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683411/0-17387724406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683411/0-17387724406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683411/0-17387724406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共两大题,18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1. 水绵、葫芦藓、肾蕨都( )
A. 用生殖细胞繁殖B. 用茎繁殖
C. 用孢子繁殖D. 用种子繁殖
【答案】C
【分析】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
【详解】结合分析,水绵属于藻类,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它们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不匹配的是( )
A. 珊瑚虫——腔肠动物B. 猪肉绦虫——线形动物
C. 水蛭——环节动物D. 蜈蚣——节肢动物
【答案】B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详解】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故A正确。
B.猪肉绦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故B错误。
C.水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属于环节动物,故C正确。
D.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故D正确。
故选B。
3. 生物学家常常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下图中将7种生物或结构分为R、S、T三类,其中属于R类的分类依据的是( )
A. 是否为单细胞B. 是否有细胞结构
C. 是否有叶绿体D. 是否有真正的细胞核
【答案】A
【分析】图中将衣藻和叶肉细胞归为S类,其依据是衣藻和叶肉细胞都具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R类,其依据是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叶肉细胞、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将除病毒以外的其它6项归为T类的依据是除病毒以外的其它6项都具有细胞结构。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R类,其依据是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A符合题意。
B.将7种生物或结构分为病毒和T两类,如果分类依据是否有细胞结构,七种生物除病毒以外的其它6项归为T类,B不符合题意。
C.如果分类依据是否有叶绿体,细菌、酵母菌、草履虫都没有叶绿体,衣藻具有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如果分类依据是否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并于1859年出版了一部巨著,这部巨著是( )
A 《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
C. 《物种起源》D. 《进化论》
【答案】C
【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详解】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 下图是人在运动中各种动作及关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动作由a独立完成
B. 进行图2所示动作时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C. 图3所示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D. 图4中的③和⑤具有保护关节的作用
【答案】B
【分析】图1: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图4: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
【详解】A.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因此图1所示动作(端茶杯),需要肱二头肌(a)与肱三头肌(b)的协调作用;a不能独立完成此动作,A错误。
B.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2所示动作(垫起排球),根据图中动作,手肘伸展,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B正确。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可见,图3所示过程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C错误。
D.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点,它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是骨骼的接触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④关节软骨,可以减少摩擦,保护骨骼不受损伤。①关节囊是包围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它提供了关节的支撑和保护。②关节腔则是关节囊内的空腔,其中充满了关节液,起到润滑关节的作用,图4中的①关节囊和④关节软骨具有保护关节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6. 下图是某个被重金属污染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图示生物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 )
A. 浮萍B. 小鱼C. 水草D. 黑鱼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详解】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 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黑鱼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D符合题意。
故选D。
7. 元旦放假在家小秦同学打算做一个生态瓶,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增添了节日气氛!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小秦的生态瓶做成下图中的哪一种最合适(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生态瓶需要模拟一个完整的小生态系统,因此需要包含生产者(如水生植物)、消费者(如小鱼)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源。
【详解】A.该生态瓶缺少生产者,因此不适合,A不符合题意。
B.该生态瓶缺少生产者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源,因此不适合,B不符合题意。
C.该生态瓶中既有水生植物,又可以接收到阳光,非常适合构建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供给小鱼呼吸,而小鱼的呼出物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
D.该生态瓶虽有水生植物和小鱼,但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源,因此不适合,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可以给人以艺术的熏陶,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这首诗描写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
【答案】B
【分析】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西双版纳是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而又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动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因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A不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这首诗描写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B符合题意。
C.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C不符合题意。
D.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自动调节能力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要让一株月季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黄花,园艺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嫁接B. 扦插C. 压条D. 组织培养
【答案】A
【分析】要使同一株月季植株上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颜色花的月季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月季植株上即可。
