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4495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doc/images/p_f_2_p/16694495/1/1_1739212260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94495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doc/images/p_f_2_p/16694495/1/2_1739212260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6694495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doc/images/p_f_2_p/16694495/1/3_1739212260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的水平夹角。下图为位于北京的小Q在手机上查询的某日日出、日落等部分信息截屏,该日全天晴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日可能是( )A. 3月20日 B. 5月20日 C. 9月20日 D. 11月20日2. 该日北京日落方位为( )A. 正西方 B. 西南方C. 正北方 D. 西北方3. 据图推测该日北京( )A. 0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 B. 12时太阳方位角为180°C. 19时太阳与月亮同辉 D. 20时月亮逐渐西沉【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根据该日日落与日出时间差可得出该日昼长夜短,且昼夜长短相差较大,只有5月20日符合;其他三个日期中,3月20日和9月20日昼夜长短相差不大,11月20日是昼短夜长。故选B。【2题详解】5月2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的范围外,全球各地都是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故选D。【3题详解】根据日出04:44时,6时太阳仍位于东北方向,A错;根据日落与日出时间之差可得该日昼长为14小时33分,进而得出该日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方位角为180°)的正午时为北京时间12:11左右,B错;图中19时太阳和月亮都位于西半天的地平线上,日月同辉,C对;图中20时月亮仍在西半天的上升中,D错。故选C。陨石是流星体或小行星从星际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经烧蚀并撞击地表后的残留体。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以东的罗布泊地区是我国陨石富集区。下图为在罗布泊地区发现的陨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通过研究陨石人类可以认识( )A.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 B.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C. 木星的形成和演化 D. 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5. 新疆罗布泊地区成为我国陨石富集区,其有利于陨石保存的条件是( )①人类活动少②冬季气温低③地表植被稀④昼夜温差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6. 根据罗布泊地区成为陨石富集区的基本条件,推测下列最可能是陨石富集区的是( )A. 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 B. 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C. 干湿分明的东非高原 D. 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答案】4. B 5. B 6. D【解析】【4题详解】材料中,陨石物质来源是流星体或小行星,都属于太阳系的星际物质,故通过研究陨石人类可以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B对。月球是地月系,银河系的范围太大组成更加复杂,而木星和土星都是由气体组成,不会形成固体的陨石,故ACD错。故选B。【5题详解】新疆罗布泊地区气候极度干燥,风力侵蚀作用强,昼夜温差大,陨石易风化。④错;人类干扰少,陨石坠落,保存时间长,①对;植被稀疏陨石易找到,此外陨石有烧蚀的痕迹与周围沙漠戈壁背景形成较大的反差,易识别。③对;气温与此关联性小,②错;故ACD错,B对。故选B。【6题详解】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面积广大,人类干扰少,陨石在白色冰面醒目易辨识,D正确。东北平原、四川盆地植被覆盖率高,流水作用强,降落陨石很难找到,A、B错。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虽然人烟稀少,但广阔的草地也极易掩盖陨石,C错。故选D。德雷克海峡(下图)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之间,当地夏季海雾频发,影响过往船舶航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德雷克海峡夏季海雾频发是因为( )A. 洋面水温增高 B. 暖湿气流南移C. 海水蒸发显著 D. 西风漂流北移8. 一般在雾的形成过程中风力较小,但德雷克海峡的雾在形成时段风力较大。大风可以促使( )A. 高空大气下沉 B. 高空大气上升 C. 低层大气降温 D. 低层大气升温【答案】7. B 8. C【解析】【7题详解】南半球夏季,从南极大陆边缘崩塌下的冰雪涌进附近海域形成冷水区,这个冷水区不断地卷入横穿整个德雷克海峡的西风漂流中,使海峡表面水成为广阔的冷海面。A、C错;南半球夏季,西风带南移,西风漂流在西风带的影响下南移;故D错;夏季随着副极地低压带的南移,中低纬的暖湿空气经常影响该冷海面,使低层水汽凝结成雾,B正确。故选B。 【8题详解】雾主要是低层大气的水汽凝结,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结合二点A、B均错。从较低纬度来的暖湿气流在冷海面通过冷却作形成雾。由于该冷海面水温很低,对大气的冷却作用强,大风可以加强低空暖湿空气的平流作用,加强低层空气湍流交换的混合作用,促使低层气温迅速降低而饱和成雾,故C对D错。故选C。 自“花园城市”建设成为现实,上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又提出“花园中的城市”建设愿景。其中在建筑(下图)上采用装配建筑(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方式建造“交叠住宅”,形成一个包括空中花园、私人和公共屋顶平台等可供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中的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 )A. 绿色植被 B. 绿色交通 C. 绿色能源 D. 绿色建筑10. 新加坡建造“交叠住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扩大居民活动空间 B. 增加地表反射强度C. 降低城市建筑高度 D. 