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3)(A卷)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作业)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3)(A卷)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作业)第1页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3)(A卷)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作业)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3)(A卷)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作业)

    展开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A)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解析】C。根据材料中孔子主张德治,而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体现了儒家在治国方面的继承和发展,C正确。2.(2018·苏锡常镇四市一模)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 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解析】A。根据材料天立王……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强调了德足以安乐民者的重要性,此为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A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道家、法家思想,B错误;C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董仲舒的话与道家的无为思想无关,排除D3.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     B.朱熹C.王阳明     D.黄宗羲【解析】C。董仲舒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A错误;朱熹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B错误;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同时材料中东林首领顾宪成表明是明朝,C正确;黄宗羲与材料中良知学说不符,D错误。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生活在宋朝的人们可能见到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关汉卿的《窦娥冤》 曹雪芹的《红楼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解析】A。宋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正确;宋代毕发明活字印刷术,正确;元代关汉卿创作了《窦娥冤》,错误;清代曹雪芹创作了小说《红楼梦》,错误,选择A符合题意。5.李泽厚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解析】D。《女史箴图》(局部)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指注重意境,A错误;《清明上河图》(局部)是风俗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B错误;《仕女图》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C错误;《竹石图》是文人画,注重意境,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D正确。6.(2018·南通三模)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  ) 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解析】D。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A错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元曲,开始走向成熟在元曲之前,B错误;据题干中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推知反映的是维护君权,C错误;题干中的包公戏反映了民众的清官情结和君权的卫道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D正确。二、非选择题7.(11)(2018·镇江一模)儒家思想蕴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君主)既得之(天下),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由此,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2)(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4)(3)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2) (4)上述材料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3)【解析】(1)题根据材料一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是诚信,再从以德治国的角度推断他提出的治国理念。第(2)题根据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方面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再从维护君主专制、规劝君主等方面简要评价。第(3)题根据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君主专制、废除丞相等方面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第(4)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德治、自省、民主等方面说明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哪些借鉴。答案:(1)诚信。(1) 以德治国。(1)(2)主张:君权神授、(1分)天人感应。(1分)评价:神化君权,维护君主专制;(1分)规劝君主,缓和矛盾。(1分)(3)君主专制;(1分) 废除丞相。(1分)(4)德治、(1分)自省、(1分)民主。(1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