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第1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故气压较低;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故气压升高,故C曲线正确。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回答下面小题。2. 图中风带为( )A. 东南信风带 B. 中纬西风带 C. 东北信风带 D. 极地东风带3. 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2. B 3. C【解析】【2题详解】通过纬度数值的变化,可以确定为北半球;30-40度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高的交替控制,该风带应该为中纬西风带。【3题详解】30-40度大陆的西岸,受西风带和副高的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4. 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5. 图中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4. A 5. B【解析】【4题详解】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根据图中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是甲,A对。乙地夏季炎热干燥,B错。丙地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是热带草原气候,C错。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5题详解】图中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即图乙,B对。甲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A错。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C错。丁地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6. 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7.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 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 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 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 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答案】6. B 7. D【解析】【6题详解】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石油次之,之后是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最少。而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旗鼓相当,之后是水电、核电、风能和太阳能。据此分析本小题选B。【7题详解】西气东输工程能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D正确。西气东输主要提供的是天然气,而不是直接提供电能,故A错;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是不利因素可排除;中西部地区农村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C错。读我国两大地理区域简图及某地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8. 图示传统民居位于区域图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9. 与N地区相比,M地区( )A. 年降水量较少,气温年较差大 B. 河流汛期较长,含沙量较大C. 民居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 D. 地形较平坦,水陆交通运输更便利【答案】8. B 9. A【解析】【8题详解】图示传统民居是窑洞,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在区域图中的②地,B对。①地东北平原,③地是云贵高原,④地江南丘陵。ACD错。【9题详解】与Ⅳ地区相比,M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气温年较差大,A对;河流汛期较短,B错。民居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C错;地势较平坦,水运不便,陆路交通运输更便利,D错。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0. 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A. 蓝波段(第1波段) B. 绿波段(第2波段)C. 红波段(第3波段) D. 近红外波段(第4波段)11.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 )①近海赤潮灾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业生产总值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答案】10. C 11. D【解析】【10题详解】根据遥感的原理,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识别地理事物。图中分析在9月份时,第4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棉花的反射率与番茄、玉米的差异大,故选D。【11题详解】RS根据地理事物和周边环境反射的电磁波不同,可以获取和辨别信息,主要用于环境、资源、农业、灾害等领域。所以结合RS的原理和作用,选D。下列图A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B为图A中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图B中d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280米 B. 360米 C. 420米 D. 540米13. 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向 B. 正东方向 C. 正西方向 D. 西南方向【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图B中d点对应的海拔高度应该符合“小于小的”规律,在纵坐标海拔高度上对应约为360米左右。B选项正确。【13题详解】从甲到乙,从图B中可以看出是从南向北。在图A中甲乙方向为南北方向,而王村与乙村之间的方向与甲乙方向垂直,为东西方向。因此王村应该大致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上。C选项正确。进入采暖季后的一场大雾致使东北三省的省会城市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PM2.5测量计“爆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4. 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A. 大量燃煤采暖 B. 多大风天气C. 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D. 天气晴朗风力微弱15. 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增强 B. 大气对流旺盛C.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D. 大气削弱作用减弱【答案】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雾霾形成需要静风、逆温的环境条件,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多大风天气,B对。大量燃煤采暖,排放的烟尘多,利于雾霾形成,A错。城市汽车拥有量大,排放尾气多,利于雾霾形成,C错。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利于雾霾形成,D错。【15题详解】雾霾笼罩时,大气中水汽、尘埃杂质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C对。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慢,但不能增强,A错。雾霾时,大气对流减弱,B错。水汽和尘埃杂质增多,大气削弱作用增强,D错。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 050米 B. 985米 C. 915米 D. 790米17. 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18. 每年三四月份,该地油菜花盛开,平地、山坡一片金黄,蔚为壮观。乙处山坡上分布有坡耕地和梯田,开垦初期,坡耕地上的油菜亩产量要高于同等条件(海拔、土壤、油菜品种等)的梯田,主要原因是( )①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②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③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④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16. C 17. D 18. B【解析】本题主要以地球与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16题详解】由题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山峰海拔在1000—1050米之间,水库水面海拔为165米,所以古牌坊所在地的海拔在165—200米之间,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935米之间,故C正确。