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月考地理试卷
展开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1.一架飞机从a地飞到c地,飞行最短方向是( )A.先向东北飞,后向东南飞 B.先向西北飞,后向西南飞C.先向正南飞,后向正北飞 D.先向正东飞,后向正西飞2.假若飞机飞行速度为1110km/h,那么飞机从a地飞到c地需____小时( )A.3 B.6 C.9 D.12 读图,完成3-4题。 3.与下图比较,上图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4.楠迪位于莫尔斯比港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6.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东经0度34分,北纬44度50分)的大西洋畔,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7-9题。7.琵拉大沙丘东侧的森林为(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8.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9.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11.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C.海拔 D.热量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13.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14-15题。14.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B.M地7月受下沉气流影响C.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M地1月受上升气流影响15.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脉右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南美洲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6-17题。16.该地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7.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18-19题。18.该山地为( )A.天山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阴山19.该山地1 800 m以上的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以下不属于其生长习性的是( )A.耐旱 B.耐寒 C.抗风 D.耐贫瘠 下图中,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20-21题。20.该河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21.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所在区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B.若在河心沙洲下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在坡脚或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土堆。而在悬崖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接下来的物质沿山坡流动,最后在山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22.倒石堆和倒石锥两者相比较( )A.都有一定分选,高处石块小,低处石块大B.倒石堆由崩塌形成,快速堆积,无分选C.倒石堆从堆顶到堆底,石块从小变大D.倒石锥和倒石堆物质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23.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能够表示倒石锥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其相关地理事物的是( )A.② ,甲 B. ④, 丙 C. ⑥ , 丁 D. ⑧ , 戊 “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25.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A.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C.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D.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26-27题。26.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7.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下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粗线为海陆分界线。读图,完成28-29题。28.图中包含的大面积海洋和表示的月份应是A.太平洋 1月 B.北冰洋 6月C.太平洋 7月 D.大西洋 12月29.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A.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C.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D.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回答30-31题。30.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1.②③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下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回答32-33题。32.该海域所处半球和洋流的流向可能是( )A.北半球 逆时针 B.南半球 逆时针C.北半球 顺时针 D.南半球 顺时针33.洋流L1、L2从性质上看是( )A.L1—暖流,L2—寒流 B.L1—暖流,L2—暖流C.L1—寒流,L2—寒流 D.L1—寒流,L2—暖流 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34-36题。34.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35.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 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6.图示河流的一大水文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份才到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 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 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表示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37-38题。37.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之间为冷锋锋线 B.甲乙之间为反气旋C.丙丁之间为气旋 D.丙丁之间为冷锋锋线38.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B.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39-40题。39.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6:00 B.90°W,6:00C.90°E,18:00 D.90°W,18:0040.此时北京时间为( )A.m日22点 B.m日16点C.(m+1)日14点 D.(m+1)日8点 二.综合题(共40分)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该湖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的。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1)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自然演变原因。(4分) (2)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4分) (3)现如今,为促进白洋淀流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从①生态、②经济、③社会三方面任选其一,提出“针对该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6分) 4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境内五分之三为高山、高原及丘陵地,南部地势低气候干旱。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基斯坦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千米,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洋)。在巴基斯坦的阿拉伯海沿岸有两个重要的港口:卡拉奇港(24°51′N,66°47′E,最大港口)、瓜达尔港(25°06′N,62°20′E,新建港口)。卡拉奇在东海岸,靠近印度一侧;瓜达尔在西海岸,靠近伊朗一侧。近年来,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建的“中巴经济走廊”发展迅速。从中国西部边境地区喀什,直到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和瓜达尔,主要包括公路、铁路、工业园区、发电站、港口建设等一系列项目,陆续实施。其中,将瓜达尔港经卡拉奇同中国西部城市喀什相连的高速公路建设,已有路段在施工中。 (1)说明由卡拉奇往北路段的建设中重点防御“洪水与地震”灾害的原因。(4分) (2)推测卡拉奇港至瓜达尔港公路段地表环境的特点。(4分) (3)简述高速公路全线开通后,对巴基斯坦产生的有利影响。(8分) 43.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兰州市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由于工业结构偏重(重化工为主),过去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然而,经过最近几年的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摘掉了大气污染这个长期罩在城市头上的“黑帽子”,打造了人人共享的“兰州蓝”,也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下降最快的城市。2015年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指出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需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维持良好大气环境仍需常抓不懈的措施。
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C D D D C B A A C C BD BA DC D C A B CBDBAB B C BD BC AC C B D AA D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气候向暖干转变,区域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4分)山前洪积扇范围扩大,地势有所增高及入淀河流携带物质增多(湖泊面积缩小)。(4分)(2)具有抵御水旱,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改善气候(温湿状况)及美化环境;(6分)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与保持生物多样性。(2分)(3)①生态:合理规划流域用水,确保生态用水量;严格管理入淀水质,防止湖水水污染;开展湖泊治理,提高湖泊水质(枯水期进行生态补水,加强上游区域的育林护林)等。(6分)②经济: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增施有机肥)防治水污染;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工业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利用数量);控制水产、旅游业规模(节约用水、加强绿色产业发展)等。(6分)③社会:加强法规宣传,确保有法可依;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违法必纠(加强节水技术使用,可适度调水,提倡绿色与共享发展)等。(6分) 42(1)往北路段处于印度河流域并延伸到北部山区,一是印度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泛滥;二是北部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多强烈地震并引发次生灾害发生。(6分)(2)地表起伏不大,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多沙漠分布。(6分)(3)改善了交通状况,增强了国内及国际间的地域联系;增加了产业数量,扩大就业机会;增进了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拉动与带动经济发展)等。(6分) 43.评分标准(见下表) 注:该题也可按下列表述评分:带状盆地(“两山夹一河”)的地表结构(地表格局,易形成静风天气),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4分)继续推动多领域协同治理;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控排减排;探索城市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等。(6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