【详解】A.嫁接是一种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它通过将一株植物(接穗)的部分接到另一株植物(砧木)上来实现。由于接穗保持了原来植株的遗传特性,因此嫁接后的植物通常会表现出接穗的性状。在这个问题中,园艺师可以通过将开红花和开黄花的月季枝条分别作为接穗,嫁接到同一株或不同株的砧木上,从而实现一株月季上既有开红花的枝条,又有开黄花的枝条,A符合题意。
B.扦插是将植物的茎、叶等部分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植株的方法。由于扦插繁殖得到的新植株与母株遗传特性相同,因此不能通过扦插实现一株月季上既有红花又有黄花,B不符合题意。
C.压条是将植物的枝条部分埋入土壤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后再与母株分离成为新植株的方法。与扦插类似,压条繁殖得到的新植株也与母株遗传特性相同,因此不能通过压条实现一株月季上既有红花又有黄花,C不符合题意。
D.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方法。虽然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但由于它得到的新植株与母株遗传特性相同,因此也不能通过组织培养实现一株月季上既有红花又有黄花,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遗传疾病。下图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分析】观图可知:a是染色体,b是蛋白质,c是基因,d是DNA。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标记为a的部分是典型的双螺旋结构缠绕形成的杆状结构,这符合染色体的形态,故a表示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b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图中的d)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故d表示DNA。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基因(图中的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综上,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在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那么该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 3对+XYB. 3对+X
C. 3条+YD. 3条+X或3条+Y
【答案】D
【分析】由于果蝇性别决定方式与人基本相同,果蝇的体细胞内染色体也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因此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其中3对称为常染色体,第4对称为性染色体,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雄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解,图中两条性染色体大小不同,因此该果蝇表示雄果蝇,其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3对常染色体+XY,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该果蝇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3条+X或3条+Y,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 悠悠五千年文明,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辉煌,世界上很多优良品种都源于我国。下列优良品种与其育种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 高产大豆——克隆技术B. 杂交水稻——杂交育种
C. 太空种子——诱变育种D. 高产奶牛——人工选育
【答案】A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详解】A.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如克隆羊、克隆牛、克隆水稻等。而高产大豆通常是通过传统育种或基因改良等方法获得,而不是通过克隆技术,A错误。
B.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就是杂交水稻,因此是杂交水稻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的,B正确。
C.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C正确。
D.人工选择育种是通过生物繁殖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不断从中选择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从而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高产奶牛是利用人工选择育种,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3. 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制作酱油、酸奶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 霉菌、酵母菌B. 霉菌、乳酸菌
C. 酵母菌、乳酸菌D. 乳酸菌、酵母菌
【答案】B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制作酱油需要用到米曲霉,霉菌通过分解蛋白质和淀粉,产生氨基酸、糖类和其他风味物质,从而赋予酱油独特的味道和香气。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与制作酱油、酸奶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霉菌、乳酸菌。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能长期保存萝卜、辣椒等蔬菜,并使其具有一定风味的方法是( )
A. 脱水法B. 巴氏消毒法
C. 添加酶制剂D. 腌制法
【答案】D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详解】A.脱水法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
B.巴氏消毒法是一种通过低温短时间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病原体,而不影响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方法,B不符合题意。
C.添加酶制剂可以降低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
D.腌制法通过使用盐、糖、醋等调味品对蔬菜进行处理,可以长期保存食物并赋予其独特的风味。此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经常用于萝卜、辣椒等蔬菜的保存及风味处理,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在食品加工中,食品保存是很重要的,下列保存方法不适宜的是( )
A. 干燥:将食品晒干,或用先进的设备对食品进行干燥处理
B. 大量加入防腐剂:既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又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C. 加热处理:将葡萄酒、牛奶等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半小时
D. 冷冻法:将食品在短时间内迅速降温至0℃以下,然后放入冰柜保存
【答案】B
【分析】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详解】A.干燥:将食品晒干、风干,或用先进的设备对食品进行干燥处理,使微生物缺乏水分、有利于食品保存,A不符合题意。
B.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B符合题意。
C.加热处理:将葡萄酒、牛奶等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半小时,可以杀死微生物,有利于食品保存,C不符合题意。
D.冷冻法:将食品在短时间内迅速降温至0℃以下,然后放入冰柜保存,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食品保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16.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请根据以下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图B表示图A某条食物链中以甲、乙、丙、丁为代号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营养级能量金字塔。
资料2:神溪湿地公园位于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脚下。这里山泉奔涌,碧波荡漾,自然景观环境优美,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园内湿地资源类型多样、景观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黄土丘陵河流溪源与库塘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湿地共有维管束植物41科102属144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野生动物57种,其中哺乳类动物4种,鸟类41种,爬行类动物3种,两栖类动物3种,淡水鱼类6种。这里还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山西省级保护动物普通夜鹰等。
