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古诗词中,明月、芦管、大雁等事物常常被用来寄寓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 《世说新语》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纂而成。
    C.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字舍予,其代表作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D. 《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本文的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默写。
    ①油蛉在这里 ______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 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 ______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河流大野犹嫌束, ______ 。(谭嗣同《潼关》)
    ⑤《<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阅读回答问题。
    颁奖台上,朝气 péng bó① 的奥运健儿们如星辰闪耀。他们健zhuàng② 的体魄是刻苦训练的成果。训练时,即便是风烛残年的三届奥运健将,也依然不知疲倦地刻苦训练,对运动事业充满热忱;比赛时,赛场内人声鼎沸,无论是强大的对手还是复杂的局势,他们都不会茫然无cuò③ ,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技艺,向着胜利奋勇拼搏,用出色的表现令全世界的观众信服。
    (1)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词语。
    (2) 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风烛残年
    B.热忱
    C.人声鼎沸
    D.信服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4.请根据名著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五、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5.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南城中学开展“语文课本剧”展演活动。
    (1) 小语参演的《陈太丘与友期行》课本剧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以下评价:“主题揣摩真绝妙,本色表演代入强。自然演绎效果好,元方再现印象深。”根据评语判断得分最低的一项是 ______
    (2) 此次课本剧演出拟邀请校长为嘉宾。下面是节目组拟写的邀请函,其中有两处语言运用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
    邀请函敬爱的校长:
    ①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②我们将于 12月28日14:00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课本剧展演活动,③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作为特邀嘉宾来观看表演。④期待您莅临指导,并对本次演出提出拙见。
    语文课本剧展演节目组 2024年12月25日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6.现代文阅读。
    爆米花香①
    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
    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浙江黄岩留下的旧街老巷已经不多。而留在这些巷子里生活的,也大多是上了年纪舍不得离开的人。每每走在这些街巷,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
    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走近了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手里正拿着各种容器,容器内装着还散发着热气的爆米花。
    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我们这些孩子将它们用一个干净的脸盆接住,装好后带回家。一碗米刚好“爆”一盆米花。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
    那时候,我们会把干燥的食品直接放在衣服口袋里。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
    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她总能做出一些美味。冬天的北方,每家都会储藏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母亲把萝卜切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片,在每片上再切几刀,然后挂在铁丝或绳子上晾晒,之后放些盐腌制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吃了。这些萝卜干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就稀饭,还可以炒菜。快过年时,母亲还会用北方最常用的面粉,做出各种小点心:麻花、油条、猫耳朵、叶片、金果条……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
    随父母从部队转业到黄岩,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时物资供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许多小时候觉得稀罕的东西都变得寻常起来。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农民担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在售卖,街巷里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大海的咸腥味。那些原来母亲做给我们吃的小点心,也可以在街头小店里买到,不必再等到过年才有口福。
    但只有爆米花,临近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如把年糕切成片,“爆”出来的是扁圆形的“糕片”;切成条,“爆”出来的则是长条形的糕条。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豆类来“爆”。另外,“爆”的时候放少许糖精,则多了份松而甜的口感。
    物资越来越丰富,人们却开始咀嚼记忆的味道。可惜呀,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
