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教材复习+题型突破训练(福建专版)
(福建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01篇教材复习第二单元力学第07课时熟悉而陌生的力试题
展开课时训练(七) 熟悉而陌生的力(限时:30分钟)|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9·贵港]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压强 C.压力 D.功2.[2019·毕节]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 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一头奶牛C.两个鸡蛋 D.一张书桌3.[2019·邵阳]俗话说“鸡蛋碰石头 ——不自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4.如图K7-1所示,小华用矿泉水瓶做实验:他用水平力轻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倒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 ( )图K7-1A.力的方向有关B.力的大小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5.[2019·岳阳]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方向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6.如图K7-2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K7-2A.弹簧对手的拉力B.手对弹簧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2019·台湾]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同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质量为W1公克重的钩码,丙弹簧悬挂质量为W1公克重及W2公克重的钩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K7-3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可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钩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1∶W2应为选项中的 ( )图K7-3A.1∶2 B.2∶1 C.2∶3 D.3∶28.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K7-4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图K7-49.[2019·湘潭]如图K7-5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7-5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10.[2019·乐山]如图K7-6所示的各种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图K7-611.[2019·深圳]如图K7-7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 ,乙图中速度为v2 ,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 ,且v1 < v2 < v3 ,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 、F乙 和 F丙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图K7-7A.F甲 < F乙 < F丙 B.F甲 > F乙 > F丙C.F甲 = F乙 < F丙 D. F甲 < F乙 = F丙二、填空题12.[2019·内江]如图K7-8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图K7-813.[2018·巴中]如图K7-9所示,物体重15 N,被水平向右的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当F=40 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F=60 N时,物体在墙壁上保持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图K7-9三、作图题14.[2019·黄石]用力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运动,如图K7-10所示,请画出运动足球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图K7-10四、实验题15.[2018·聊城]图K7-11甲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长木板,一面比较光滑,另一面比较粗糙。同学们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图K7-11实验序号长木板表面木板放置方式拉动木块的个数弹簧测力计示数/N①较粗糙平放11.5②较粗糙平放23.0③较光滑平放21.6④较光滑竖放21.6(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实验序号 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由实验序号②③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 有关。 (4)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发现效果更好。图乙实验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根据你在本实验中的收获,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 。 |能力提升|16.如图K7-12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 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 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K7-12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 N的推力B.乙受到地面30 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 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 N的推力 【参考答案】1.C2.C [解析]一枚大头针质量不足1 g,重力远小于1 N,A错误。一头奶牛质量约为500 kg,重力约为5000 N,B错误。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 g=0.1 kg,重力约为1 N,C正确。一张书桌的质量约为10 kg,重力约为100 N,D错误。3.D [解析]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产生的力与石头对鸡蛋产生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故选D。4.C5.B [解析]选项A、C、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选项B属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选B。6.A7.B [解析]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解得:,故选B。8.A9.A [解析]装上回形针,小鸟的重心降低,稳定性增强;小鸟的形状不规则,重心不在几何重心上,鸟嘴上并没有胶水,故选A。10.D [解析]鞋底上印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举重前,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自行车的车闸用橡胶制作,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气垫船底部跟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垫,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11.C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由于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对水平面的压力大,故该木块三次所受摩擦力 f甲=f乙<f丙,因为三图中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F =f,即三次水平拉力 F甲=F乙<F丙,故选C。12.相互 运动状态[解析]坐在船上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小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3.15 1514.如图所示15.(1)二力平衡 (2)①② (3)粗糙程度 (4)不一定 (5)换防滑轮胎(或安装防滑链)[解析](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需要使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不同,所以应选择①②所示实验进行探究。(3)由实验序号②③可知,接触面所受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实验改进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操作上不一定要匀速直线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相对固定,便于读数。16.D [解析]在两次推墙的过程中,甲、乙二人均未运动,所以两次人均受到平衡力作用,甲、乙受力分析如下:第一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受力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第二次甲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受力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第二次乙对甲的推力与甲对乙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乙受力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综上,第一次墙受到的推力为50 N,第二次墙受到的推力等于甲的推力,仍为50 N不变,A正确、D错误。乙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结合图3可知,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0 N,方向向左,B正确。第二次推时,甲仍然静止,受到平衡力作用,结合图2可知,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 N,方向向左,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