美化城市建筑形象11. 采用装配建筑方式建造“交叠住宅”主要目的是( )A. 扩大房屋面积 B. 缩小建筑密度C. 保障房屋质量 D. 降低建造成本【答案】9. A 10. A 11. D【解析】【9题详解】“花园中的城市”目标是要延续“花园城市”建设,不仅通过植物绿化美化城市,更重要的是注重自然生态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绿色植被是融入到城市的,是“花园中的城市”不可或缺最关键性的因素,A正确;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主要是强调少排放、少污染,不是关键要素,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建筑物交织的空间形成一个包括空中花园、私人和公共屋顶平台等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场地,说明其主要目标是延续“花园中的城市”的理念,扩大居民活动空间,A正确“交叠住宅”对于增加地表反射的作用不明显,不是建设的主要目的,B错误;从图中可知,交叠住宅是在建筑上装配建筑,并未降低建筑高度,C错误;“交叠住宅”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而不是美化城市建筑形象,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建造房屋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从而提高了建造速度,降低了建造成本,D正确;交叠住宅是为了扩展休闲娱乐空间,没有扩大房屋面积,A错误;“交叠住宅”没有缩小建筑密度,B错误;装配建筑方式方便快捷,但不是为了保障房屋质量,C错误。故选D。工业机器人是高端智能制造的核心产业,是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上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众多知名工业机器人企业总部布局。下图为上海工业机器人产业密度分布,图中颜色越深表明产业分布的密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上海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 )①约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②与人口密度分布格局一致③沿主要高铁交通干线分布 ④呈现片状为主的集聚特征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3. 影响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上海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技术、地价 B. 地价、水源C. 原料、交通 D. 技术、原料【答案】12. C 13. A【解析】【12题详解】图中从嘉定区到奉贤区较集中的区域为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条带状,图中工业机器人产业密度大的分布区,明显呈片状分布,①④正确;上海人口密度最高区域是图中的上海城区,与工业机器人的密度分布不一致,高铁主要是客运,对工业布局影响不大,②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工业机器人是高端智能制造的核心产业,其布局影响较大的是技术。同时,图中分布集中区几乎都在上海郊区,这里地价相对较低,另外工业机器人产业需要较大的生产空间,因此地价也是影响较大的因素,A正确;机器人产业对水源、原料的需求不大,BCD错误。故选A。葡萄属喜温果树,热量是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传统的葡萄种植一年一收,到冬季时老熟枝条休眠。我国某地的热量条件达到了一定标准,通过优选品种实现了葡萄的一年两收(上、下半年各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能通过优选品种实现葡萄一年两收的省份是( )A. 山东 B. 安徽 C. 河北 D. 广西15. 该地下半年的葡萄品质比上半年好,主要是下半年的( )A. 气温高,低温灾害少 B. 降水多,灌溉水源丰富C. 光照足,昼夜温差大 D. 风力小,大气稳定性好16. 与新疆葡萄鲜果相比,该地的优势是( )A. 临近消费市场 B. 种植成本较低C. 葡萄品质优良 D. 技术经验先进【答案】14. D 15. C 16. A【解析】【14题详解】四个省份只有广西纬度最低,热量充足,积温高,葡萄可以一年两收,D正确 ABC错。故选D。【15题详解】广西下半年的秋冬季节,气温低,故A错;降水少,故B错;风力大小对作物品质影响较小,故D错;冬半年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同时广西纬度低,降水少,光照足,葡萄在光照和昼夜温差的作用下品质比上半年的春夏季节更好,C对。故选C。【16题详解】广西地处我国南部人口稠密区靠近市场,这是广西葡萄相对于新疆葡萄鲜果的优势,故A对;该地经济相对于新疆较发达,劳动力价格等较高,成本较高;B错;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品质更好,C错;新疆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也比较先进,D错。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干旱面积大。受自然条件影响,灌溉农业发达且分布范围广。下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1)从大气环流角度指出澳大利亚干旱面积大的原因。(2)分析图中灌溉农业区发达的原因。(3)比较A、B两地附近土壤厚度差异并说明原因。【答案】(1)澳大利亚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处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2)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大气降水较少,需要灌溉;有河流流经,可作为灌溉水源,地势较低平,便于引水;经济发达,劳力不足,灌溉设施先进。 (3)A地比B地土壤厚度大;A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小,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此堆积,土壤厚度大;B地位于河流上游,坡度大,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土壤厚度小。【解析】【小问1详解】澳大利亚大陆轮廓东西宽,南北窄,所处纬度较低,澳大利亚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小问2详解】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中水源是重要因素,灌溉农业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农业发展需要灌溉;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丰富,且地势低平有利于引水灌溉;澳大利亚经济发达,劳动力不足,技术先进,灌溉设施先进。