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鲁教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讲义()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版讲义: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5讲
展开
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呈现]
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纲解读]
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
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重难点)
3.学会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计算。(重难点)
4.学会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与昼夜交替、运动偏转
1.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
(1)描述三图中自转方向:A自西向东、B逆时针、C顺时针。
(2)图中甲、乙、丙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丁处数值为837。
(3)甲地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乙地连续两次看到北极上空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综合思维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方法技巧 线速度等值线的判读
(1)根据等值线数值及其变化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自转线速度介于1 447~1 670 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 447 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 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
(2)根据等值线弯曲确定地势的高低。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为谷地。
2.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昼夜半球:甲位于夜半球,乙位于昼半球。其形成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晨昏线:图中弧AOB为晨线(填“晨”或“昏”)。
(3)昼夜交替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其周期为1个太阳日。
3.下图中三实线箭头分别表示南、北半球和赤道上物体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请用虚线箭头在图中分别画出其运动过程中的偏转方向。
答案 画图略(分别画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南、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结合图示信息,总结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
答案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拓展延伸 北极星的高度(仰角度数)等于观测点的地理纬度数;南半球观测不到北极星。
考向一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
考向二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3.(2019·连云港模拟)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考点二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地方时与区时
(1)不同经度产生不同的地方时。
(2)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向东加,向西减。
(3)由图可知,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4)中时区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各跨7.5°;东西十二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
(5)由中时区向东为东时区,向西为西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为15°。
(6)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每向东跨1个时区,时间加1小时;每向西跨1个时区,时间减1小时。
(7)时区确定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易混辨析 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120°E)的区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当地时间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
2.地方时的计算
所求点时间=起算时间±时差
(1)定“起算时间”:确定已知点的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上图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定“东西方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方向,以确定“加”或“减”。如图中若已知D点时间,由D点向东可推算E点的地方时,向西可推算C点的地方时。
(3)定“时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进而确定时差,如图中若E点所在经线与D点所在经线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计算结果”: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点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拓展延伸 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常见问题形式: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基本原理:
起飞时A地时间降落时A地时间
↓±时差 ↓±时差
起飞时B地时间降落时B地时间
计算公式: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3.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80°经线附近
特点
经线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
日期分割
日期变化
自然过渡
向东减1天,向西加1天
补充点拨 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12个时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X/2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X/24。
考向一 结合社会经济活动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2018·全国文综Ⅱ)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1.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165°E附近,即其地方时大致为东十一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相差约3个小时,所以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故选A。
(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答案 A
解析 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东经的度数按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增大。结合经纬网相关知识可判断南极长城站大约为60°W,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间相差12小时,当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该地时间应为2月18日12时,A项正确。
考向二 日期与地方时综合推算
(2017·海南地理)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
A.21°8′N,175°12′E
B.42°10′N,170°22′W
C.21°8′S,175°12′W
D.42°10′S,170°22′E
4.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00 B.6:00
C.11:00 D.20:00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国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所以应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最有可能位于175°W附近,又由于该地会受到飓风袭击,且有美丽的珊瑚与大片的椰林,应当位于南太平洋的热带地区,故选C。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国际日界线以西热带地区,当该地迎来第一缕阳光时,为当地早晨6点前,比北京时间早4个多小时,计算可得,北京时间最接近A选项1点,故选A。
考向三 行程相关的时间推算
5.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2 D.3/4
答案 D
