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版讲义: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9讲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版讲义: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9讲第1页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版讲义: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9讲第2页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版讲义: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9讲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版讲义: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9讲

    展开

    9讲 气压带和风带[考纲呈现]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影响。[考纲解读]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重点)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难点)[思维导图]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回忆以下知识(1)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2)写出下列三圈环流的名称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冬季位置偏位置如图所示综合思维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降水少(3)极地东风和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高温多雨信风带干季高温少雨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 考向一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天气的影响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答案 1.C 2.D解析 S市位于30°N40°N太平洋东岸,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
    3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答案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解析 图示为北大西洋(局部)及附近地区图,M是加那利寒流,N是北大西洋暖流。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考向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解析 由文字信息知,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惠灵顿地处40°S附近,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根据风力形成原因,结合图文信息,即可从地理位置、地形和下垫面等方面分析出惠灵顿多风的原因。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读图1和图2回答相关问题(1)1代表北半球的判断理由是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压中心M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季风D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ABC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17东亚季风A西北C东南南亚季风B东北D西南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图中A季风的性质是寒冷干燥所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补充点拨 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炎热多雨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不利影响寒潮、旱涝等灾害旱涝灾害 拓展延伸 澳大利亚北部的风向及成因
    (1)1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由北半球的东北风越过赤道转向而成。(2)7月份,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属于东南信风。考向一 结合亚欧大陆的气压分布判断日期(2018·北京文综)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1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C夏至   D立秋答案 A解析 由图中北半球中高纬陆地受高压影响可知,此时亚洲高压控制亚欧大陆,且势力强盛,应为北半球冬季,最接近冬至日。考向二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天气现象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答案 A解析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答案 D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考向三 气压带、风带移动引起的季风现象4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答案 D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半岛夏季气候干热。课时作业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乙中必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大致是夏季向较高纬度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且甲纬度较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丙交替控制区为地中海气候答案 1.CD 2.CD解析 1题,三圈环流中,下沉气流为高气压带,丙有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极地高气压带,若为后者,则AB错,C对;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大致是夏季向较高纬度移动,冬季向较低纬度移动,故D对。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其两侧,纬度较高一侧的甲是盛行西风带,纬度较低一侧的乙为信风带,故CD对。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题3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A动力原因 上升B动力原因 上升C热力原因 下沉D热力原因 下沉答案 A解析 从图中纬度信息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甲气流上升,乙气流下沉。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454图中盛行风的性质是(  )A暖湿   B冷湿C热干   D冷干5与盛行风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答案 4.A 5.B解析 4题,为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故A项正确。第5题,盛行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故B项正确。50°N纬线(1)180°经线(2)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题6丙两地气压中心(  )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C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答案 D解析 乙、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乙地是亚洲高压、丙地为夏威夷高压,则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垂直运动方向都是下沉;亚洲高压出现在冬季,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夏季;亚洲高压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威夷高压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则形成原因不同。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向。读图完成787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形成原因相同D气候特征相同8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C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D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答案 7.A 8.A解析 7题,甲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受热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只有A项正确。第8题,丁地的盛行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丙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在丙地东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北赤道暖流,据此判断A项正确。(2018·南京外国语学校验收)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09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风逐年增强10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答案 9.C 10.C解析 9题,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10题,1966年热力差指数为最大,说明该年份副高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导致南旱北涝;1993年与之相反。(2018·淮阴中学统练)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112 1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2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答案 11.D 12.A解析 11题,从图中看,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D正确。第12题,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吹来,高温多雨;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高温多雨。故A正确。13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图示判断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2)请说出此季节N地的气候特征其原因是什么(3)判断M地的盛行风向此季节该地气候特征是什么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还是较慢南亚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1)夏季。 偏北(2)炎热干燥因为此季节N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东南风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较慢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穿过赤道后右偏形成西南季风14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答案 (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 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但多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