【小问3详解】A地区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小,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此堆积,土壤厚度大;B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地地区,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河流的侵蚀能力强,所以土壤厚度小。故A地比B地土壤厚度大。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四川省成都市“春熙路”取自《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句,拥有西部第一商业街、西部第一商家高地的称号。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拥有商业网点700余家,融合了现代时尚的商业气息和成都本地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特色商业氛围。当前街区已基本完成物质规划改造,正积极构建以生态环境、生态建筑、生态服务、生态文化为主的春熙路生态文明体系。下图示意春熙路变化。(1)据图指出春熙路商业街区的发展变化。(2)说明700余商家集中在春熙路布局商业网点可以获得的好处。(3)列举两项春熙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可能措施。【答案】(1)由单条主要商业街区发展为多条;由单一街区发展成连片商业区;由以零散分布的零售商业网点发展为众多大型商场和零售商业网点并存格局,商业网点密度增大;街区内道路密度增大,交通运输方式增多、便捷性增强。 (2)共享商业街区基础设施,降低基础建设成本;利用商业街区知名度,提升商业网点的影响力;利用商业街区便捷的交通和庞大的客流量,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商业集聚,利于商家快速、便捷的获取相关商业市场信息。 (3)生态环境:开展街道绿化,屋顶绿化等;生态建筑:保留原有建筑(外墙),结合当地材料(竹、石、砖瓦等)重新包装打造;充分利用太阳能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综合利用地下水改善制冷、制热系统等;生态服务:引导绿色物流,倡导绿色消费;垃圾回收利用;加强街区内部交通管制,合理利用新型智能设备设立路障、路牌等设施,合理布局增添休息区域等;生态文化:在商业街区、商场橱窗等适当区域,融入(四川成都)当地民俗文化建设文化景观、开展文化宣传等;【解析】【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商业区的变化可以从网点的类型、密度,道路的类型、密度,街区的规模和范围等方面分析。对比两图可知,该地由1992年单条主要商业街区发展为2016年的多条(图中为4条);由单一街区发展成连片商业区,范围扩大;由以零散分布的零售商业网点(零售商业)发展为众多大型商场和零售商业网点并存(多个大型商场和零售商业网点)格局,商业网点密度增大;街区内道路密度增大,开通了两条地铁且建设了地铁站,交通运输方式增多、便捷性增强。【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产业集聚可以共享区域基础设施,降低基础建设成本和基础服务成本等;利用商业街区知名度(西部第一商业街等),提升商业网点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吸引更大客源;利用商业街区便捷的交通和庞大的客流量,提高经济效益,扩大销售,利润增加;形成商业集聚,利于商家与其他商家或上下游企业间交流合作,快速、便捷的获取相关商业市场信息。【小问3详解】由题意可知,春熙路正积极构建以生态环境、生态建筑、生态服务、生态文化为主的春熙路生态文明体系,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列举两个作答。生态环境:要求在城市街区内适当位置保护或美化环境,如开展街道绿化,屋顶绿化等;生态建筑: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悠久历史文化,保留原有建筑(外墙),结合当地材料(竹、石、砖瓦等)重新包装打造;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综合改善制冷、制热系统等;生态服务:引导绿色物流,倡导绿色消费,增加可回收材料使用,难降解垃圾的回收利用。加强街区内部交通管制,合理利用新型智能设备设立路障、路牌等设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布局增添休息区域等;生态文化:在商业街区、商场橱窗等适当区域(利用窄小空余位置),融入当地民俗文化建设文化景观、开展文化宣传等。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江苏西北部的骆马湖位于淮河以北,总面积375km2,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某年1月底骆马湖区经历了一次锋面天气,锋面过境期间湖面逐渐结冰并最终完全封冻。下图为锋面过境前(24-25日)骆马湖水温和湖面气温的日变化,下表为锋面过境时(28日-30日)骆马湖面水下0.5m处水温状况及湖面日平均气温和风速状况。(1)指出24-25日骆马湖水温和湖面气温日变化的差异。(2)判断该地经历的锋面类型,并推测28-30日湖区经历的天气变化。(3)从水-气相互作用角度,说明湖泊结冰前后对湖泊水温日变化的影响。【答案】(1)水温日变化幅度比气温变化小;气温最高值比水温早约2小时;气温最低值在8时前后,水温最低值出现时间不明显。 (2)锋面类型:冷锋;天气变化:天气转阴,可能伴有降雪;气温剧烈下降;湖区风力较大,且先增大后减缓;30日天气可能转晴,气压上升,气温继续下降。 (3)结冰前,湖水接受太阳辐射增温后,直接与大气发生热交换,使水温日较差较大。结冰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较水面大,且冰层覆盖减弱了湖水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水温日较差较小。【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可从总--分的思路分析。从图可读出,24-25日,整体上,水温日变化幅度比气温变化小;从最值上来看,气温最高值比水温早约2小时;气温最低值在8时前后,水温最低值出现时间不明显。【小问2详解】结合表格可读出,28-30日,该地气温明显下降,风速较大,故可推断为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常带来大风、雨雪、降温的天气。结合材料信息,可推测该地可能会出现天气转阴,可能伴有降雪;气温剧烈下降;结合表格,湖区风力较大,且先增大后减缓;30日天气可能转晴,气压上升,气温继续下降。【小问3详解】水面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情况不同。结冰前,湖水接受太阳辐射增温后,直接与大气发生热交换,使水温日较差较大。 结冰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较水面大,且冰层覆盖减弱了湖水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水温日较差较小。时刻8101214161820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m/s)28日3.83.73.63.53.43.33.21.38.029日2.22.12.02.01.91.81.6-3.69.330日0.20.20.20.20.20.30.2-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