    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注释】①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因旧城改造推进,旧街老巷都已经全部消失。
    B.腊月时走在小巷,作者再次闻到爆米花香味。
    C.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会做花样百出的美食。
    D.到了八十年代初,儿时稀罕的食物变得寻常。
    (2) 作者描写爆米花给我童年生活带来快乐时,刻画了不同的心理,请结合文章填写下表。
    (3) 标题中的“香”饱含着“滋味的香”“人情的香”“心理感受上的香”。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以上三个方面简要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7.古诗文阅读。
    颜回攫①食
    孔子穷②乎陈、蔡③之间,藜羹不斟④,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⑤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⑥中而食之。选间⑦,食熟,谒⑧孔子而进食。孔子佯⑨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⑩,食洁而后馈⑪。”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⑫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故知人不易矣。”
    【注释】①攫jué:抓。②穷:被困。③陈、蔡:春秋时的陈国,蔡国。④藜羹不斟:野菜和汤都没有。⑤爨cuàn:烧火做饭。⑥甑zèng:古代蒸食的炊具。⑦选间:一会儿。⑧谒:拜见。⑨佯:假装。⑩先君:死去的父亲。⑪食洁而后馈:米饭很干净先用来供奉先君。馈,向尊长进食。⑫煤炱tái:烟尘。
    (1) 短文讲述了孔子与颜回之间发生误会的故事。孔子看见颜回① ______ ,以为他和自己一样,七天没吃饭了,饥饿难耐。后来经过与颜回的交谈,才发现颜回抓饭吃的原因是② ______ 。(请用原文填空)
    (2) 请简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八、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8.阅读回答问题。
    江上阻风①
    【清】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②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③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释】①本诗写于宋琬洗清冤狱,再次被朝廷授与四川按察使职位的赴任途中。②瞿塘:即瞿塘峡,在四川奉节县东,为长江三峡之首。③征:征途,指诗人离家赴任途中。
    (1) 下列景象与本诗不符的一项是 ______
    A.遥远的路途
    B.翻腾的江水
    C.轻柔的西风
    D.满头的白发
    (2) 本诗善用比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以第三句为例简要分析。
    九、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会有许多新的变化与收获。鲁迅走进三味书屋,他的世界多了几分规则与约束;海伦•凯勒从黑暗无声的世界走向了爱的广阔天地,她的世界变得光明美好。步入初中近一个学期的你,又多了几分什么呢?是多了在众人面前敢于展现自我的自信,还是多了不再浮躁的沉稳;是多了对父母师长的理解和体谅,还是多了面对困难不再轻易退缩的坚毅。请以“我多了几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和要求:( 1)将标题补充完整。(2)选取典型事件,突出中心。(3)充分表现“我多了几分 ”的过程。(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积极健康,文体明确。(5)请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世说新语》不是先秦著作,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纂的笔记小说。
    故选:B。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文学常识。根据各知识点的掌握作答。
    在日常学习中,要掌握学过的文学常识,并注意复习和归纳。
    2.【答案】低唱,杨花落尽子规啼,遥怜故园菊,山入潼关不解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答案:
    ①低唱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易错字:啼)
    ③遥怜故园菊(易错字:怜)
    ④山入潼关不解平(易错字:潼)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小题1】A
    【小题2】
    【解析】答案:
    (1)①“蓬勃”
    ②“壮”
    ③“措”
    (2)A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①péng bó写作“蓬勃”,②zhuàng写作“壮”,③cuò写作“措”。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有误,“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要死亡的年龄,这里指运动健将,不恰当。
    BCD.正确。
    故选:A。
    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4.【答案】芭蕉扇,《山海经》,忠厚、热心帮助孩子
    【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原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可以判断出:这是芭蕉扇。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可以判断出:这是《山海经》。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阿长给“我”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表现了她忠厚、热心帮助孩子。
    答案:
    (1)芭蕉扇
    (2)《山海经》
    (3)忠厚、热心帮助孩子
    《朝花夕拾》文集以记事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答案】【小题1】B
    【小题2】
    【解析】答案:
    (1)B
    (2)示例:①应把“扩大”改为“提高”。②应把“拙见”改为“宝贵意见”。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主题揣摩真绝妙”可知,符合“剧本新颖,故事完整,富有创新意识;主题鲜明、深刻、思想健康”。根据“本色表演代入强。自然演绎效果好,元方再现印象深”可知,符合“表演形象生动”和“服装道具得体,符合剧情;化妆造型符合角色要求,表现人物特征”。
    故选:B。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与辨析。
