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0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0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0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0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讲义:第10章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展开

    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对应学生用书第183)[识记基础梳理]1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2)城市化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本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内涵(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1)江苏省概况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其工业化进程呈现明显加快的特征。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1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化城市的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扩散进而推动城市化发展。2产业结构与工业化从业人员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即从事非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上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这是工业化的明显特征。[理解要点突破]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2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项目优势条件地理位置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开放前沿自然条件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形平原广阔水文河湖众多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交通条件有公路、铁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好历史上经济发达城市化基础19世纪初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全世界仅有10江苏省就有苏州、扬州、江宁(今南京)33.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13题。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解图流程] 1B 2.D 3.A [1读图可知20052010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故选B。第2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1995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除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故排除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第3增强工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在选择工业类型时应主要选择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增强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工业的发展要给农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要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而该类工业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故选项A正确。]考向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读下列资料,回答45题。 【导学号:29790142我国某省三个不同年份GDP总值、三大产业构成表年份总产值(亿元)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199020047361719991 02319453620086 11013.454.432.2 该省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41990年以来该省(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C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D环境承载力下降5对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C2008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D2008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4A 5.C [41990年以来该省第一产业比重由47%一直降到13.4%A正确;1999年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导B错误;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先升后降其产值却是持续上升的C错误;GDP产值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趋向和谐境承载力应该上升。第5该省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显示:该省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但差距在缩小;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2008年城市化水平虽已超过了30%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还远远不到出现逆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考点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对策(对应学生用书第185)[识记基础梳理]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3)城市化发展不尽合理。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改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1)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3)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5)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1城市建设与城市问题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建设在城市化过程中若过多地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忽视城市功能的建设则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2城市群与城市化城市群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中心进行一体规划能发挥群体优势更好地带动中小城市及城镇发展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理解要点突破]1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区域工业化的发展与区域产业基础和市场开发密切相关城市化发展一方面要借助工业化的带动另一方面也与城市规划和管理相联系。以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分析如下:问题原因措施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城镇规模和具体项目建设上;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忽视了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全面认识城市化的内涵;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污染严重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优化人居环境;改造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很高;浪费土地增加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投资;缺少特大型城市规模小经济力量有限难以治理污染;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作用①“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2. 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运用考向通关]考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 1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2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12 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国际金融 机械制造 服装制造 石油化工文化创意 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什么措施?[解析] (1)解答该题要结合表、图1以及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第(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上海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且位于沿海故适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第(3)回答该题一是要结合图2注意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从速度和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二是要注意结合图1、图2中的图例。第(4)城市群的建设问题一是要结合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答案] (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  (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