解析 由计算可知,飞机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方时是6月23日6时,可见新的一天6月23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
课时作业
(2018·无锡模拟)家住北京的王先生酷爱旅游,他在下图中所示P城旅游时,拍摄下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与日出同步)。王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30分。读图回答1~2题。
1.王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当地时间为( )
A.3:30 B.7:30
C.11:30 D.13:30
2.这一天的北京夜长约为( )
A.9小时 B.11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P点在150°E,与北京(120°E)相差两个时区,北京此时为5:30,此地为7:30。故选B。第2题,升国旗与日出同步,所以P地日出时间为7:30,昼长为9小时,P地位于南半球,纬度与北京的纬度相差较小,所以夜长约9小时,故选A。
3.(2019·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模拟) 2018年12月18日,北京某校刘老师赴莫斯科某校参加为期七天的国际交流。刘老师发现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下图为“世界时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为( )
A.8:00~12:00 B.10:00~14:00
C.12:00~16:00 D.13:00~17:00
答案 D
解析 由图知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莫斯科时间是东3区区时,两地时差是5小时;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当莫斯科时间8:00时,北京时间是13:00;当莫斯科时间是12:00时,北京时间是17:00。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为13:00~17:00。选D正确。
(2018·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月考)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据此回答4~5题。
4.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5.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
A.赤道 B.极点
C.北纬30° D.北纬60°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太阳的视运动是自东向西,根据材料,太阳始终位于飞行员正南方,说明飞机与太阳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也是自东向西,B项正确。第5题,根据材料,太阳始终位于飞行员的正南方,说明飞机飞行的角速度与太阳视运动的角速度相同。同理,飞机飞行的线速度与所对应地理纬度的线速度相等,飞机飞行的线速度为837千米/时,为赤道线速度(1 670千米/时)的一半,因此其对应的地理纬度为北纬60°,D项正确。
(2018·徐州期末质检)下图为广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据此完成6~8题。
6.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朝向为( )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7.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反映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8.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 )
A.20时3分56秒
B.20时56分4秒
C.19时3分56秒
D.19时56分4秒
答案 6.A 7.A 8.D
解析 第6题,地球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星在北方,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应朝向北方,A正确。第7题,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是因为相对于地球,北极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观测结果是恒星绕北极星旋转,只能说明是地球在自转,这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恒星视运动现象,A正确。第8题,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一个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19时56分4秒,D正确。
9.(2019·靖江模拟)某船于2015年4月13日16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此时深圳的时间为( )
A.12日3时 B.12日11时
C.13日5时 D.14日3时
答案 D
解析 深圳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里约热内卢为西三区,两地相差11个时区;再运用东加西减规律,可判断此时深圳的时间为14日3时。
10.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图中③和④都是南半球的水流情况(偏转方向错误),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顺着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向右偏,①正确。
11.(2018·常州中学期中)2016年11月14 日晚,月亮与地球距离全年最近,为68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吉隆坡(3°N,101°E)的小明与身在英国伦敦的安娜约好同时观月,他们可以相约在北京时间( )
A.14日19时 B.14日23时
C.15日3时 D.15日9时
答案 C
下图是“假设以北京为北极点(地球自转情况不变)的半球投影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北京的自转角速度( )
A.约为15°/h B.约为30°/h
C.约为45°/h D.为0
13.图中,甲地的自转线速度约是( )
A.1 670 km/h B.835 km/h
C.1 440 km/h D.1 170 km/h
答案 12.D 13.B
解析 第12题,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的自转角速度为0外,其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第13题,图中甲地的纬度为60°N,其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约为835 km/h。
(2018·江阴期中)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答案 14.C 15.A
解析 第14题,读图分析可知,左图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岸②侵蚀,北岸①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①;右图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西岸③侵蚀,东岸④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故选C。第15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②为侵蚀岸,坡度较陡;①为堆积岸,坡岸较缓,故A正确。
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据此回答下题。
16.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 )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答案 A
解析 自西向东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日界线西侧为东12区,东侧为西12区。说明是自东12区向东穿过日界线,在日界线西侧过了第一个圣诞节(12月25日)后,日期减掉一天(12月24日),海上航行1天后(12月25日)再过第二个圣诞节。
17.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0 B.1/3
C.1/2 D.2/3
答案 A
解析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时,时间最早的东十二区的时间为2012年12月21日23:18,故全球还没有地区进入2012年12月22日。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8~19题。
18.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19.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答案 18.A 19.B
解析 第18题,自转线速度向北递增,说明位于南半球,自转线速度接近赤道的1 670 km/h,说明位于低纬。第19题,R点自转线速度小于同纬度,说明地势低洼,可能为山谷或盆地。
向日葵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在花盘盛开前,花盘白天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其指向落后太阳约12°。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材料回答下题。
20.当河套平原某农场(108°E)向日葵花盘指向正南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1:12 B.12:00
C.12:48 D.13:36
答案 D
解析 向日葵花盘指向正南时,108°E地方时约为12时48分,可推知120°E地方时约为13时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