    联系“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可知,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扩大”改为“提高”。联系“期待您莅临指导,并对本次演出提出拙见”可知,词语运用不当,应把“拙见”改为“宝贵意见”。
    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6.【答案】【小题1】A
    【小题2】高兴
    【小题3】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因旧城改造推进,留下的旧街老巷已经不多。并非是旧街老巷都已经全部消失。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与人物心理。阅读语段: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可知,作者描写爆米花给我童年生活带来快乐时,刻画了“高兴”的心理。阅读文段: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可看出,伙伴们亲密无间,乐于分享。
    (3)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含义的理解。
    根据第③段中的“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可知,题目中的“香”表层含义指的是爆米花的香味;从第⑥段“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塞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伸手到口袋里抓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第⑨段的“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第⑫段的“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可知,本文写了“我”回忆小时候吃米花的事,“爆米花香”的“香”寄托了作者对爆米花的喜爱,流露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从第⑦段中,“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可看出,母亲对孩子们很关心,母子情深。
    答案:
    (1)小时候在北方,快过年时去爆米花;回家后存放米花;上学路上和放学后吃米花。
    (2)高兴 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3)字面含义是指爆米花的香味;深层含义指母亲对孩子们很关心,母子情深。对儿时在北方生活的美好回忆(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本文围绕“爆米花”回忆了“我们”小时候在北方,快过年时去爆米花;回家后存放米花;上学路上和放学后吃米花的事件,流露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7.【答案】【小题1】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小题2】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小题3】B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可以明确孔子看到颜回抓甑中的饭吃;从颜回的回答“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可知颜回抓饭吃的原因是有烟灰掉进锅里,扔掉食物不吉利。
    (2)本题考查内容的lijie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凭借自己看到的就轻易下结论,要了解事情的全貌。从文中“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故知人不易矣”可以看出,孔子一开始仅凭看到颜回抓饭吃,就以为颜回和自己一样饥饿难耐而不顾礼仪,但经过交谈才发现自己误会了颜回。这说明眼睛看到的有时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真实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我们要深入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孔子佯为不见之”中“之”是代词,指代颜回抓饭吃这件事;“夫君子之行”中“之”是结构助词,的。
    B“回攫而饭之”和“饭疏食,饮水”中“饭”都是动词,意思是“吃”。
    C“而目犹不可信”中“信”是“相信”的意思;“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中“信”是“信用”的意思。
    D“故知人不易矣”中“故”是“所以”的意思;“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故”是“原来”的意思。
    故选:B。
    答案:
    (1)①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②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凭借自己看到的就轻易下结论,要了解事情的全貌。
    (3)B
    译文: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野菜汤里连一粒米都没有,七天没有吃到粮食。白天睡觉。颜回出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拜见孔子并且献上饭食。孔子假装没有看见颜回抓饭吃这件事。孔子起身说:“今天我梦见了死去的父亲,饭食干净的话,我要先供奉他。”颜回回答说:“不行。刚才有烟灰掉进锅里,扔掉带有烟灰的食物是不吉利的,我抓出来吃了。”孔子叹息说:“(人们)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是眼睛看到的还不一定可信。所以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8.【答案】【小题1】C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轻柔的西风”错误,“征帆一片点秋空”,意思是说,长江之上,一片征帆,点缀秋色,不是“轻柔的西风”。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长江巨浪征人泪”这句诗中,把“长江巨浪”比作“征人泪”。诗人宋琬在冤狱洗清后再次被朝廷任用赴任途中,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长江的巨浪滚滚,恰似征人(诗人自己)心中的泪水不断。征人远离家乡,又经历了如此坎坷的仕途,心中的悲苦、忧愁、对未来的迷茫等情绪都如同长江的巨浪一样,汹涌澎湃且无尽头。通过这样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在赴任途中内心的悲愁。
    答案:
    (1)C
    (2)第三句“征帆一片点秋空”,意思是说,长江之上,一片征帆,点缀秋色。此句运用比喻,把征帆比作点缀秋空的星星,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漂泊无依的情感。
    译文:
    睡醒起身心绪无聊,闲倚着舵楼,西望瞿塘水路悠悠,前程未可酬。
    风险浪惊船阻江上,客思洒清泪,一夜西风吹白浪头,愁白游子头。