【17题详解】由图可知,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全貌;②处东部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全貌;③东南部有一小山丘,阻挡视线,不能看到全貌;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理想的拍摄地点。故D正确。【18题详解】由图可知,乙处为向阳地带,且此时为春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坡耕地面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比水平梯田大,故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比梯田多;坡耕地地势南低北高,南面的植株影子对背面的植株影响小,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大;坡耕地日照时间与梯田相差不大;坡地比梯田保水效果差。故D正确。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西北向东南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20.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 甲乙河段 B. 乙丙河段C. 丙丁河段 D. 丁戊河段【答案】19. C 20. B【解析】【19题详解】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图中右下角年均温最低,海拔最高,结合图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C正确。【20题详解】等温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温差越大,海拔高度差异越大,坡度越陡,图中乙、丙河段等温线最密集,坡度最陡,水能资源最丰富,B正确。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A. 自西北向东南流 B. 自东南向西北流C. 自东北向西南流 D. 自西南向东北流22. 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 W B. X C. Y D. Z【答案】21. A 22. D【解析】【21题详解】注意图中的指向标。河流一定分布在山谷处,从图中右上角河流所相交的等高线的情况看,该等高线一定是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因此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为有西北向东南流,答案选A。【22题详解】仔细读图,就地形看,Z点海拔最低,从水文特征判断,Z点距离河流最近,有可能受到水患的影响,因此,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最不适宜的地点是Z点。答案选D。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23.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24. 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 )A. 2 300千米 B. 6 300千米C. 10 500千米 D. 15 500千米【答案】23. B 24. C【解析】【23题详解】从纬度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北面,从经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面。因此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面。故B正确。【2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 两地经度相差173.3°,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两地的最短距离为沿弗里曼特尔所在经线向南到南极点,然后再从南极点沿蓬塔所在经线向北到蓬塔,所跨越纬度为(90°-32.1°)+(90°-53)=94.8°,纬度差1°,经线长约差111千米,距离约为94.8×111千米=10 522.8千米。故C 正确。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面小题。25.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植被26.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条件是( )A. 光照 B. 降水 C. 暴雨洪涝 D. 热量【答案】25. C 26. D【解析】从当地经纬度分析,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第一阶梯。【25题详解】因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所以形成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较低,故选C正确。【26题详解】因年平均气温较低,所以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当地发展的主要是河谷农业。选D正确。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风力统计曲线图”,其中两条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 甲—①、乙—② B. 甲—③、乙—②C. 甲—②、乙—③ D. 甲—②、乙—①28. 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A. ①②④ B. ①③④C. ①②③ D. ②③④【答案】27. B 28. A【解析】【27题详解】图中显示甲、乙两地都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而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冬季受西风影响而风力强。另外,甲位于山地背风坡而风力较小,乙位于迎风坡而风力强,据图中曲线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判断甲、乙对应的分别是②、①。【28题详解】注意审题“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即季节差异;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而处于大陆西部的位置使其受西风影响较大;同时地形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29. 探究结果表明( )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比裸地的平均气温低C. 该地7、8月份均温较低 D.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30.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③⑤【答案】29. B 30. B【解析】【2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月均温差值是林地与裸地的月均温的差,根据表格中数据,4-10月是负值,表示林地月均温低于裸地。11-3月份是正值,表示林地月均温高于裸地。林地下垫面地面较裸地比热容大,夏季林地温度较低,冬季林地温度较高。由此可知学校应在北半球;夏季林地气温低于裸地,冬季月均温高于裸地,林地年温差小,裸地年温差大;当地7、8月为夏季,所以7、8月的均温较高;故ACD项错误。根据表中差值计算可知:林地低于裸地月均温的月份为7个月,高于裸地的是5个月,所以林地年均温低,故本题选B。【30题详解】林地、裸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林地可以削减公路上噪声的影响,吸收汽车尾气,吸烟滞尘,减少对学校教学环境的干扰;涵养水源的是水源林,保持水土的是护坡林,主要分布在河源、坡地;防风固沙的是防风林,主要在干旱区,防止风沙的侵袭、破坏,故本题选B正确。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综合题(共4大题,40分)31.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D地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__________。 (2) C、D两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时A的风向为_______风。A、B两处比较,______处风力更大,理由________________。(4)锋面雨区的位置主要位于甲、乙、丙、丁的____ 和______地。据图推测乙地将经历________天气。【答案】 (1)气旋系统 (2) C C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晚大气逆 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小 (3)西北风 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甲 丁 大风、阴雨、降温【解析】题目通过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考查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的判断和应用。(1)D地为低压中心,形成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气旋。 (2)C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晚大气逆 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昼夜温差大。D地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云层厚,与C地相反,昼夜温差小,所以气温日较差大的是C地。(3)根据图中两个锋面的移动方向确定,该锋面气旋呈逆时针移动,所以是北半球系统。此时A地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西北风。