发可减少水库淹没区及移民数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高坝洲水利枢纽建成后,形成面积较大的水库,为规模化养殖大型鱼类提供了空间;水流速度变慢,有利于网箱固定,提高了养殖的安全性;泥沙含量减少,水质优良。
(4)问题①:网箱建设投资大;养殖是渔民的主要谋生手段和收入来源。(或问题②:宣传库区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政府给拆除网箱的渔民一定的补贴;对渔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积极帮扶养殖户就业;将符合条件的养殖户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