    《江上阻风》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直抒胸臆,主要绘述无聊之状;后两句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着重诉说悲愁之思。此诗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篇从被疲困和乏味牢牢攫住的心灵发出的哀愁之吟,余味悠长。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9.【答案】我多了几分沉稳 步入初中的大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悄然流逝,回望这段旅程,我发现自己悄然间多了几分沉稳。
    曾经的我,总是急躁而冲动,遇到事情往往不假思索便匆匆行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有时还会酿成不必要的错误。记得有一次班级组织活动,我毛遂自荐负责策划,却因为一时的急躁,没有充分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导致活动方案漏洞百出,最终不得不草草收场。那一刻,我深感自责,也意识到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然而,步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我逐渐学会了沉稳。我开始懂得,在面对问题时,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冷静思考,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在与人交往中,我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意见,不再一意孤行。
    有一次,学校组织演讲比赛,我再次自告奋勇报名参加。这次,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急于准备演讲稿,而是先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比赛的主题和要求,然后广泛搜集资料,反复推敲演讲稿的内容。在准备过程中,我还主动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在比赛中,我凭借沉稳的表现和出色的演讲内容,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成功获得了奖项。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沉稳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我知道,成长的道路上,我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保持沉稳的心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步入初中近一个学期,我多了几分沉稳,这份沉稳将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这篇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全题目并确立中心。审题时,应思考步入初中近一个学期以来,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与收获,这些变化可以是性格上的、能力上的、情感上的等。
    立意上,可以强调成长带来的正面影响,如自信、沉稳、理解和体谅、坚毅等品质的提升,展现自己在初中生活中的成长与进步。
    选材上,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选取一两个具体事例,如在学校活动中敢于展现自我、在学习上不再浮躁而取得进步、在与父母师长的沟通中增进理解等,来体现自己多了几分什么。
    构思时,可以先简述自己以前的状态,然后引出变化,接着通过具体事例详细叙述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最后总结变化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升华主题。注意文章要条理清晰,情感真挚,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成长与变化。
    此篇作文以“我多了几分沉稳”为题,通过对比自己步入初中前后的变化,展现了个人成长的过程。文章选取典型事件,突出了沉稳的重要性,叙述流畅,情感真挚。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符合生活常理,内容积极健康,是一篇优秀的成长类记叙文。话题
    篇目
    摘录
    梳理
    宝贝
    《西游记》
    摘录一: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原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她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她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扇两扇。果然不动。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1)文段中的“宝贝”是 ______ 。
    《朝花夕拾》
    摘录二: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2)文段中的“宝书”是 ______ 。
    思考探究
    (3)上述语段都与“宝贝”有关,但体现的人物性格不同。《西游记》中“借宝贝”是孙悟空勇敢无畏、机智善斗的体现。《朝花夕拾》中的“买宝书”是阿长 ______ 的体现。
    南城中学课本剧展演评分细则
    评分项目
    具体表现
    分值
    A.剧本内容
    剧本新颖,故事完整,富有创新意识;主题鲜明、深刻、思想健康
    25分
    B.语言表达
    发音清晰、语音标准,语言流畅,语调达意,富有感染力
    25分
    C.表演能力
    动作大方得体,表情自然投入,表演形象生动
    25分
    D.呈现效果
    服装道具得体,符合剧情;化妆造型符合角色要求,表现人物特征
    25分
    语句
    心理
    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
    惊险、刺激,又怕又爱
    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
    ① ______
    ② ______
    亲密无间,乐于分享
    A.孔子佯为不见之
    夫君子之行(诸葛亮《诫子书》)
    B.回攫而饭之
    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
    C.而目犹不可信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D.故知人不易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相关试卷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能力,综合运用,写作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