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

    【地理】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第1页
    【地理】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第2页
    【地理】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

    展开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左图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右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左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 人口数量增长较缓2. 左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右图中的(  )A. Ⅰ阶段    B. Ⅱ阶段    C. Ⅲ 阶段    D. Ⅳ阶段3. 今后该城市在人口工作中应(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 D    2. B    3. B【解析】1. 读图甲,该城市,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5%以下,说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则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处于较低水平,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未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依然呈增加趋势。故选D。2. 读图乙Ⅰ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Ⅱ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Ⅲ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Ⅳ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图甲城市的自然增长状况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B3. 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老龄化问题较严重,所以今后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仍需进行计划生育,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劳动力数量较充足,不需要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且没法解决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故选B。【考点定位】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过慢带来问题及应对措施【名师点睛】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人口增长特征很重要,要记牢记准。(2)定量描述:原始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下图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示意图,该市辖区内地形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分布,南部以平原为主。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 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主要原因是(  )A. 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          B. 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C. 现有旅游区的开发趋于饱和      D.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5. 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方便工作和生活B.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C.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 亲近自然,远离工业污染【答案】4. B    5. A【解析】试题分析:4. 该市辖区内北部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因该市降水多,所以易引起水土流失,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可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故选B。5. 中部为市区,基础设施较完善,可以方便人们工作和生活;而人们的生活区不需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不受就业因素影响;因为市区,所以对自然条件改变较大。故选A。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读四幅农业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6. 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7. 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B. 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C. 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D. 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答案】6. A    7. A【解析】试题分析:6. 图示甲为我国北方的旱地种植业;乙为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丙为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丁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图中反映的四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主要是气温的差异以及降水的差异导致的,即气候是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7. 结合上题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的种植业都属于自给农业,A正确;乙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广人稀的区域,B错误;丙为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规模大,C错误;丙农业生产粗放,由于过度放牧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农业生产。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征,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回答下列各题。8. 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外来人口数量大,劳动力成本低    B. 航空、铁路、公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C. 市场需求量大,消费水平高    D. 土地资源丰富,地价水平较低9. 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意义是(  )A. 加快城市化速度,扩大城市范围    B. 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C. 美化城市环境,减轻城市污染      D.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答案】8. C    9. D【解析】试题分析:8. 农业区位条件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方面分析。都市农业是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该农业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出产乳肉禽蛋等。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的需求量大,消费水平高,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9. 从材料可以看出,都市农业比较注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因此北京发展都市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考点: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意义。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 下列工业区位因素中,在上图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的是(  )A. 动力因素    B. 交通因素    C. 市场因素    D. 技术因素11. 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 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 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 减轻运输压力,节约运输费用12. 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 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B. 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C. 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        D. 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答案】10. C    11. B    12. A【解析】10.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图中未能直接体现出市场因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1. 本题考查循环经济。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形成产业链,是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突出的优点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2. 本题考查工业集聚。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可以共用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应。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13. 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的组合,最有可能是(  )A. 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 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C. 钢铁工业---铁资源丰富    D. 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A. 区域产业升级    B. 环境日趋恶化C. 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 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答案】13. B    14. D【解析】试题分析:13. 由图可知,匹兹堡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炭工业的条件优越。读表,回答下列各题。15. 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②产业结构的调整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④环境的综合整治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16. 该地区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发展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④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答案】15. B    16. C【解析】15. 与19955年相比,2006年该乡“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发展淡水养殖及加工、发展旅游和乡镇企业”,说明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的综合整治。故选B。16. 根据该乡目前的发展现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工业需要基础设置完善和相当的工业基础,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不利于该乡自身区域经济发展。故选C。读图“北京市大型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7. 关于图中所示北京建材商城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B. 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的交汇处,交通便捷C. 三、四环路沿线,有大面积停车场D. 多建在居民区内,方便日常购物18. 近年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以外扩展的趋势,其原因是(  )①分散城市功能    ②新建住宅区不断向外扩展  ③缓解市区交通压力④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17. C    18. D【解析】17.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建材商城主要分布在三环和四环路沿线,这是因为建材商城商品的运输量较大,三环、四环离市中心相对较远,土地的租金相对较低,可以建设一些大面积的停车场,以方便人们停车、购建材。故选C项。18. 由于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完善,五环路附近的交通、购物条件越来越好,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外扩展的趋势。故选D项。点睛:影响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设立原则:交通最优)。市场条件: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商品供应: 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提醒)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自然条件是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地区可沿公路线布局,山区可沿谷地布局。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的地区,交通闭塞,商业网点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的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的设置可以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19.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段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砍伐森林不能超出森林更新和再生的速度,否则就没有木材可用了,即资源的利用不能持续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考点:20.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发展中国家应将经济发展放在优先地位②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③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忽视环境保护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具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答案】A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0分)21.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2)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答案】(1)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   (2)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用地紧张(或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看广州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城市等级最低的是麻涌;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因此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广州、东莞、麻涌。(2)工业的区位条件可从位置、交通、劳动力、政策等方面来回答;麻涌位于珠江口,产品便于出口;有城际轻轨、高速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区际协作或区际联系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3)从材料中可看出,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能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多,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考点: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方法总结】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措施主要有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结合地区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落实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提高污染处理率,实行污染达标排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22.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其中A地区为“汇源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与华北地区相比,简析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2)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答案】(1)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   (2)湖泊消失,河流变短(或断流),沙漠面积扩大。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果蔬种植区扩大,耗水量增加【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农业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根据图示区域的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处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丰富,气温的日较差大,有利于番茄的品质提高。(2)读图,对比分析可知,该区域湖泊消失,河流的流程变短,甚至断流,同时荒漠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由图示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天山山脉北麓的河流冲积扇地带,依靠冰川融水灌溉。图中果蔬种植区面积的扩大,反映了河流上游地带的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下游地带水资源短缺,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点睛: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3. 下图是某地局部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回答下列问题。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对A、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答案】对A地:①扩大了A港口的经济腹地;②增加了资源的供应。对B地:①加快B区域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加强本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④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交通沿线地区: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联系港口的交通线越长、越多,交通越便利,对港口来说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增加吞吐量,会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对沿线地区:利于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等。24.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目的。(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        (选择填空)。A.经济系统        B.生态系统        C.人的管理调控        D.社会系统(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原则。(4)说出图中经济系统所包含的基本经济活动(说出三类基本活动即可)_________。【答案】(1)生态   经济   社会  (2)C   (3)公平性  (4)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解析】(1)由图知,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2)注意“政策”应属于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的人的管理调控,故选C。(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4)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可以从基本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环境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农业实现生态农业,工业上进行清洁生产,资源提高利用率等方面。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