A、B两处比较,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4)锋面雨区的位置主要位于冷锋锋后甲和暖锋锋前丁;据图推测乙地将经历冷锋过境天气,产生大风、阴雨、降温天气现象。3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某区域略图材料2: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测量,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土地含膜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1)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2)简析塑料地膜对该区域棉花生长的影响。 (3)试分析图示区域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答案】(1)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热量丰富;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耕作;靠近河流,灌溉便利。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或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2)有利影响:棉花生长早期气温低、降水少,地膜起到保温、保持水分、减轻风沙危害的作用。不利影响:残留地膜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的透水、透气性;使土壤中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任答三点即可)(3)土地退化(土地肥力下降),过度开垦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解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是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价当地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热量丰富,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或水资源短缺);冬季低温冻害等。(2)塑料地膜对该区域棉花生长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3)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其次是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都会使得土地退化。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太湖流域湿地区、长江沿江湿地区、淮河流域湿地区和滨海湿地区的保护任务,到203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282万公顷以上。下图为江苏省主要湖泊分布示意图。(1)湿地与 、 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2)湖泊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述江苏湖泊的分布特点。 (3)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 、 。(4)简述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的主要措施。【答案】(1)森林 海洋(2)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分布较为广泛(或南北都有分布)。(3)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或调节径流、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有利于降解污染物。(4)退耕还湖(湿);保护植被;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使用水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解析】(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2)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主要从总体分布特征(是否均匀)及极值(主要集中区域)角度考虑。读图可知,江苏省湖泊从南向北都有分布,南北向分布较为均匀,而从东西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分布江苏西部,东部地区较少。(3)湿地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功能主要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或调节径流、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有利于降解污染物等。(4)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的措施主要从湿地破坏的原因与规范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角度考虑。湿地减少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以及人类围湖造田及不合理的工农业生产有关。所以要退耕还湖,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针对湿地水体污染可以减少和限制工农业污水排放量。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有效的对湿地进行保护,逐步修复其功能。3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16年11月7日上午,2016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产业转移系列活动的转出地主要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转入地中郑州、洛阳、濮阳、焦作、南阳5个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名列前茅。材料一 河南省简图材料二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2014年总人口达9436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达7500多万,耕地总面积1.2288亿亩,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河南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材料三 河南省部分产业投资数据比较表注明:①区位商:本地某一产业比重与全国相应产业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②产业梯度系数:表示一个地区产业所处的水平层次,数值越大,表示水平越高。(1)根据材料一简述河南省的地形特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河南省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 (3)结合材料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4)阐述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可能对该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2)纺织业 食品加工业(3)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政策大力扶持;地理位置适中;发展工业的能源资源(煤炭)丰富;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工业基础。(4)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进就业;加快城市化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解析】题目通过河南省的位置、地形、工农业特征等信息,考查区域特征的判读能力和区(1)简述某区域地形特点一般从地形种类、分布和地势特点分析: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分析,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多平原分布。(2)根据材料三中的数值分析,河南省区位商和产业梯度系数都较高的是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是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3)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河南省的资源、位置、交通、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分析:位于中部地区,承东启西,地理位置适中;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地租较低;发展工业的能源资源(煤炭)丰富;人口大省,有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政策大力扶持;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等。 (4)阐述产业转移对承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水平、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分析: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加快人口城市化发展;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