(1)图A中的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A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
(2)图A所示生态系统中,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写出图B能量金字塔所具体表示的食物链:______。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生物之间沿着______传递,而且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的特点。
(4)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铅的污染,则一段时间后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图B能量金字塔中的______。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5)资料2中,画线部分的各类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多样性。
【答案】(1)①. 5##五 ②.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①. 捕食和竞争 ②. 丁→丙→乙→甲
(3)①.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①. 甲 ②. 自动(自我)调节
(5)①. 物种##生物种类 ②. 基因##遗传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A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有兔、鼠、蛇、狐、鹰5种,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还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鹰吃蛇,因此鹰和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相互争夺食物,因此鹰和蛇又属于竞争关系。根据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则图二能量金字塔中甲、乙、丙、丁别代表具体表示的食物链是:丁→丙→乙→甲,即草→鼠→蛇→鹰。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被生产者(如绿色植物)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储存在体内。随后,这些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传递。能量在各生物之间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具有单向流动(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逐级递减(在每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通常只有10%~20%)的特点。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图B能量金字塔中的甲)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当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如果其自动调节能力足够强大,那么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是其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
(5)划线部分列举了生物的种类,体现多种多样的动植物,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基因组合,这些基因组合决定了物种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物种多样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基因多样性所决定的。
17.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023年2月25日上午,一本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邮票动物园》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这本书容纳了2000余枚动物邮票,时间跨度160余年,地域横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纸上动物园”。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祁连红绢蝶为节肢动物,其发育过程要依次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故其发育方式为______。
(2)朱鹮的生殖方式为______(填“卵生”或“胎生”),其卵壳上的气孔能______。卵黄表面中央的盘状小白点是______。
(3)青蛙在生殖过程中会出现抱对现象,这是为了______。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经历______(用名称和箭头表示)。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但目前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严重威胁了它们的生殖发育。作为中学生,你可以为保护青蛙做点什么?______。
【答案】(1)①. 卵 ②. 幼虫 ③. 蛹 ④. 成虫 ⑤. 完全变态发育
(2)① 卵生 ②. 进行气体交换 ③. 胚盘
(3)①. 提高受精率 ②.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③. 爱护水环境、不捕杀青蛙等
【分析】(1)祁连红绢蝶的发育经过卵(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明显差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朱鹮是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鸟卵的表面有许多小孔,称为气孔,作用是进行气体交换。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3)抱对是指雄蛙在雌蛙背上保持许久,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可以提高受精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为保护青蛙,我们可以爱护水环境、不捕杀青蛙等。
18. 遗传与探究
在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之后,同学们对家蚕很感兴趣,于是开展了饲养家蚕的探究实践活动。
【分析】
(1)家蚕生长过程中存在蜕皮现象,这是因为______。
(2)家蚕在______期会取食桑叶,我们常说的“作茧自缚”其实是指______期。若想增加蚕丝产量,则需要延长家蚕的______期。
【探究】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蚕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图1),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蚕茧的颜色到底是怎样遗传的?图2表示某组同学的探究结果。
(3)在遗传学上,家蚕的白茧和黄茧称为一对______,茧色的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4)根据实验结果判断,______是隐性性状。
(5)由图2可知,黄茧与黄茧的杂交后代中,黄茧家蚕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6)若用字母Y来表示显性基因,y表示隐性基因,则图2中亲代黄茧与黄茧杂交组合中,其子代黄茧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答案】(1)外骨骼会限制虫体的生长
(2)①. 幼虫 ②. 蛹 ③. 幼虫
(3)①. 相对性状 ②. 基因
(4)白茧 (5)75%##3/4 (6)YY或Yy
【分析】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1)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2)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家蚕在幼虫期进食桑叶,然后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蛹,我们常说的“作茧自缚”其实是指蛹期,家蚕在蛹期不食不动,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后羽化变成成虫。
因此,适当延长家蚕发育4个阶段中的幼虫期,并加强该时期的管理,可以提高蚕丝的产量。
(3)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家蚕的白茧和黄茧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型指基因组成,它决定性状表现,茧色的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的基因(基因型)不同。
(4)“无中生有为隐性”,黄茧与黄茧的杂交后代中,出现白茧的性状,说明白茧是隐性性状。遗传图解见第5小题。
(5)黄茧与黄茧的杂交后代中,黄茧家蚕所占的比例为3/4,遗传图解如下:
(6)由第5小题遗传图解可知:图2中亲代黄茧与黄茧杂交组合中,其子代黄茧的基因组成为YY或Yy。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生物试卷pdf、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盐湖二中、运城市盐湖三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共5页。